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什么是理性饮酒?我们倡议的理性饮酒主要包含哪些层面?
宋书玉:总体而言,理性饮酒就是科学、安全、健康地适量饮酒。也就是说,要在适当的场合、以适当的方式,少量或适量饮用酒品(最好是低度酒);同时,在任何不适宜的情况下都避免饮酒,把酒精危害降到最低点。它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适度、愉悦地饮酒,不过量饮酒;第二,不在某些情况下饮酒,比如驾驶机动车、操作机器、怀孕时、疾病状态下等;第三,未成年人不饮酒。
记者:作为中国首个“理性饮酒日”的发起和倡导者,中国酒业协会对理性饮酒的积极倡导出于怎样一种战略思考?
宋书玉:理性饮酒,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从医学角度讲,不当的饮酒方式和习惯,对于饮用者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带来一定损伤,譬如过量饮酒会损害身体器官,严重一点的还会带来精神性疾病。因此,多年以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开始积极倡导理性饮酒了。
除了对身体和精神造成损伤,酒依赖、酒滥用和慢性酒中毒都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它对社会的危害不可小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是承载和抒发情感的重要表达媒介,在各种喜庆和交际场合,不理性的饮酒方式、习俗甚至“文化”随处可见。我们的“干杯文化”、“拼酒文化”、未成年人饮酒现象、特别是酒后驾驶等一系列非理性饮酒行为,不但损害了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危害着公共安全,影响了社会和谐。
以酒驾为例,自2011年酒驾入刑以来,尽管酒驾现象已普遍得到改观,但是酒驾的负面新闻仍然层出不穷。据统计,仅2014年因不安全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290,000起,其中大部分事故都是因为酒后驾车所致。
酒驾等非理性饮酒行为不仅给社会带来危害,也让消费者对酒产生了误解。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代表了这个国家的进步水平。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理性饮酒的倡议,能够让消费者对酒驾等不正确、非理性饮酒的严重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同时也希望通过理性饮酒日的确立,让健康饮酒、文明饮酒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记者:从消费行为来看,您认为导致非理性饮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宋书玉:有关机构曾针对不同年龄层人群做过一项“酒与健康“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18~25岁、36~45岁、46~55岁三个年龄段,都是饮酒健康的关键年龄阶段。
18~25岁年龄段,是人们饮酒健康的关键年龄段。处在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由于刚刚步入社会,需要建立非常广泛而复杂的人际网络,交际应酬也比较多。更重要的是,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对自己饮酒的控制能力非常低,容易情绪冲动,缺乏饮酒文化、社会经验,因而往往出现过量饮酒、不当饮酒行为。
36~45岁年龄段,正是个人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业务应酬、交际都更多。此时,人们往往存在非常明显的不良饮酒行为,严重影响甚至恶化自己的身体健康;
到了46~55岁这个年龄段,很多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逐步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注重身体保健。反映在饮酒上,饮酒健康意识逐步提高,而且年龄越高,保健意识就越强,酒也喝得少了。
这样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前两个年龄段的饮酒行为,充分说明中国人的饮酒方式更多是受“情感”、“环境”等因素左右,民众的健康饮酒观念淡薄、对不宜饮酒情况的认知严重不足。
记者:究竟何种原因,导致未成年人饮酒现象在中国表现得相对突出?未来您认为应当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宋书玉:说到未成年人饮酒,曾经有一项调查,对成都、广州等六座城市的267所初中、高中的30605名12~20岁年龄段学生,进行了饮酒现状摸底。结果发现,一半以上的中学生曾经饮酒,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过去一年中饮过酒,近五分之一的人在过去30天内饮过酒。
虽然近七成的中学生赞同“国家应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也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认为“聚餐时最好都不喝酒”,但仍有约四成的人表示“好友劝酒可能会喝”。
由此可见,未成年人对正确饮酒的一般性常识非常缺乏,饮酒观念和饮酒知识都不成熟。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在理性饮酒宣传推广方面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则因为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上缺少有效约束。在限制未成年人饮酒的问题上,我们很有必要向国外学习。
譬如美国,法定的饮酒年龄是21岁;再譬如西班牙,为了预防青少年染上酒癮、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他们专门拟定了《未成年人健康保护及预防饮用含酒精饮料卫生措施法草案》,明确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饮酒及向其出售含酒精的饮料,限制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酒品广告、促销及赞助活动等,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及相关处罚条例;还有我们的邻居日本,法律规定,未满20岁不得饮酒,酒类从业者不得向未满20岁的青少年贩售或提供酒类饮用,违者处以50万日元罚金。
在中国,目前还没有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的专门法律。虽然2005年7月1日起实施的《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可以找到相关条目,规定“酒类经营者不准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类商品”,但实际上知道的人并不多,也没有广泛推行开来。
记者:说到理性饮酒,您能否给消费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宋书玉:就理性饮酒的标准而言,国际上一些相关组织、机构在深入调研、实验的基础上,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基本指标,消费者可以参考一下: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