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白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细分白酒市场
·白酒产业断代危机悄然而至
·2016年白酒涨价潮面临的困境
·名优白酒2015业绩不俗,引领白酒
·白酒名企各显神通拼市场
推荐文章
·中国白酒产业触底反弹企业掀起新
·深度好文|修正与前行,2016白酒
·白酒的精细化解析
·“十一”河南白酒市场为何旺而不
·联想用互联网思维做白酒
最热文章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什么主导白酒的下个10年?(四)
·白酒市场分析
·深度借鉴“川酒营销经验”
·二三线品牌小酒如何运作区域市场
·三中全会明确八项规定解读其对白
·区域名酒的崛起和未来
·保卫中国白酒
·习酒为什么能崛起
·2013,中国白酒拐向何方?
旗帜广告位
白酒市场:走出低谷谋变革
2015-01-15 02:25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践行节俭之风,亦让白酒市场上的一块大蛋糕——政务消费,销声匿迹。告别了奢华与浮夸,回归到品质与文化,在转型的阵痛中,市场持续低迷,行业重新洗牌,消费者更趋理性,厂家力求突围。 

  据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只有3家酒企实现销量增长,其余90%均呈下滑状态。剔除政策因素,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行业产能过剩:目前白酒行业实际产能为3600万千升/每年,而整体消费能力为1200万千升/每年,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涅槃重生,挺过市场“寒冬”,成为白酒企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低迷 三大因素成关键 

  过去10年,是白酒行业发展的“黄金期”。2005-2012年间,白酒行业产量年增幅达到13-27%,销售增幅保持在20-38%之间,而2013年产量同比增速骤减为5.81%,销售增幅则降至14.38%,2014年行业增速继续下滑,被业界公认为白酒行业最艰难的一年。 

  业内专家也表示,白酒行业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白酒企业重产品推出,轻市场反馈;重广告诱导消费,轻终端渠道建设以及与消费者体验沟通,这些陈年诟病在紧缩“三公消费”之下完全暴露,国家政策调整只是压倒白酒行业过去泡沫繁荣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整合 酒企多元谋破冰 

  随着互联网消费模式兴起,酒类电商渠道虽然不是主流销售渠道,但仍以其高度的消费黏合度逐渐受到白酒企业的关注,去年“双十一”期间,酒仙网、购酒网、1919、中酒网等四家酒类电商的当天白酒销售总额等于一家4亿元左右企业一年的销量。其中,酒仙网公布其“双十一”白酒销售战果417.9万瓶,约2000吨,相当于一个中型酒厂一年的产量。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许多白酒企业选择拥抱电商寻找销量突破口。业内人士分析,酒类电商渠道的销售额只占到白酒总销售额的5%,远低于服装等行业的占比,上升空间巨大,酒企在转型互联网营销过程中,应积极应对渠道变局,适应新变化,力争在行业低谷中顺利突围。

  通过走访了解,陕西酒企几乎每家都在做订制酒,酒瓶身上都预留有位置供客户个性化选择,订制酒通过婚庆公司渠道订制婚宴用酒;多数电商拥有订制渠道,一些酒企还有专门的团购订制部,为各种企业提供酒品业务专项服务;作为白酒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超市也有订制酒服务。定制酒的渠道日渐多元化,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未来有望成为酒企重要的增收品类,成为酒类营销中的一种潮流。 

  回归 白酒2015或迎变局 

  省内酒业专家分析:“这两年白酒行业下行,企业需要重新深耕自身文化,培育消费者认同感。对于陕西酒企来说,2015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陕西酒企独特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多年的市场价值,在前几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品牌自身的优势价值也没有凸显出来,所以才会运作不利,始终偏居一隅。在行业迎来重大变革之际,陕西酒企应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定位,与竞争对手展开差异化的竞争,重点打造拳头产品,才能提升进而带动整个陕西白酒行业的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2015年中国白酒行业并购前景分析
下一篇:当白酒遇上新生代
泸州老窖头曲“过节的味道”节日营销:重归人文情怀之
泸州老窖头曲“过节
白酒业现转机部分名酒企复苏
白酒业现转机部分名
田卓鹏:2016年酒业将呈9大趋势
田卓鹏:2016年酒业
光瓶酒大战,你将如何脱颖而出?
光瓶酒大战,你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