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一年多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以去功利化为代表的非市场化因素,成为助推2013年行业转变的动力。洛阳杜康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书青认为,借助这一外力,白酒行业亟待走向市场化。
从洛阳杜康控股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国军在2013年春季糖酒会上提出“民酒时代即将来临”的观点,到年内杜康主动开启酒企市场化元年,出台一系列着力于提升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的措施,到酒祖杜康·名仕封坛酒创造行业销售奇迹,再到杜康2013全年实现逆势增长近30%……洛阳杜康在行业调整中、在走向市场化的道路中走出了自己的节奏与步伐。
这一年,杜康频繁出现在新闻报道中,频繁出现在业内探讨中,频繁闪现在人们的眼前、嘴边和耳边。特别是在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酒企普遍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杜康显得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这一年,杜康让白酒行业刮目相看;这一年,杜康为行业注入信心和动力;这一年,杜康的“样本价值”越发凸显。
精准定位,
“两点论”贯穿全年
2013年3月28日,全国春季糖酒会期间,在《华夏酒报》联合全国糖酒会办公室举办的“变革下的中国酒业经济——2013年中国糖酒食品业年度峰会揭幕仪式暨主题论坛”上,苗国军用一种对比的眼光,将当前中国白酒市场的变革概括为一场从“名酒”向“民酒”的转变。这个变革是白酒行业理性回归、发展壮大的必然过程。苗国军认为,在过去的10年里,白酒业的文化之路有点迷茫,而未来将回归理性,“官酒、名酒、公酒的时代过去了,未来将是大众消费崛起的民酒时代”。
《华夏酒报》记者注意到,此后,“名酒”向“民酒”的转变论调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观点。而伴随着这一观点的提出,洛阳杜康也展开了2013年自身的再定位和再调整。对于杜康的调整,可以用“两点论”来概括。
条线一:针对民酒时代判断进行的产品线调整,由过去主打高端价位段的酒祖杜康窖区(6窖区、9窖区、12窖区)产品,转变为以定位于中低端价位的酒祖杜康窖藏、国花杜康、中华杜康、绵柔杜康等,重点扶持中低端产品线,做深做透市场。
苗国军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白酒行业将是民酒的时代,是历史文化名酒的时代,是杜康的时代。”在此基础上,杜康全年将产品重点转向酒祖窖藏、绵柔杜康、中华杜康和杜康老酒上来,最终市场良好的动销验证了我们年初的判断。
条线二:基于体验经济时代判断所展开的酒祖杜康·名仕封坛原浆酒和高端定制酒销售。
“长期以来,无论是名贵酒还是年份酒,高端白酒的产品形态都是瓶装酒,即使是个性化定制产品,也往往基于瓶装酒的基础上。但是,酒祖杜康·名仕封坛原浆酒却打破了这种形态,取而代之的是陶坛盛存的封坛原浆酒,而且是全年限量整坛销售,以满足高端消费人群投资、收藏、馈赠、宴请等个性化消费需求。”苗国军告诉《华夏酒报》记者,这项业务同比增长了近50%。而对于这些业务的发展,苗国军表示,除了50斤、100斤、200斤的大坛装外,杜康还将推出5斤小坛装,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杜康针对高端商务人群持续推出了高端、超高端定制产品。据杜康高端事业部总监李建辛表示,杜康市场人员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成功邀请了众多商界知名人士到场参观体验。高端事业部销售额在短短3年间从最初的300万元,迅速蹿升到2亿元。
记者注意到,基于清晰的战略定位,杜康在对外招商中总结出了不得不选择杜康的十大理由,其中,不仅对行业未来趋势做了深度分析,还详细列举了杜康自身的突出优势:如品牌基因无与伦比、产品品质领袖群芳、产品结构清晰合理、杜康复兴势头强劲、背后资本实力雄厚、营销团队敢拼善赢、善于整合智力资源、强大品牌推广支持、产品利润空间丰厚等。
除了产品线层面的调整与布局,杜康还在市场层面进行了更多的梳理和调整:一是将销售网络从地市到县城到乡镇到乡村层层搭建;二是在招揽经销商、布局新市场的同时,腾出更多精力深入当地市场,研究、制定销售方案,帮助老经销商卖货;三是加强、巩固已经开发成功的市场,加强杜康在当地的氛围营造以及宣传造势,打造一批优势甚至样板市场。
锻造三力,
促使动销落地
一年多的行业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以去功利化为代表的非市场化因素,成为助推2013年行业转变的动力。吴书青认为,借助这一外力,白酒行业亟待走向市场化。“特别是在走向民酒的过程中,不破不立,市场才是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行业当前最大的事情就是通过品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走向市场化。”
为主动应变,杜康将2013年确定为自身市场化元年,这一年的改变在于通过稳步前进快速实现战略目标。在杜康迈向全国化的进程中,吴书青告诉《华夏酒报》记者,过去重招商、重布局,他们将2013年定为“动销年”,而这正是市场化的直观反映。
2013年,基于市场层面的变革,杜康持续在推进。
锻造三力——
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
出身快消品行业的苗国军认为,白酒行业相对于快消品行业落后了近20年,白酒行业和企业需要在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三个方面下功夫。
产品力。企业市场化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苗国军告诉《华夏酒报》记者:“1998年,在郑州地区有数10家速冻食品厂家,而在今天,只剩下了三全和思念。这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两家企业一直致力于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合适的产品。因为在市场上,产品正确与否取决于三个字——性价比,其它没有出路,都是自掘坟墓。”
与此同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技术的进步,能够进一步保证食品安全。对于产品质量,苗国军认为,他们始终牢记自己就是被台风吹起来的那头猪,千万不能忘乎所以。郑州速冻行业的发展就是前车之鉴,因此,杜康始终紧绷酿酒质量关,为市场提供放心、优质产品。
品牌力。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品牌将会成为产品的标配,未来大众生活将会被品牌包围,品牌产品将会进入消费者的购物清单。对于杜康来说,近年来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力,加强市场推广,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
渠道力。在传统的流通、餐饮、团购渠道基础上,杜康进一步开发了特殊渠道、KA渠道。“随着现代连锁业的发展,我们需要抓住渠道变革的趋势。”苗国军表示。
对于杜康2013年的发展,河南亮剑营销咨询机构总经理牛恩坤对记者说:“现在杜康的发展势头很好,一个白酒品牌是否畅销,取决于两个方面:经销商愿意卖,消费者愿意喝。在市场方面,杜康已经具备了这两个主要因素,所以,出现这种奇迹并不是偶然的。”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