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白酒生产和消费大国,酿酒与饮酒历史久远。但由于酿酒对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特别适合酿酒,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川黔、苏鲁豫皖等重要酿酒产区。
随着酒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开始及延续,整个酒行业陷入迷茫与困顿,那么,苏酒未来的发展方向、特点是什么?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建英认为,苏酒未来的发展主要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坚定信心、保持创新、坚持消费者导向,归结起来为苏酒未来应更接地气。
坚定苏酒发展信心,壮大苏酒品牌力量
从2012年开始,繁荣了十年的酒业黄金期结束,伴随着酒行业深度调整的延续,白酒行业格局悄然生变,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苏鲁豫皖为主体的黄淮名酒带强势崛起。洋河更是上升到行业三甲之列,今年第一季度更是在净利润方面赶超五粮液;古井贡始终保持着稳健发展的节奏和步伐,行业排名跻身前列;花冠、今世缘、宋河等黄淮流域代表性酒企同样不乏发展亮点。无论从企业个体表现,还是产业综合实力来看,黄淮名酒带与川黔渐成分庭抗礼之势。
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江苏既是白酒生产大省,也是全国最大的酒类消费市场之一,历来是各大白酒品牌商家的必争之地。进入新世纪以来,苏酒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在苏鲁豫皖黄淮名酒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中国酒业版图的重要势力。
“江苏作为酒类产销大省之一,其销售排名全国第四五位,在近三年来酒业深度调整期以及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苏酒产销正增长3%左右。”王建英表示,应该说苏酒有信心,也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为未来继续壮大苏酒这一品牌而努力。
而提到苏酒以及苏酒的发展,则绕不开洋河,可以说苏酒带有洋河的深深烙印,而苏酒今天能够在中国白酒产区中占据重要席位,也离不开洋河的发展。
但是,这就导致了苏酒市场洋河一家独大的局面。从收入规模、品牌知名度等各方面来看,洋河股份在苏酒中是绝对的龙头老大。
王建英向《华夏酒报》记者表示,洋河一家独大,使苏酒的兴衰成败与其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可以说,洋河对苏酒的重要程度不亚于茅台对黔酒、五粮液对川酒的影响。
然而,在目前白酒行业调整仍在持续,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酒企的高速增长态势在目前基本不可能出现,但鉴于洋河对苏酒的重要性,洋河的业绩又不宜发生剧烈的波动。因此,在当前大势下洋河如何保持相对稳定的持续增长,是苏酒面临的一大考题。
就整个苏酒品牌来说,洋河毋庸置疑属于第一阵营,目前也肩负着苏酒的兴衰大计,而苏酒的二线阵营,企业数量少,实力相对较弱,与洋河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严格而言,苏酒其实是缺乏稳固的第二阵营的。这对于苏酒抗风险能力、多元化风格的发展以及苏酒品牌集体竞争力的培养很不利。
对此,王建英表示,苏酒未来应在坚定自己品牌信心的基础上,壮大苏酒品牌的力量,丰富苏酒实力品牌,使苏酒真正成为响当当的白酒军团。
保持苏酒创新能力,积极进行结构调整
之所以说苏酒有信心发展壮大自己的品牌,其创新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说,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有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的趋势。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大师熊彼特说: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可促进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善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率,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洋河股份的创新能力,在白酒行业可谓首屈一指,其被著名白酒专家高景炎评价为“创新一流”。
随着白酒业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速转挡的新常态,洋河展开颠覆式创新以适应未来,正是公司2015的发展逻辑。
