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4年开始,全国糖酒会由每年举办一次,改为每年的春秋两届,酒行业人习惯称之为春糖、秋糖。
在与全国糖酒会年复一年、如期而至的约会中,酒业变得强大成熟,酒类市场越来越繁荣发达,而一代代酒业人也在这里成长、追求、收获和老去。
印象糖酒会,春去秋来,春华秋实。
糖酒会是关于成长的故事
第一次参加全国糖酒会,是在2006年的秋天,古都西安。
想象中,这座城市应该处处散落着历史记忆,沧桑而厚重,但在几天的会期内,感受最深的却是激情与活力:行色匆匆的酒商、走街串巷的宣传队伍、鳞次栉比的广告条幅、设计别致的酒企展厅,以及夜色降临后的觥筹交错、意气勃发。
想必很多人在第一次参加全国糖酒会的印象大抵如此,激情活力,震撼身心,但同时又有点茫然失措。
一座城市,几天时间,呈现在眼前的却是整个酒行业的精华,无数的信息、机遇和思想,在四周飞旋着碰撞着,形成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漩涡,把人们拉进这场酒业的狂欢盛宴中。
作为一个糖酒会的新人,难免感觉眼花缭乱,甚至心底里有一点惶恐,不知道自己何时能真正融入糖酒会,从容地享受这场盛宴。
之后,跟随着糖酒会的脚步,一路走过许多城市,渐渐熟悉了成都的道路街巷,在寒意袭人的哈尔滨,在温暖湿润的福州,在泉城济南,在星城长沙,在凭江相望的重庆、武汉。
我与糖酒会之间由陌生渐渐变得熟悉,甚至成为一种默契。比如行程安排越来越合理,日程计划越来越紧凑,面对规模庞大、人流涌动的展馆,不再漫无目的地徘徊,而是学会了如何去寻找最感兴趣的信息,甚至从作息时间到饮食选择,都有自己的一套“糖酒会方案”。可以说,这是为了在糖酒会的几天时间里保持良好状态,提高参会效率,但也是为了享受每一届糖酒会。
作为酒行业的一份子,当熟悉了糖酒会,能够把糖酒会的紧张、奔波和忙碌,当成一份独特享受,文章来源 细细品味,乐在其中,其实也就从青涩变得成熟,积累了阅历,沉淀了生活。
每一位酒业人的糖酒会记忆,其实都是一份成长日记,在春去秋来的循环往复中,收获着春华秋实的心情与经历。
糖酒会是记录发展的年轮
对于整个酒行业同样如此。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三月,来自天南海北的酒类企业、商家们便汇集到糖酒会上,逛逛会展、见见朋友,参加几个活动,听几场论坛,了解一下行业的新潮思想和尖端模式。
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为新的一年播撒种子,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和收成。
特别是最近几年,受到行业深度调整的影响,大部分酒企厂商都承受着压力,以往生意红火的春节旺季,现在也冷清了不少。
待到三月,大家来到成都,希望对于接下来的市场走势有个预判,而对于电商、连锁、众筹等新的模式工具,也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多些了解与掌握,能够在今后派上用场。
在调整阶段,春季糖酒会总是伴随着酒业的活力与希望,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秋天,金色的收获季节,对于酒行业,却是旺季大战一触即发的关头,从春糖撒下的种子,会带来多少收获,很快就能见分晓了。
这个时候,酒业成员又纷纷来到秋季糖酒会上。时间可能有点紧张,心里总惦记着公司里、市场上的千头万绪,旺季大战毕竟容不得丝毫懈怠,但糖酒会还是要来的。因为糖酒会素来有“酒业市场晴雨表”之称,秋季糖酒会正好比旺季时节的“天气预报”,酒企厂商要看看“收获”那几天究竟是“晴”是“雨”,也好有所准备,伺机而动。
于是,每年秋季糖酒会,市场整体氛围如何,哪些价位区间是消费热点,哪些渠道有增长潜力,这些都是参会观众所关注的话题。
略带忐忑而来,跃跃欲试而归,秋季糖酒会一结束,伴随着市场上的忙忙碌碌,这一年又快要过去了。
经历过强势增长,也承受过低迷冷清,未曾改变的,是酒业与糖酒会的春秋之约,那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辛勤劳作,是发展与追求的足迹。
全国糖酒会,记忆了酒业的春华秋实,也注定与酒业一起去经历更多,见证更多。(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 。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