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酒文化大国、酒生产大国、酒消费大国。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蒸馏酒生产国,年平均产量占世界蒸馏酒总产量的30%左右。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蒸馏酒消费国,消费量约占世界蒸馏酒总销量的28.5%。尽管我国是世界蒸馏酒第一大生产及消费国,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的,却是欧洲烈性酒。世界着名的烈性酒产业集团英国帝亚吉欧、法国保乐利加都集中于欧洲。
近年来,英国威士忌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30.25%;法国白兰地位列第二,国际市场占有率约在11.5%-13%之间;瑞典伏特加排名第三,约为4%,而我国白酒的MS值还不到1%,只有0.76%。
面对这种现状,《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引导一批知名品牌参与全球竞争,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走向国际市场,使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的白酒。
从目前来看,这个目标似乎距离我们很遥远。相反的是,欧洲烈性酒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在不断扩大,每年增长20%以上。按照WTO规则,我国的饮料酒标准分类中,已包含了威士忌、伏特加、朗姆酒、金酒、白兰地等世界流行酒种,使主流洋酒获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法律地位。2004年,我国从蒸馏酒净出口国转变为蒸馏酒净进口国;2009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了对法国干邑蒸馏酒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客观上强化了高端洋酒在我国的市场竞争优势地位;2012年,国外烈性酒在中国市场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我们面对的一个事与愿违的现实是:“十二五”期间,白酒成不了世界的白酒,洋酒却正在成为中国的“洋酒”。
白酒之所以处于如此尴尬、残酷的境地,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白酒在国外不容易被接受;另一方面,缺乏足以支撑白酒国际化发展的标准化战略和技术标准体系,也是白酒难以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专利,三流企业卖产品”。“得标准者得天下”是目前全球产业界的共识;“产品出口,标准先行”的理念在国外酿酒界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思想。这表明,标准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经济化作用日显突出,同时也体现了标准具有重要的市场经济学意义和价值。
欧洲各国的酿酒企业集团以及地区协会组织非常重视掌握在本地区相关产业标准、政策制订、修订中的话语权,主导和推动欧盟地区烈性酒标准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这些酒业和协会组织利用技术、贸易、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以至通过政府机构代表持续推动欧洲传统酒文化和欧洲标准的输出,传播和扩散欧洲烈性酒质量、品质、内涵与安全理念,不断渗透和影响其他国家和地区酒类市场规则和技术指标的制订、修订,最大限度地利用标准的多重作用,巧妙地保护在目标市场的经济利益,为支撑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保持持续推广和繁荣起到重要作用。
相较于欧洲成熟的标准化战略,我国白酒的标准化建设起步很晚,底子很差,国家标准本身很不完善。由于没有一部反映中国白酒一致性的、易识别的国际标准以区别世界其他着名蒸馏酒,因此对保护和推广中国传统工艺白酒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迄今为止,我国白酒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中仍然属于“HS2002-220890:每升酒精含量低于80%的其他蒸馏酒及酒精饮料”,没有独属的商品编码,或者说没有独立的“身份证”,这对我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稍微值得欣慰的一点是:全球化的、统一的饮料酒市场规则和酒类标准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就是说:国际蒸馏酒的游戏规则还没有统一,白酒还有机会。白酒急需要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急需要在已显现制衡关系的国际酒类市场规则中获得合理的分类和身份定义,获得法律意义上的产品地位;急需要与国际烈性酒组织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互动;急需要形成国际认可的中国白酒国际标准,使中国白酒在国际上与同类产品展开公平竞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蒸馏酒方面的独特优势,促进中国白酒的国际化。
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如下:
1.站在历史的高度,实施白酒国际标准化战略,提升白酒标准对产业国际化的技术支撑作用
白酒在国际市场的弱势地位,固然有文化的因素,有消费习惯的因素。但是我们不能等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国外消费者养成白酒消费习惯之后,才制定白酒的国际标准。标准才是白酒走向国际的先决条件。标准是一种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也是市场准入和市场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国际标准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或国家标准已成为国际贸易规则的一部分,成为产品质量仲裁的准则。
所以,我们应该实施白酒国际标准化战略,充分利用消费大国的市场地位,逐步参与到国际饮料酒市场规则的构建和完善工作当中,取得在国际烈性酒标准体系中白酒应有的地位与话语权,使白酒标准成为国际饮料酒市场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标准为支撑,推动中国白酒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
2. 清晰界定什么是白酒,是制定白酒国际标准的前提
什么是白酒?在这个最基础的问题上,学术界仍然有着很大的分歧,国家标准的解释也不够严谨。与国际上液态发酵和纯种发酵相比较,中国白酒酿造独特的技术特点是:固态制曲和发酵、多菌种群体微生物发酵、固态蒸馏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等等决定着中国白酒的香型特色、地域特色。
但是,按现行国家标准,以工艺分类,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液态法白酒三大类。
固态法白酒,是以粮谷为原料,采用固态(或半固态)糖化、发酵、蒸馏、经陈酿、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具有本品固有风格特征的白酒。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