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贝恩咨询管理公司的合伙人杨琪琪(Kiki Yang)认为,中国政府打击腐败和公款奢侈消费的紧缩政策对高端奢侈酒精饮料市场的影响将再持续2年。
2014年11月5日,“中国葡萄酒市场研讨会”在中国香港举行,会议由葡萄酒大师 Debra Meiburg主持。杨琪琪在会议上表示,中国政府打击政府官员奢侈消费的举措对高端奢侈酒精饮料市场的影响将持续至2016年底,从2017年开始这一影响将逐渐减退。“对于紧缩政策的实行,白酒领军品牌早在一年前就认为市场已经跌入底部,但实际上并没有见底,这种下跌形势可能会再持续至少2年,很多人甚至预言这一政策对酒精饮料市场的影响在接下来的3至5年内才会慢慢减小。”
据中国内地媒体报道,自习近平主席实行节俭政策18个多月以来,中国政府官员的公共开支已经减少了86亿美元。
回顾近4年来中国酒精饮料市场的销售情况,杨琪琪说,“2010年,中国是众多高端奢侈品牌最梦寐以求的市场。2010至201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销售额增长了30%。自2012年中国实行紧缩政策以来,高端奢侈 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就开始下降,到2013年几乎完全停滞。”以奢侈手表为例,名表在中国的销售额目前已经下降了11%,而在2010年名表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曾达到40%的增幅。
但杨琪琪也表示,“中国消费者在境外购买奢侈品牌的花费要比在中国大陆境内更高。2012至2013年,中国消费者在境外购买奢侈品牌的花费增长了33%。前几年,香港和澳门是中国内地消费者最主要的境外消费市场。现在,中国消费者开始转向欧洲尤其是巴黎去购买高端奢侈品,部分原因与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有关。”
杨琪琪还指出,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端奢侈品牌的认识更深入,在选择方面也更加懂行,现在中国的消费者购买高端奢侈品牌不只是为了 “炫耀”,而是因为懂得“欣赏”。不过她同时指出,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牌并不专一,他们更换品牌的频率非常快。
从紧缩政策对中国酒市场的影响来看,虽然葡萄酒和啤酒的增长速度都出现下降,但受打击最大的是白酒市场。2008年至2012年,白酒销量增长了28.4%,而2012年至2013年却未出现增长。“白酒的销量整体增长停滞,但是高端奢侈白酒的销量却下跌了20%。这是由于人们只将白酒用于个人消费,而非商务宴请。”
杨琪琪认为,在商务餐桌上,葡萄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高端白酒的位置。“虽然现在葡萄酒在中国酒精饮料市场仅占约6%,但随着更加消费者的加入,未来这一比例将不断加大。”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