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欧洲重要的国际港,正为中国茅台的到来,做着紧张的准备。欧洲人好奇,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啤酒产地,贵州茅台的到来,会释放什么样的信号?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为世界经济未来的合作,提供新的构想。借助“一带一路”战略,让欧亚大陆互利共赢,通过“德国制造”与中国庞大市场活力的深度结合,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开放、合作、共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依托中国文化“走出去”加速推进茅台国际化进程、着力提升茅台全球影响力,这是国酒茅台世界之路的动力与期许。
中国茅台和德国啤酒,承载着欧亚大地两端悠久的酿造传统和文化特色,传递快乐、承载情感、构架友谊桥梁。
据有关人士透露,茅台之所以选择汉堡这扇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举办“一带一路”主题活动,是为了在将来的拓展,开启一个新的通道。
“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个长期战略,”即将带队到访德国的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我们的努力,才刚刚开始。”
一个战略:开放融合助力世界经济
处于全球市场环境大背景,经济越是徘徊,世界越是需要合作。
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提出,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仅链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市场群体,还进一步打通了世界上主要制造业大国与沿线众多新兴国家的合作渠道,为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复苏提供厚实的土壤。
“这是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度拥抱全球市场、共同参与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所做出的努力。”业内如此点评此次茅台对汉堡的造访。
中德两国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两端,是亚欧两大经济体和增长极。德国在欧洲范围内率先提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其中。
“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引领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的强力引擎,为中国白酒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迎来重要契机。
国际市场是中国白酒未来的新增长点,基于这样的研判,茅台一直在研究和探索。
基于发展需要,也基于责任义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产业、白酒领域的标杆,茅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不同场合这样表示,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而今天,中国的名片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我们将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抢抓“一带一路”的机遇,让茅台阔步“走出去”。
袁仁国相信,扩大“朋友圈”才能画出同心圆。茅台将进一步加大对海外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优先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销商。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李保芳也表示,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了解沿线国家和地区消费习惯、经济现状和消费能力,逐步甄别和填补空白,茅台会在海外市场注入更多精力。
规划显示,未来五年内,茅台海外市场要力争实现年均增长率15%以上。到2020年,茅台酒海外销量要占茅台酒总销量的10%-15%以上,消费群体结构从华人市场为主转向西方主流市场为主。
凭借一系列涉及企业治理提升和战略调整的制度安排,我们看到一个雄心勃勃的茅台正在走向世界——
茅台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大国际机场,各大中心城市;
茅台的广告正覆盖《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
茅台的改革向跨国酒类企业看齐,创新驱动打造一个在全球市场有竞争力的酒业航母舰队;
茅台的远见抓住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把市场空间和企业影响向沿线国家深入推进。
围绕产品、品牌、文化和市场进一步推动茅台酒国际化,茅台借助海外系列活动,趁热打铁,广泛推介,深耕市场,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海外市场销售也直线上扬。
来自贵州茅台进出口公司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共有1418吨茅台酒及系列酒进入国际市场,比去年同期增长48%,占中国白酒出口总量的12%,实现出口创汇2.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9%,占中国白酒出口创汇的74%。
在国内市场,贵州茅台创造的利润,占了中国白酒行业利润总额的47%,贵州茅台股票的市值突破600亿美元,占中国白酒上市企业总市值的45%。
作为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并称世界三大知名蒸馏酒,贵州茅台酒创造了全球最高的单品收入纪录。
截至目前,茅台已与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家代理商合作,直接发货地区和国家达63个,产品分布全球重要免税口岸,海外市场的营销网络布局日趋完善,引领中国酒业走向世界。
汉堡,是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也是中德合作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桥头堡。作为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及贸易中心,汉堡“开放、自由”的理念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也吸引了茅台的目光。
茅台这一独具特色的“中国味道”,蕴藏着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茅台在汉堡展示交流,也成为中德友好往来、互学互鉴的精彩一笔。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