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7年,一家名叫“谦泰吉”的酒坊开在了枝江江口镇上。也许包括创始人张元楠在内,没有人会想到,197年后的今天,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之一。
江山代有佳酿出,各领风骚三五年。千百年来,酒文化的传承光大,丝毫不会掩盖酒坊的兴衰沿革,尤其是竞争惨烈的今天。然而,战乱、革命、改革、改制,一家槽坊在近200年历史变迁之中生存了下来。开疆拓土,苦修内功,十五年崛起,扛起鄂酒振兴大旗。
酒香也怕巷子深。枝江酒业的秘密,也许就在于好酒的深巷突围之路。
酿最好的酒,两百年的坚持
早在1817年,张元楠创立谦泰吉槽坊时,就从羊角洲挖走了当地最好的酿酒师傅。当时的江口已有多家槽坊,张元楠这个“外行”,在江口一炮而红后来居上,靠的就是酒香。开业短短几年,每天买酒的顾客一直排到大街上。
谦泰吉的酒到底有多好?笔者查阅历史资料了解到,谦泰吉酿出的白酒叫“堆花烧春”,到第三代传人张彝叙时期,翰林学士雷以栋回乡省亲船泊江口,品尝烧春后赞不绝口,还将枝江烧春酒带进京城,转呈光绪帝品尝。光绪帝细抿几口,赞道:烧春,好酒。此后,烧春酒就成了湖北送往京城的贡酒。
虽然贵为贡酒,但枝江酒追求品质的目标一直延续着。解放后,公有制改造让枝江酒有了与全国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从1954年到1979年,枝江酒厂多次派技师到全国名酒厂学习。1983年枝江小曲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1988年,枝江大曲枝江小曲双双获湖北省金钟奖,被定为湖北八大名酒。
1996年以后,枝江酒业步入了腾飞的十五年,销售的大幅扩张,背后是核心技术团队及硬件的大发展。2002年4月,刘前生和李净两位国家级白酒评委同时加盟枝江酒业,盛况空前,董事长蒋红星激动地说:“薪酬同我,赠房配车。”蒋红星的心里一直坚信,企业的第一财富就是人才。
枝江酒业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中。2000年投资1000万元建设省级技术开发中心,2006年、2007年又投入5000万元和4800万元新建科技大楼,2008年成为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并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目前枝江酒业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白酒专家3名,11名国家评委,25名省级评委。湖北共有3名国家级白酒酿酒大师,2位都在枝江酒业。如此多的高层次人才湖北仅有,全国罕见。蒋红星自豪地说,当前枝江酒业在科技创新及技术人才储备方面与国内一线品牌没有差距,甚至还名列前茅。
销量看口碑,口碑源于品质。“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蒋红星如是说。两百年不变对好酒的追求,通过一流的技术团队继续实践着。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