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消费电子及快速消费品等品类的爆发增长助推下,天猫全年GMV同比增长43.9%。在这其中,酒类的表现又如何呢?
2017年,酒类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4.1%,从去年的60.7亿增长至今年的75.3亿。从品类来看,国产白酒的销售额遥遥领先,总额比其他品类加起来的还要多不少。葡萄酒次之,啤酒和洋酒为第三梯队。
如果与去年对比的话,配制酒/果酒呈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率达171.4%,但其本身基数较小,故参考意义不是最大。白酒、啤酒、洋酒和黄酒的销售额均有30%左右的增长,高于平均。
如果看品牌表现的话,霸占榜单前位的还是传统的白酒企业。不过,几家啤酒企业的表现亦不俗。
按照销售额来看,啤酒品牌的排名座次分别为:
百威啤酒(0.84亿)
青岛啤酒(0.72亿)
哈尔滨啤酒(0.5亿)
雪花啤酒(0.28亿)
按照销售量来看,啤酒品牌的排名座次分别为:
哈尔滨啤酒(138万)
青岛啤酒(119万)
百威啤酒(102万)
雪花(98.3万)
去年,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携手天猫联合发布《中国人的酒杯——2017天猫酒水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近两年,啤酒线上市场份额逐渐增大,销售增速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与消费者饮用啤酒成为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报告说,入门和进阶人群在线上首次购买啤酒的时候以青岛啤酒、哈尔滨、雪花等国产品牌为主;随着购买次数的增多,入门和进阶人群更倾向选择国外品牌的啤酒,其中销售额最高的是百威啤酒。这一发现与云观咨询《天猫2017年度数据报告》的结果是比较吻合的。
登上榜单固然可喜,不过啤酒企业们也应该继续探索新的方式,以高端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体验,留住这些愿意“消费升级”的群体。如果啤酒电商既能像传统白酒那么“接地气”,又能像葡萄酒、洋酒那么“高大上”,或许未来的表现将更加抢眼。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