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九江双蒸酒”正式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豉香型白酒,这也是广东省白酒类首家获得这一称号的产品。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道光初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酒类行业近年来同质化竞争激烈,九江双蒸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之后,将吹响粤酒崛起的号角。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是一个地域的自然、人文、历史文化遗产组合构成的无形资产,具有突出的地域性、显著的公共性和独特性。地理标志是天然的镀金名片,申报成功就是民族精品,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地理标志产品的售价会是同类产品的2.23倍。
九江双蒸酒凭何拿下这一镀金名片?
九江米酒的酿造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结果。
作为酒的“血液”,水质对酒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的赤水河,有着“美酒河”的美誉,沿着赤水河顺流而下,分别酝酿出了茅台、习酒、郎酒、泸州老窖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
而作为九江米酒的水源,西江同样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境内的马雄山,并在流经广西的石灰岩层时融入了大量的微量元素,这就为九江米酒的酿造提供了很好的水源。
但西江全长2074公里,为何偏偏在南海九江这里形成了酒文化?这与九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关。酒的酿造是一个很复杂的微生物工程,这里刚好处于大雁山和西樵山之间,形成了小型的“九江盆地”,这样的地形很适合微生物菌落的繁殖。
正是得益于各种独特的条件,早在清道光年间,就有九江的民众走上了酿酒为生的道路。
九江酒厂总经理关正生认为,九江酿酒历史悠久可比茅台,九江镇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环境对于白酒的酿造十分有利,而且离开了九江镇,其他地方无法酿制出同品质的双蒸酒,所以,九江双蒸与茅台酒一样都是不可复制的。
根据保护公告,受保护的九江双蒸酒产地范围为南海区九江镇94.75平方公里现行行政辖区。
无论是外国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规格都非常高。这主要是因为保护产品的质量、声誉和其他特性都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能够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在该区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在中国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白酒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比如茅台酒、泸州老窖、西凤酒、水井坊等,九江双蒸酒与名酒晋升同一阵营。
“我们要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实现多层提升。九江双蒸是南海九江不可或缺的名片,我们要继续将难得的历史、地理资源用好,让质量与声誉提升,让社会与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保障。” 九江酒厂董事副总经理莫崇林称,九江双蒸酒在岭南文化、岭南人文向全球传播中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基地副主任陈恩维称,通过“家乡水,故乡酒”去获得一种情感、文化的认同,酿酒不仅仅是卖酒产品,更是在卖文化,这赋予酒厂一个机会,也给南海传统产业新的使命。
“九江双蒸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将有利于加强对“九江双蒸酒”这一南海名 优产品的品牌和传统制造工艺的保护,可以有效地提高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在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各级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酒文化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引领,结合九江镇雄厚的酒产业打造出岭南白酒文化品牌。把九江双蒸酒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南海区域特色经济。”关正生表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