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过三十岁生日?这个问题我们想了很久。
我们想拿出最大的诚意,在这里剖白。剖白是为了让你们更接近我们、了解我们。了解是为了共识,共识是为了同行。
我们想努力告诉你们“我们是谁”。
是的,我们是《华夏酒报》,出生在1989年6月,身份是中国酒类行业唯一一份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
我们还想尽可能地敞开自己,告诉你们“我们做了什么”,哪怕每天最微不足道的一点努力与改变,乘以30个365天,成绩都来的无比惊艳。
我们瞭望行业30年。
30年,3000多期报纸,在3000多个清晨,如约出现在了超过13万读者的办公桌上。30年,是行业的“乱世”与“盛世”。我们陪伴了十七大名酒的成长,记录了超过10000家酒企及上下游产业链的变迁。
我们也被行业见证了30年。
30年,30万行业从业者目光紧紧跟随着我们,汲取行业资讯,探索行业动向,触摸时代脉搏,当然,也赐予我们力量。
成长之路不乏迷茫与阵痛。
起步初期的胆小畏缩,行业低迷期的彷徨怀疑,行业调整期的摸索失误,正是这些不光彩,让我们学会了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正视了自己头顶的“无冕之王”,领悟了肩膀上的行业重担。可以踟蹰,但不可以停下。一定要努力成长,强大一些,再强大一些。
终于,我们自豪地迎来而立之年,坚定了我们的立身之本。
这本领,来自传统媒体变革、行业深度调整的大气候锤炼。从烟台到北京,我们丰满羽翼,实现了蜕变涅槃。从国内到国际,我们跨出国门,闯出了崭新的广阔天地。从单一媒体到全媒体矩阵,我们脱胎换骨,完成了转型飞跃。
我们感恩于这种成长,以及这脚踏实地的强大。我们梳理枝蔓,抽丝剥茧,唯恐遗漏,却又如数家珍。走过的路,摔过的跤,看过的风景,有过的梦,忘不了的使命,通通想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更想要分享给大家。
回望来时路,不敢忘,不能忘。
我们勇于拼搏,吃苦耐劳,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是无数酒报人一笔一划、一期一期报纸描绘出的蓝图,是我们一步一步走出的路,打起的地基,盖起的大厦。
我们上下求索,不止不休。行业报的未来在哪里?我们努力让自己更懂这个行业,更敏锐地觉察行业动向,更深刻地剖析市场大环境。我们摸索着前行,试图为这个行业的全链条嫁接连通,添砖加瓦。水到渠成的,我们也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我们敢为人先,不断创新。前有行业深度调整的巨变,后有媒体转型的阵痛,四面楚歌,大成合围之势。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此时的我们已身强力壮,浑身是劲儿。大刀阔斧,有勇有谋。武装自我与融入行业,缺一不可。我们不再按部就班、“见诸报端”,我们主动出击,图文、声像、直播、互动,我们实现了全媒体矩阵。全媒体架构下,我们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周密的活动策划。我们当然也不再止步于旁观记录,我们深入酒企、贴近行业,我们通过行业峰会、主题论坛、产区寻访等形式,引导行业,搞活棋局,给行业带来新的生机与面貌。
这还远远不够。
而立之年,我们已准备好再次开疆拓土。我们要让行业媒体的大旗依旧高高飘扬,让酒报人参与行业发展的荣誉感依旧充盈。我们的背后是整个行业,这是我们的信仰,也是我们的全部力量所在。这力量的背后,还有更深沉的价值。因为有更深沉的价值的滋养,《华夏酒报》才能常青,才能持久,而至不可撼动。
跨越三十载,我们从未如此需要浴火重生。继续向前,不遗余力的拼搏,竭尽全力的求索创新,这对于而立之年的我们,不仅仅意味着理想与见证,更是生存与发展。三十岁,我们也期待给自己一个见证,见证一群酒报人能否在全新的行业里延续光荣与梦想。
所以,站在新的十字路口,站在三十岁门前,我们想换种方式定义自己,换种方式庆祝。对,我们需要你们的火花与碰撞。我们第一次面向社会,征集《华夏酒报》创刊30周年感恩庆典活动策划方案,30万,是我们的诚意。
你的任何大创意、小想法,都是我们翘首以盼的。我们期待这种头脑风暴与火花碰撞。欢迎任何形式的交流推荐,哪怕是部分创意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都真诚采纳,并酌情给予报酬。
跨越三十载,英雄气犹壮。
酒报三十年,风华正茂,邀您一起来见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