过去,苏酒的崛起主要是靠塑造差异化优势和持续的创新实现的。洋河推出绵柔型白酒,在产品理念上就是一种创新,这被认为是开创了以味分型之先河,迅速在业内掀起蓝色风暴,打破了白酒品评标准按香气分型的惯例,也开启了绵柔型白酒的消费热潮,打破了白酒行业按香气分型的文章来源 惯例。
洋河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技术上,在营销模式上,洋河的“1+1”和“4×3”,也区别于传统的代理分销制模式。
其“1+1”模式是指分公司(办事处)+经销商,也就是厂商共建终端(分公司/办事处直接做市场,经销商主要起配合作用),使市场运作重心迅速向终端延伸;而“4×3”营销模式则将营销重点进一步下延至消费者环节,更加贯彻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
2010年,为避免“内斗”,在江苏省和宿迁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洋河与双沟合并成立苏酒集团。这使得苏酒从个体企业的振兴向产区振兴迈出了重要一步,苏酒因为洋河的崛起和苏酒集团的组建成为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新的形势下,苏酒面对川酒、黔酒和风格类似的皖酒、豫酒等的挑战,仍需要与时俱进,通过持续地创新和构建个性化优势来确保竞争力。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来,洋河适时地丰富了产品线,强化了“腰部”产品,比如推出洋河老字号、柔和双沟等中低档产品和价格在200元~600元的邃之蓝、高之蓝、遥之蓝等新品(仅在电商销售)。
2014年,洋河历时五年潜心研发,又推出了健康型白酒——洋河微分子酒。这是一款被行业人士誉为“颠覆性”的产品,其“代谢快、醒酒快,更绵柔、更健康”的特征,可以看作是对蓝色经典的延续与突破,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饮酒体验。
洋河股份的创新不仅表现在产品上,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洋河推出“洋河1号”,首开行业APP卖酒先河;今年七月份,又成立“宅优购”公司,发力社区电商,打造全品类互联网平台。洋河方面更是提出,未来对自身的定位是一个大的平台销售商,不仅仅是卖洋河、双沟,未来还会定位为创意公司、文化公司,也就是要卖文化。
而今年以来,洋河股份推出“双核驱动”战略,在做强做大白酒主业的同时,发力“以健康和体验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以互联网转型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以资本为手段的产业并购和资源整合”三大核心课题进行合力攻关,不断积蓄势能,通过颠覆式创新寻求增长的爆发。
同时,洋河还将借力国企体制改革再出发。作为白酒国企改革的标杆,洋河曾以两次改制理顺股权结构,实现9年增长36倍的行业奇迹。此次体制改革洋河有望再搭顺风车,释放更大的活力和空间。
再以今世缘来说,这是一家寻求差异化发展的典型酒企。今世缘有“国缘”、“今世缘”、“高沟”高中低三大品牌,其中“今世缘”中档酒品牌文化定位明显——以“中国人的喜酒”为目标定位,产品宣传“缘文化”,主攻婚庆市场,是公司的核心品牌。
王建英认为,洋河不断地进行创新,进行结构调整,是其能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而苏酒有洋河这样创新型企业,可以说为其他苏酒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作用,未来苏酒应该保持创新能力,积极进行结构调整以适应“新常态”形势下的发展。
细分消费群体,生产接地气好酒
在新常态下,原本名酒们依靠的政务消费已成昨日烟云,倒逼酒企不断丰富产品体系,重视大众消费者。然而大众消费者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他们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 而每个个体的需求以及选择也会有种种差异。
王建英认为,在当前物质生活丰富的大背景下,作为快消品的酒水,在同一价位可供选择的酒水产品有很多,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产品,哪些消费者会选择你的产品,这是酒企在推出产品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政策环境变化以及调整期的来临,让很多酒企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近年以来大众酒的概念盛行,于是许多酒企纷纷跟进,推出大众酒,然后大张旗鼓地推向市场,这种做法往往只是一时热闹,其最大的弊病就是没有找准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不准确。
简单来说,根据消费群体需求不同,可以将消费者细分为商务接待、朋友聚饮、民间宴席、自我饮用等,要从消费者购买动机出发,定位品牌,打造单品,回归终端。这样打造出来的酒水,才是一款成功的大众酒。
而在行业调整的形势下,苏酒亦不能独善其身,应该研究消费者、细分消费者,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生产更多接地气的好酒,这才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