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当地时间8月1日上午,“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古井贡酒主题活动日”隆重开幕。
开幕式上,嘉宾为古井贡酒世博纪念款新品“和和”“梦梦”揭幕,这两款酒是古井集团为2015米兰世博会特地量身打造,也是古井人代表中国酒品牌酒文化向世界的一次郑重巡礼。
100年前,中国白酒在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崭露头角。100年后,中国白酒代表古井贡酒成为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唯一白酒全球合作伙伴,这也是古井贡酒继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后,第三次在世博舞台上演绎美酒无国界的世博情缘,弘扬中国白酒文化。
如今的古井贡酒已经香飘世界,这个从谯城区古井镇减店一路走出亳州走向全国也迈步世界舞台的老品牌背后,有着一段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和记忆。
翻开尘封已久的档案,让我们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一口锅甑开酿古井
公兴槽坊、减店酒厂,您知道它们与古井是什么关系吗?
1958年春,亳县张集乡第十一人民公社在公兴槽坊旧址办起“减店酒厂”。当时有32名职工,122条发酵池,一口锅甑,月产白酒2000公斤。
当年秋,安徽省亳县县委工作检查组到减店酒厂检查工作,偶然品尝所产一种白酒,得知原是公兴槽坊的老工人利用酿酒之机,私下在老发酵池里投几百斤高粱试酿而得。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私自行动竟然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老工人所酿之酒经安徽省轻工业厅专业评酒家品评鉴定,认为:“风味独特,入口绵柔,落口甜淳,回味悠长,国内少见。”
据目前可以考证的历史,“公兴槽坊”的窖池群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正德十年,即公元1515年。古井酒文化博物馆内有一块界砖,就是在该窖池群重修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的,上书“明正德十年 东北角界”的字样,可以证明这个窖池群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到了1958年,这片明代窖池群连同“公兴槽坊”被国家收为人民公社的酒厂。当时只有12间破茅草屋,32个人,一口锅甑——这也是古井酒厂建厂的所有家当。后来几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集团规模,但古井集团最早的发祥地,就是这个车间。
公兴槽坊经过数百年不间断使用之后,现在仍然还在酿酒,并且成为了闻名白酒界的酿酒活文物。
2013年5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公兴槽坊为代表的包括“北魏古井、宋代古井,明清窖池群(公兴槽坊)、明清酿酒遗址”在内的古井贡酒四个单体酿酒文物,均名列其中。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白酒行业中国家级文物最多、体量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白酒生产企业之一。
人工老窖再创辉煌
现在的古井贡酒已经家喻户晓了,但建厂初期的古井酒厂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大热天的,古井人都是怎样工作的。
看看当时那句口号“擦擦汗,拨拨灯,超额任务上北京”就能感知那时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激情了……
带着“擦擦汗,拨拨灯,超额任务上北京”的信念,老一辈古井人开始艰难创业的第一步。他们靠着“人担水,驴拉磨,手捧曲麸用脚和”的顽强精神,奠定了古井集团的百年基石。
古井建厂时,对有近500年历史的公兴槽坊其中的两条窖池进行钻探,直达六米才见黄土,由上往下,泥色由深青变成灰,酒香扑鼻,人称“香泥”。
发酵池的泥土中有着多种微生物,它们以泥土为载体,以酒醅为营养来源,进行着进化过程,产生己酸乙酯,这是浓香型酒的主要酯类,也是香体的主体成分。
可百年老窖毕竟有数,能不能仿老窖池造出百年老窖呢?古井人陷入思考……
1961年,实验开始了。
通过对发酵池土壤成分分析探讨,对老墙土、菜园土等进行对比分析,反复比较,古井人最终发现池头泥气味与老泥土很接近。经慎重研究后,实验人员决定把用过的池头泥放在池内积存起来,注入底锅水进行发酵培养。经过一系列的培养手段,实验效果十分显著,产品质量提高很快。
短短时间内,人造“百年老窖”也酿出了高质量的白酒,这在全国是一次开拓性的革新。
1965年10月,四川泸州。
在全国第三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与会专家品尝人工老窖45天发酵头排产的古井贡酒,震惊不已,连连称赞。时任厂长聂广荣成了人们“围攻”的焦点——他们争相邀请他帮助改建发酵池。
这一年,国家轻工业部发文指出,“古井酒厂人工培养的‘百年老窖’的出现,使全国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89年,古井率先在白酒界突破计划体制的束缚,通过“降度降价”等经营策略实现了与市场经济的接轨。
“人工老窖”这一革命性生产工艺使众多白酒厂家得到了无可估量的效益,古井贡酒从此大幅度地增加了产量,使这一传统性民族精品得以发扬广大,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有力地保障了市场供给,更多的国人品尝到了这一昔日只有皇帝才能享用的贡品。
一项革新,解决了困扰整个行业的难题,人工老窖的出现,使得白酒产能大大提高,品质得到保障,影响了整个白酒行业的格局。
(您对本文有何见解,欢迎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