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刚过不惑之年的柳传志面临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继续留在中科院做一名科研人员,或是走出中科院创立公司。最终,他选择了后者,于是在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平房里,联想诞生了。
3年后的一个炎热下午,42岁的宗庆后干了件冒险的事:他用借来的14万元,接手了一家亏损多年的校办工厂,卖起了夏天里孩子们最喜欢的汽水和冰棍。2年后,由这家校办工厂生产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在上市之后迅速走红。
正当娃哈哈开始卖遍大江南北的时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蛇口,30岁出头风华正茂的马明哲在推动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获批成立后,又成功在海南设立了分公司,跨出平安保险走向全国的关键一步。
从80年代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经济快速提升。当年的一批创业者如今大多已是各行业企业家的代表,而柳传志、宗庆后和马明哲更成为教父级别的受仰望者。
或许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过,在不同的领域打拼近30年后,他们竟会跨入同一个行业——继9月份娃哈哈集团入驻仁怀白酒产业后,10月23日,平安集团又以5亿元现金方式入股宜宾红楼梦酒业。加上早在2011年就进入白酒行业的联想控股,未来在白酒领域,三家巨型企业的身影将同时出现。
随着这三位极富盛名和个性魅力的企业家的到来,白酒行业也浮现出一个巨大的悬念:要知道,2012年整个白酒行业营收总额为4466亿元,而上述三位所掌管企业在几乎同一年度的营收合计将近6000亿元。他们为何而来,能给白酒行业带来什么?在资本之外,这三位企业家的处世智慧和管理经验,又将推动白酒行业走向何处?
大佬素描
今年大热的一部以创业为主题的青春系电影《中国合伙人》,在片尾部分向老牌创业者柳传志做了致敬。不过,柳传志在走上创业之路时,确实已经不年轻了。
1984年,远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苹果电脑主席乔布斯,刚刚发布了第一代Mac电脑,准备借此挑战当时最受欢迎的个人电脑品牌IBM。
与此同时,在中国北京的中关村,俗称为“两通两海”的四通、信通、科海、京海四家公司伴随着计算机这个新生事物的迅速成长,开始像电影中的成东青那样用麻袋装钱。这一幕激励,或者说是刺激了当时还在中科院计算所从事科研工作、一个月奖金只有30多元的柳传志。
按照柳传志的话说,当时走上创业之路是因为“憋得不行”,空有一颗想做事的心,但继续待在研究所里显然是很难把技术变成生产力。
于是,借着中科院想成立公司的机会,柳传志“跳了出来”,创办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集团前身。
或许正应了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40岁才开始创业的柳传志没有走当时流行的倒卖批文的赚钱路子,而是志存高远地一步步将联想做成了全球第二大PC企业。
2004年,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更成为联想乃至民族计算机产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柳传志本人也晋升为“中国IT教父”。
2012年6月,年近古稀的柳传志辞任联想控股总裁,专注于联控董事长的职务。他说自己还有最后一场战役要打赢:推动联想控股整体上市,并明言“至少要到联控上市一两年后,才会考虑自己的退休问题”。
与柳传志一样,宗庆后也是中年创业。不过,相较于柳传志最初还有中科院提供的20万元创业资金,宗庆后的创业史则显得更为“草根”一些。
26年前,已经42岁的宗庆后靠借款承包杭州市一家校办企业经销部后,从蹬着三轮车给周边学校送冰棍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1989年,在大胆采用广告攻势后,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迅速热销,到1991年就实现了4亿元销售额,净利润7000多万元,由此拉开了宗庆后滚雪球式的财富积累神话。
1996年被宗庆后视为娃哈哈发展历史上仅有的几次冒险之一,这一年娃哈哈纯净水诞生,这个儿童品牌开始向成人产品领域进军。
此后,娃哈哈又不断实施产品创新策略,营养快线、爽歪歪、启力等新产品先后问世。
目前,娃哈哈旗下包括乳饮料、瓶装水、童装等产品在内,共开发了十大类150多个品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公司。2012年,娃哈哈集团营业收入实现636.31亿元,利税139.34亿元。宗庆后家族也以800亿资产,成为当年胡润百富榜所公布的中国首富。
