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聋哑女孩,长大后不愿做家庭的累赘,她想用剪纸创作去改变人生。然而,创业的路是艰难的,十年光景,她剪的窗花贴遍了四里八村的新房,但说到卖却不容易,偶而接个大活儿,价钱又压得很低。
2014年新年到来的时候,年届26岁的她看着苦挣苦熬的一家人,想起他们为了自己付出的奔波和焦虑,她有些迷茫了,甚至想到了半途而废。
幸运的是,关键时刻她得到了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的资助。她马上像打了一针兴奋剂,夜以继日地忙碌起来,2014年12月8日,她把精心创作的六十多幅剪纸画和一面锦旗送到古贝春集团。陪同到场的武城县残联理事长王连峰激动地称赞“古贝春的义举鼓舞了全县残疾人的生活信心”。
女孩名叫徐楠楠,家住武城县林尔庄村。婴儿时患感冒,医生的一剂“虎狼药”让徐楠楠坠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7岁那年,无法正常上学的徐楠楠跟村里一位剪窗花的老奶奶学起了剪纸。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从简单的模仿,到后来看见什么就能画出来、剪出来,剪纸技术逐渐提高,她的作品在2007年省残联举办的山东省残疾人书法绘画展上被评为国画类优秀奖,在县组织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家庭文化作品展中被评为美术类佳作奖。
徐楠楠的娘家和婆家都是一般的农村家庭,结婚后家里的主要收入就是靠丈夫上班和公公婆婆在地里劳作。随着儿子的出生,家里的开销开始多了起来。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家里人就拿着她创作的剪纸到集市上卖,但因为剪纸用的纸张比较贵,装裱又是一笔大开销,再加上当地的的农村市场文化消费水平低,作品卖不出去成了最大的难题。去年初冬,徐楠楠曾对采访 的记者说:“现在我只能靠家里人养着我,我的剪纸要是能卖出去的话,我就能给这个家出份力了,我对象在外面上班也不会那么累了。”
绝望之际,徐楠楠看到了电视里正在报道古贝春集团打造工业旅游园区,她眼前一亮:古贝春的文化景观自己见过,壮观新颖,完全可以用剪纸展示出来,但这是为自己挣钱,人家古贝春愿意付给报酬吗?这时,她想起了这些年古贝春集团为社会各界的捐献,她毅然找到县残联的领导,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县残联的领导向古贝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转达了徐楠楠的想法,周晓峰为徐楠楠的身残志坚所感动,答应她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计划创作。徐楠楠及家人喜出望外,来到古贝春集团拍了上百张照片,抱走了一大摞文化书籍。她边创作边拿着样品到古贝春集团征求意见,她的艺术才能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赢得了古贝春集团领导的赞许,付给了她近7万元的报酬,这让她感受到了文化的价值和人生的价值。经过10个月的辛苦劳动,她将古贝春集团的文化景观、文化活动等汇集成一幅剪纸艺术长卷。
作品交接仪式上,周晓峰感慨地说:“徐楠楠的精心创作丰富了我们企业的文化内涵。她面对生活的不幸勇敢面对的可贵精神,对于我们公司在严峻的形势下攻坚克难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和鼓舞。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为徐楠楠从物质和精神上提供新的动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和谐社会的温暖,共同建设我们的新生活。”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