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今天的启动仪式。首先,我代表汾酒集团公司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向多年来一直关注汾酒、关心汾酒、帮助汾酒、传播汾酒的各位领导、各界朋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市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是中国产品、中国品牌几千年来第一次在国际上的集中亮相,也可以说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化元年。
根据国家图书馆的原始资料,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最高奖是甲等大奖章。中国酒业在这次博览会上共获得4枚甲等大奖章,分别是杏花村“义泉涌”酒坊选送的山西高粱汾酒、直隶高粱酒、河南高粱酒、张裕白兰地。其中山西汾酒是唯一获得甲等大奖章的白酒品牌。其他获奖产品由于大多没有独立的品牌或传承,已经无法对号入座了。
应该强调的是,按照赛制,巴拿马博览会的奖项分为六等,按照甲、乙、丙、丁、戊、己顺序排列,其中甲等奖为大奖章,丁等奖为金质奖章,换句话说,博览会的甲等大奖章为一等奖,金质奖章则是四等奖。
这就是中国白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的基本情况。
关于中国白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的重要意义,互联网上有许多朋友不以为然,觉得100年前的一个奖项没有多大意思。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汾酒获得国际最高大奖,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当时的《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为题,向国人欢呼道:“老白汾酒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马赛会一鸣惊人”。
汾酒获得国际最高大奖,不仅在当时成为舆论的焦点、热点,而且对此后汾酒100年的发展,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大影响”:
第一大影响:山西汾酒由“产地背书”向“官方背书”的转变
杏花村汾酒有6000年的酿酒史,1500年的名酒史,800年的蒸馏酒史,300年的品牌史。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一直是“重农抑商”,汾酒经营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的支持。汾酒获得国际最高大奖,引起了当时山西最高首脑阎锡山的高度重视。
阎锡山是一个非常关注实业的军阀,知道获奖的消息后,马上以山西省绥靖公署的名义,为“义泉涌”颁发了“中外驰名”、“味重西凉”两块金字牌匾,并安排汾阳籍的副官张剑南落实与“义泉涌”的“公商合营”事宜。从此,汾酒由杏花村的“产地背书”变为了“官方背书”。可以说,获奖之后的100年,山西汾酒一直是山西官方最为支持的驰名品牌,山西汾酒的发展一直受到山西官方的高度重视。
第二大影响:汾酒实现了由晋商“东伙制”向现代企业的根本转型
杏花村“义泉涌”酒坊成立于光绪元年,企业制度是晋商典型的“东家伙计制度”,杨得龄为掌柜。获奖之后,由于义泉涌掌柜杨得龄不同意山西省“公商合营”的各种方案,合作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于是,张剑南组织在太原工作的汾阳籍、孝义籍几位老乡,每人出500元,合计2500元;义泉涌以酒作价入股2500元,并且公开向社会募股,于1919年组建了“晋裕汾酒有限公司”。
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实行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三年一选,监事会一年一选。1924年,晋裕汾酒有限公司拿到了由民国农商部直接签发的营业执照,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第一个私营股份制现代企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