近两年,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多样化酒品的丰富到多元化推广活动,再加上国人对进口葡萄酒的热爱,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精明的投资者对这块肥沃的领域垂涎已久。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当今行业之间的竞争,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选择一个行业首先要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营模式,好的模式可以举足轻重,化繁为简,形成模式壁垒,在吸引投资者与创造利润方面形成良性循环。不好的模式得不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支持,成为鸡肋,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进口葡萄酒企业运营模式,大概分为葡萄酒贸易商、葡萄酒品牌运营商、葡萄酒品牌服务商、葡萄酒电商四大类型。哪种模式是目前盈利模式健全、稳固而又有发展前景的模式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葡萄酒贸易商
葡萄酒贸易商是进口葡萄酒领域从业者最多的群体。国外酒商名义上是将其产品代理或者经销权卖给中国酒商,实质上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贸易,入行门槛极低。贸易商无法掌控国外酒庄的定价权和品质监控,接盘后的酒商亦采用全国招商寻找代理或经销商方式,导致层层加价,经销商失去价格优势。
再者在关键的市场扶持方面,不但缺少强大的后勤服务团队保障其正常运营,而且缺少专业的营销策划人员入店指导,在经销商当地形不成有效的区域品牌,往往开业之初就陷入困境。温州陈先生2008年开始做通过进口葡萄酒贸易商拿货,起初看似利润很高,但由于没有从业经验,更没有销售渠道,再加上每月的租金、人工、宣传等费用,不但没有赚到钱,还成了一个大包袱。进口葡萄酒市场逐渐正规专业,简单的进口贸易买卖面临更加残酷的淘汰现实。
葡萄酒品牌运营商
国外大企业与国内强势商家建立的品牌运作体系,能在短时间内形成知名度和渠道扩张,在国内自主创立进口葡萄酒品牌。
典型代表拉菲传奇、传说葡萄酒系列,刚进入中国时,影响力极大。由于品牌知名度高,经销商价已然不菲,再以昂贵的价格销售给中国消费者,保持了进口酒身份的同时,也保持住了暴利的成分。而这种情况,在近几年被新型的薄利多销的进口商冲击出了豁口,代理经销商利润不佳,已呈萎缩的态势。
葡萄酒品牌服务商
葡萄酒品牌服务商有效整合国际葡萄酒资源,与中国市场对接,形成上中下游资源的整合平台。也就是上游优质产品资源的整合,下游优质渠道的高效利用。品牌服务商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在国内实现裸价招商,大大提高经销商利润空间,并帮助各地经销商打造区域品牌。
目前市场上葡萄酒品牌服务商正在崛起,上海醍恩酒业作为最具代表性的“现象级”品牌服务商,投巨资打造进口葡萄酒全产业链,在产品源头和经销商的扶持上下功夫,2015年经销商数量剧增,销售业绩突破10亿,印证了品牌服务商模式的可行性。
葡萄酒电商
电商行业在国内流行多年,前几年表现了较强的上升趋势,近期明显放缓。葡萄酒电商模式具有产品价格低的特点,当然也伴随着灌装酒横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对于电商运营者来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知冷暖,电商的烧钱、价格战等问题导致利润空间几乎为0,甚至长期负利润。消费体验方面,葡萄酒文化营
销和体验式营销的优势在电商平台也无法体现。
例如,酒圈网07年成立,建立当时红极一时的葡萄酒B2C平台,起初吸引了一批女性消费者,但产品性价比不高,随着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升级,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已无人知晓了。还有葡萄酒客,在2006年排名第一的葡萄酒网购平台,近两年同样销声匿迹。另外,某仙网投资3亿元做红酒O2O,据悉至今尚无盈利能力。
中国进口葡萄酒行业不缺少模式,顺应市场发展潮流的模式必将走得长远,反之都会昙花一现。用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这样的模式才能成为长远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
糖酒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