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踏上新疆这块土地,你不会想到,有这样一群人,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坚守在天山脚下,巩乃斯河畔,他们的父辈用生命和热血改造盐碱滩,带来伊犁的繁荣,用天山脚下的冰雪融水酿出第一锅酒,而他们用军人的血性和荣耀,一生守护在这里。对他们而言,与其说是在酿酒,不如说是在日复一日的腾腾蒸汽中,恪守先辈们的传统,顶礼膜拜生命的信仰。
每一年,伊力特公司董事长徐勇辉都会向员工们庄严宣告:坚持纯粮酿造是“伊力特”始终不变的宗旨,服务社会是伊力特人至高无上的荣耀!
他们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六十年来,创造了无数的奇迹而从不放弃初衷,改写了发展的历史,而从未放弃保家卫国的使命,可以说,“伊力特”的历史和荣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结果,伊力特的品质和承文章来源华夏酒报诺是英雄的铮铮誓言,更是新疆汉子的豪情风骨。
在浦东一家新疆餐馆里,店主向我们介绍“伊力王酒”,他非常自豪地说:“这是新疆最好的酒。”像这样的新疆餐馆遍布在上海的每一个角落,“伊力特”并不耀眼,70度的白酒入喉,犹如一团烈火下肚,酒香回荡,一如当年远赴边塞军垦的汉子,坚强倔强,却又对家乡爱得细腻绵长。
正如人们所说,好酒要有好山好水,要藏之深山,历经岁月沧桑,要显之庙堂,汲取人文荟萃;更要聚天人合一之精华,承中庸和谐之要义,方能创造源于古,耀于今,彰于外,合于内,形成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富有独特品质的文化形态。
而支撑这一卓越品质的,则是伊力特的生态酿造。伊力特人在徐勇辉董事长的支持和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科研攻关,先后开展了“酒曲微生物的分离”研究,“人工窖泥生产技术研究”“窖泥生物活性”研究和对窖池、曲槽、蒸馏、晾床的竹制化等工艺的改造,使伊力特的白酒生产更趋于生态化、低碳化和环保型标准。
据伊力特公司副总经理刘新宇介绍,伊力特的窖泥采用绿色有机配制,选用当地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培植成多菌种香泥,此研究成果也曾获得过兵团科技进步奖的称号。
晾床的竹制化改造也是为进一步提升酒品而做出的科技创新,和一般酒业所采用的材质不同,伊力特人采用竹制晾床替代不锈钢晾床,有助于更好地除掉传统晾床中的铁锈味、铁离子,使得酒品更加爽净、协调,还免去了水洗的工序,较以往节约用水10%,每年可为单位节约近1000吨的用水量,为单位的污水处理减轻了不小的压力,更为公司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使得伊力特更加符合环保、低碳的理念和要求。
2013年,伊力特绵柔型白酒研制课题获兵团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伊力特”代表新疆白酒入选“2013年中国名酒典型酒”名录,成为新疆唯一入选该名单的白酒企业,“伊力王酒”成为唯一荣膺“中国酒业2013中国名酒典型酒”的新疆白酒产品。今年,伊力特已被确定为2014年首届兵团质量奖拟获奖企业。
坚持传统工艺之技艺,融时代之需,伊力特开展的微生物品种、种群和群落构成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生态酿酒之学说,形成独特的产业格局。伊力特酒业的生态酿造不仅是天时和地利因素的综合体,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伊力特”五十多年的发展史表明,容天地、自然、人文精华于一体的白酒品质,是伊力特人崇尚绿色、人性,追求与天地和谐发展的理念,而“伊力特”视产品质量为企业至高荣耀的企业追求,更是其“西部英雄”文化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