作为前中国首富,必然会时常被人问到成功秘诀,宗庆后自己也曾总结过。他说娃哈哈虽然在产品上不断创新,但有一条原则始终没变,“快速积累财富的虚拟经济我们视而不见,一心一意做产品、搞实业,一心一意为中国老百姓提供最实惠的必需品。”
比宗庆后整整小10岁的马明哲有着A股最贵高管之称,在千万年薪之外,他从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专职司机成长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兼CEO的传奇经历同样受人关注。
自1988年受命筹建平安保险后,20多年来,马明哲一直坐在平安领导人的位子上。期间,平安也曾经历过金融整顿、控制权之争等诸多风波,但马明哲对平安的掌控力始终无人可夺。
国内另一家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将马明哲视为偶像,说到最佩服他的地方就在于“前瞻性”,“我想到的事他肯定想到了,我没有想到的事他也想到了。”
在平安的发展史上,马明哲的前瞻性一直是个重要的推动力量,缔造了平安在业内的很多个第一:第一个给分公司装上互联网,第一个建立全国统一的电话呼叫中心,第一个用互联网销售保险……乃至成为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2012年备受关注的马明哲、马云、马化腾联手试水互联网金融一事近日也尘埃落定,由“三马”共同设立的国内首家网络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近期已获批开业。
马明哲曾用“不敢有一点沾沾自喜”来描述想到马云和马化腾时的内心感受,实际上,这是对新科技力量的敬畏。他曾说过,他深信新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的商业规则和模式,平安必须努力把握这个新趋势,紧跟乃至引领由此带来的金融消费及生活的变化。
为何做酒?
经过近30年的市场历练,无论是对于柳传志、宗庆后还是马明哲,如今的每一个决定都更需谨慎。立意高远的柳传志、专注实业的宗庆后、引领趋势的马明哲,为何都选择了白酒行业?
柳传志曾在多个场合宣布,联想控股将在2014年至2016年整体上市,这也是他退休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他曾坦言:“(联想)需要持续、稳定的利润来源来支撑股价,否则控股就没法上市了。”
然而,仅凭IT主业,可能并不能满足柳传志对“持续、稳定的利润来源”的需求。目前,除了IT行业,联控旗下公司还先后涉足地产、投资、白酒、现代服务业等。谈及多元化战略,柳传志曾说了这么一句话: “收购IBM之后,没有人有足够的把握让联想不吃‘败仗’。我若不做投资、房地产,杨元庆那边吃了‘败仗’,联想不就没饭吃了吗?”
由此来看,联想的多元化既是为上市争取持续稳定的利润来源,同时也在为将来柳传志完全放手后联想仍能稳健发展提前铺路,可谓用心良苦。白酒是最早出现在联控投资大农业战略里的细分领域,并且由联控直接投资,也就是“买下来自己经营”。
之所以如此,柳传志曾用几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农业关乎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更关乎中国的荣誉、我们的脸面。何况农业项目若能形成品牌,本身就会有很好的利润。”另外,在投资逻辑上,“首先市场空间要足够大、要结合内需,公司本身的资质要相对好”。
市场空间足够大、结合内需、能够形成品牌、有很好的利润,从这几点要素来看,白酒自然是上佳选择。
宗庆后和马明哲显然也不会忽略白酒的这几点优势。尽管今年年初宗庆后曾明确表示白酒行业即使有机会也不会进入,但半年之后,他就改变主意,与仁怀签订了白酒战略投资协议。不过,在白酒之外,娃哈哈还将与贵州省政府在商业综合体、民航等其它领域展开合作。
单就白酒投资来看,虽然推翻了宗庆后之前不做白酒的说法,但细想下来也合情合理。在今年3月份左右,白酒行业还没有彻底认清调整的形势,高端白酒仍在观望,当时的行业状况与宗庆后的商业理念是不相符的。经过这半年的调整,白酒行业已逐渐挤出泡沫,向大众消费转型的方向也基本明确,此时宗庆后介入,不失为一个恰当的时机。
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娃哈哈很可能会整合仁怀当地难以凭借自身消化的中小企业酱酒产能,借助于娃哈哈的资本和渠道优势,打造平民化消费的大众型白酒,为娃哈哈的多元化战略寻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这种思路,也符合宗庆后一向遵循的“一心一意做产品、搞实业,一心一意为中国老百姓提供最实惠的必需品”的商业原则。
与联想和娃哈哈相比,中国平安进入白酒行业似乎更有深意。马明哲这个一心想构建综合金融集团的新科技“狂热分子”,为何会选择做酒?除了看好白酒发展外,还有其它原因么?
