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惠,深圳市智德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葡萄酒历经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正像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的混战。但,乱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嬗变、一个过程,我们只有正视才能理智抉择。
2014年,虽然很多酒企销量下滑,但葡萄酒企业依然在乐观地预计:中国葡萄酒市场这块蛋糕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见到更多的境外企业及业外资本义无反顾地投身葡萄酒行业。我们向来不缺少乐观,但很多事情都是在乐观中走向失败的。自我菲薄不好,自我夸大更加危险。
2013年全国葡萄酒总产量117万千升,同比下降14%。应该说,近十多年来,我国的葡萄酒消费增长很快,但总体来讲,和国内的巨大消费需求相比空间的确很大。2013年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在1L多,但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国际消费市场来看,全球葡萄酒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来自美国和中国。美国在2013年继续领跑全球,成为最大的葡萄酒消费国,而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已经在2013年荣升全球第五。
大家都想吃这块蛋糕,但并不是共同做大蛋糕,而是蚕食这块蛋糕,所以行业竞争才如此激烈但并不高级。非专家购买的特性依然突出,所以葡萄酒消费一直集中在节假日,各个企业都在通过广告宣传的方式确立自己的地位,将主要精力放在节假日的促销上。消费者的游离特性使得各个品牌都不敢说得绝对,因为选择你便意味着放弃他。
消费者永远都不会同情弱者,而葡萄酒企业们在相互撕杀,仿佛打败竞争对手才是唯一的目标,仿佛吃掉了竞争者就能独霸天下。其实,大家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更危险的还在水的下面,最好的办法不是避开冰山,而是不让冰山产生。
回首过去几年,无论假冒伪劣,还是肆意炒作,无论老树发新芽,还是新企业崛起,中国葡萄酒行业都经历了。目前,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为葡 萄酒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中国葡萄酒目前不缺资金、不缺原料、不缺生产设备、不缺好品种、不缺技术,这已是共识,但到底缺什么?
企业之间缺乏横向交流,厂商之间缺乏沟通意识,行业组织之间缺乏相互促进,媒体之间缺乏互相监督。中国葡萄酒的资源丰富,但很多都在闲置;中国葡萄酒的市场庞大,但很多都被企业自己破坏。
其实,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都是平等的,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特点,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大可以变小,小可以变大。在市场经济下,皇帝的女儿也要面临新课题,平民的孩子也会有好机会。在这个时代,没有谁能彻底打败谁,也没有谁能把别人吃掉。
所以,中国葡萄酒真正需要的是共同发展。
在中国葡萄酒还不规范、需要相互扶持的时候,不要将这样一个崭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行业扼杀在摇篮中,欢迎更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阵营中,包括外国企业,因为只有这样,这个蛋糕才能真正变大,我们才能吃到更大的一块,才能使消费者真正受益。
竞争不代表战争,大企业不能恃强凌弱,小企业更不能造假销售,国家的政治必须要顺应民心,企业的政治必然是顺应消费者的心,不顾质量和形象,迟早会丧失消费者的支持。
每一个企业都应建立自身的特色,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葡萄酒的潜力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在这个时候,它更需要引导。
目前的时期,是葡萄酒发展最好的时期。希望各种无畏的争端与游戏在2014年可以休了。中国葡萄酒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对造假者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对市场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相互监督,对消费者的引导进行不懈的努力。
市场随时会有各种危险,很多暗流是预测不到的,已经有了许多前车之鉴。从战略的高度出发,真正团结合作,才是中国葡萄酒2014开始成熟的体现。
2014应该是中国葡萄酒的反思年。
未来,共享才能共存!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