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官方披露的消息,2017年翠屏区将发展高粱种植4万亩,同时,建立五粮液酿酒专用红高粱生态保护基地。据悉,五粮液近期还向翠屏区、长宁县、兴文县投入巨资,用于基地打造。
五粮液力推酿酒粮基地建设
本报记者获悉,五粮液酿酒粮基地建设,将融入宜宾地方政府推动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项目之中,《宜宾市“宜长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纲要(2017年—2018年)》显示,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集中打造“宜长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引领带动全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宜长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规划建设范围为:沿宜长路、宜叙高速公路沿线从翠屏区南广至兴文县都良坝全长100公里、公路沿线左右5公里范围内,地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
而五粮液酿酒粮基地,目前已经在“宜长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建立了数万亩川南红粱种植基地。根据规划,在此基础上,五粮液力争2018年达到10万亩基地、5年内达到30万亩;并在明年启动数万亩水稻基地及10万亩曲麦基地建设;力争五年内建立100万亩的酿酒专用红粱、糯米、大米、玉米和小麦生产基地,实现酿酒专用粮食的自给率达到80%,其中红粱自给率力争达到100%。
记者获悉,未来这100万亩酿酒粮基地,将分层分级打造为有机核心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和订单农户辐射区等几个类别。
生态原料保障核心产品质量
对于五粮液而言,推进酿酒粮基地建设,与一线名酒推进上游原料建设的大潮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则是保障“十三五”期间酿酒原料的供应量,确保原料的生态化,持续提升核心产品质量。
据悉,除了茅台推进40万亩有机粮基地外,泸州老窖等名酒企业同样在推进酿酒粮基地建设,向上游产业链推进。
五粮液在“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提出打造千亿集团的目标,要再建一个10万吨原酒生产基地。
伴随产能的扩大,酿酒原料将面临严峻的刚需压力,因此,建立本地酿酒专用粮基地,发展优质的酿酒原料产业,对五粮液来说,既可有效解决优质原料的保障问题,也可解决品牌质量的支撑问题。
与此同时,五粮液公司也确定了供应链改革的战略方向,即:改变传统采购模式,向上延伸产业链,逐步打造绿色生态酿酒原料基地,全面实现粮食基地化供应,高端产品用粮达到有机标准。
“建设酿酒粮基地,既是我们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助推经济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我们强化酿酒原料质量管理、建立溯源追踪管理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生产,加强公司主业未来战略发展布局和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需要。”在谈及发展酿酒粮基地的意义时,五粮液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五粮液公司目前制定了对不同产地来源粮食进行检查验收的统一标准,在提高原料质量、规范本地化采购工作、确保供给安全稳定等方面提出了可量化、可操作的技术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酿酒粮基地建设的同时,五粮液与宜宾市政府也共同在“宜长兴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推动“国家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五粮液酿酒专用粮追溯系统”,以此来确保酿酒原料的安全可靠。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