记者留意到,就在平安集团注资红楼梦酒业之前不到一个月,由马明哲、马云、马化腾“三马”联手设立的国内首家网络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获批开业。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次破冰式创新,众安在线将专攻与互联网交易直接相关的企业及家庭财产保险、货运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目标客户群则是互联网经济的参与方,包括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商家、网络购物消费者、社交网络参与者等公司和个人客户。
另外,还有消息透露,众安在线运营初期将以股东业务为主。
记者还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28日,红楼梦酒业就曾与中国平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而当时那场签约活动的特别协办方则为酒仙网和网易。同时,红楼梦酒业早在2012年就与酒仙网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平安、众安在线、红楼梦酒业、酒仙网,这四者之间是否还存在更密切的联系?在投资白酒之外,马明哲是否有借助于酒类电子商务探索互联网金融的用意?一切还只是猜测。
酒海生变
不管是否另有意图,三位教父级大佬一同跨界,对白酒行业而言意义深远。在不久之后,随着大佬们同台竞技,行业的竞争格局或将有新的变动。而比当下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三位深谙市场之道和商业法则的老牌企业家,将如何按照他们对商业的理解去改造这个依然传统甚至还有些落后的白酒行业?
很明显,联想的动作已经开始了。从2011年宣布进军大农业领域以来,联想控股旗下丰联集团已快速并购了湖南武陵、河北承德乾隆醉、山东孔府家以及安徽文王酿酒四家白酒企业,联想布点的板块也初步成型。这种高举高打的行动路径虽然有原丰联集团总裁路通的“华泽系”痕迹,但本身与柳传志立意高远的做事风格或许也不谋而合。
虽然8月份路通离任引发了行业对联想战略的思考,但此事中所表现出的联想速度、铁腕和对结果的绝对负责也可见一斑。
与传统酒企的做事方式相比,联想基于全球化IT公司的管理方式和流程体系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不适用于白酒行业,但事物总是会朝着先进的方向发展,白酒行业虽然有自己的特性,但在商业范畴内,没有什么壁垒是不能被打破的,只是时间问题。联想做酒,基于不同的战略、方式、时机、人才等因素,最终表现在联想自身上的效果还有待检验,但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联想的进入对行业整体升级是有积极作用的。
对于娃哈哈做酒,如果宗庆后的“原则”始终不变,那么,娃哈哈对白酒行业的意义可能就不只是推动了仁怀白酒产业发展以及推出一些品牌和产品,还可能引领白酒行业尽快回归用快消品的思维来精细化运作市场。
在娃哈哈进军仁怀白酒产业后,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但斌曾表示:“茅台10倍PE不到,(娃哈哈)为什么不直接投资茅台当大股东,如果茅台不行,新酒企的投资就行?小酒厂的投资最后陷入困境的概率大。”
&n bsp; 或许两种思路都对,只是理念不同。从娃哈哈26年来的发展路径来看,宗庆后不像是赚快钱的人,尽管娃哈哈过去的发展速度也很快。他曾说过,“快速积累财富的虚拟经济我们视而不见”,这或许也正是娃哈哈能够长久赚钱的原因。
对当下的白酒行业来说,宗庆后所坚持的做“最实惠的必需品”的思路,或许值得更多企业借鉴和思考,这其实也是一种回归。
中国平安与红楼梦酒业合作后推出的中国·梦系列产品,也将目光对准了大众消费需求。在中国·梦酒的推广和销售方式上,也颇有些创新的意味:针对年轻的网络购买群体,比如高校学生,将采取“定制酒”的形式,先在网上下单,定制生产后再寄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方式背后似乎也有几分马明哲所推崇的新科技的影子。
尽管目前对众安在线和酒类电子商务之间的联系仍只是猜测,但凭借马明哲对探索互联网金融的强烈兴趣,将来未必没有可能开展酒类电子商务保险乃至更宽泛领域的金融服务。一旦成真,对于目前发展向好但仍有掣肘的酒类电子商务来说,或许会成为一个积极的推动力量,无论是酒类电商,还是酒类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