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
坐落于鲁西北平原的“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1995年还处在破产的边缘,如今咸鱼大翻身,成为了长江以北最大的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企业和产品屡获“国字号”殊荣,销售收入连续16年保持递增态势。谈起这些变化,集团董事长周晓峰感慨地说:“只要是参观过我公司文化设施的客商,几乎百分之百地签订了合作协议!”
那么,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是如何进行文化建设的呢?
文化建设取得累累硕果
步入二十一世纪,古贝春集团提出了“打造学习型企业”的口号,目标是提高全员文化素质。他们成立“古贝春学校”,设立“古贝春大讲堂”,负责技能培训和思想政治学习;筹建“职工书屋”,每月根据职工要求购买书籍,设立“读书月”和“阅读之星”,鼓励员工学习文化知识;根据岗位需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选拔业务骨干脱产深造,同时邀请厂外专家教授来厂授课;对学习成绩和工作成绩优异者,在工资待遇和任用提拔上优先考虑。
为了让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采取“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从1996年至今,相继组建了“艺术团”、“架鼓队”、“秧歌队”、“京剧社”和“书画院”,定期在厂内外进行活动。自2002年至今举办了十一届“古贝春酒文化艺术节”,刘欢、李谷一、宋祖英、蔡明、冯巩等30多位演艺界明星竞相登台献艺。重大节日期间,公司党委、工会、团委、女工委联合艺术团体广泛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答”、“文艺晚会”、“书画展览”等活动。不仅活跃了员工的文化生活,而且发现和培养了各类人才。
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基于这种考虑,2004年以来,古贝春集团在扩建产业园区的过程中,相继修建了十大文化设施,如:古贝春湖水上文化长廊、古贝春酒文化馆、长达800米的“诗酒大道”、由300多块刻石组成的“百诗苑”、 集书画雕刻、美酒窖藏、奇花异草于一体的“酒仙山”等等。这些文化设施融汇传统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分布于工业园区的各个角落,员工和来宾在不经意间就能学到一首诗词、欣赏到一幅字画、掌握一些行业知识。
注重文化建设,
古贝春收获了什么?
古贝春近20年注重文化建设,他们都收获了什么呢?
员工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显著改观。《古贝春报》自1996年创办以来,始终保持40多人的写作队伍,有二十多位通讯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处女作。该报的三任主编都加入了省作协,都出版了个人作品集。集团有15人 加入了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5人成为了“全国楹联学会会员”。2005年以来,集团出版了《揭秘》、《漫话古贝春》、《古贝春酒业志》等14本企业文化书籍。截至目前,集团拥有县级劳模3人,市级劳模4人,省级劳模3人。2007年,古贝春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9年周晓峰董事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突飞猛进。从1996年以来,古贝春集团每年投入的技术资金均达上千万元。选派技术骨干到行业院校培训学习;请专家教授来厂授课、现场指导。2007年,科研中心大楼被打造成“中国白酒169计划试验基地”,拥有了全国民营企业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技术队伍达百人以上,有13人获得技师职称,12人获得高级技师职称,国家白酒评酒委员2人、国家级专家成员1人。科研人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00余篇论文,创造了40多项科研成果。1998年研制成功的五星级古贝春酒,填补了当时山东省无高档白酒的空白;成功研制出历史上只适宜南方气候的“包包曲”荣获“山东省白酒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目前,古贝春集团已研制开发出浓香、酱香、兼香三大香型上百个品种,赢得了“中国公认名牌产品”、“中国白酒产业十大著名品牌”、“中国白酒技术创新典范产品”等数百个荣誉称号。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翼双飞。1996年以来,古贝春白酒生产能力增加了10万吨,厂区面积从156.5亩扩展到1470亩。直接安置就业人数2300人。2012年集团上缴利税突破亿元,成为武城县经济支柱企业和德州市经济骨干企业。
1996年以来,古贝春集团先后出资数千万元赞助各种公益事业。如:倡导成立“德州市酒文化研究会”、赞助“德州市第二届运动会”、承办“中国酒道研究专家委员会会议”。2002年11月,联合中国作家协会、人民日报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照亮中国诗歌朗诵会”。 2003年5月筹集50万元的慰问品,慰问了冀鲁两省的数百个“防非典”检查站。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古贝春集团筹集了300万元救灾物资。截至目前,连续12年捐赠物品救助德州市困难职工;连续12年在武城二中设立奖学金,资助了数百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特困生。
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目前已形成产业化。“古贝春酒文化馆”、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古贝春工业园区,作为山东省白酒企业的双第一,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参观浏览,还成为了“人民文学杂志社创作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2009年古贝春集团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秋,申报和建设的省级文化产业项目——“德州非遗多元文化园”获得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复并获80万元奖励。 作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的文化建设和经济效益正呈现出相生相伴、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