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亚博会上,与会嘉宾品尝伊力美酒。
我不是嗜酒之人,更谈不上爱好,却唯独对伊力特曲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情缘,这或许是伊力特与我的生长环境息息相关的原因吧。
“上帝只造水,人却能造酒。”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得好,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不会造酒,不会喝酒。
伊力特人也不例外,英雄的三五九旅将士及其后代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享誉国内外的“新疆茅台”伊力特曲。
我是土生土长的伊力特人,自出生起就闻着伊力特曲的醇香长大,如今回味起来,连那浓郁的奶香中都掺杂着甘美、醇厚的酒香。
第一次体验伊力特曲是在8岁那年。
父亲是位纯朴的酿酒工,在那个物质匮乏没有玩具的年代,父亲工作的厂房成了我儿时经常光顾的乐园。去的多了,免不了被父亲的同事拉去热闹一番,来来来,喝口酒,蜜一样的甜!怀着对糖果的无限向往,经不住大人的诱惑,年少的我瞅准机会猛灌了一大口来解馋,那辣味顿时将我呛得眼泪鼻涕直往下流,在大人们的哄笑声中,晕乎的我被父亲送回家躺了大半天才清醒过来。自那以后,我再没踏进父亲的工房,对白酒更是退避三舍。
参加工作以后,我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望着自己亲手酿制的伊力特,却没胆去品尝。
闲暇之余,年轻的朋友们经常凑在一起喝酒,有了小时的教训,酒桌上的伊力特令我望而生畏。
经历了一两次,看人家喝得称兄道弟, 喝得情深义重,手中那杯聊胜于无的茶杯里就泛起一波接着一波的尴尬,日子长了,连朋友都有意要疏远你。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在酒桌上,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不如一杯酒来得实在,喝酒实在是一门艺术。那就喝吧!在朋友的起哄声中,我拿出小时的勇气,将一大杯伊力特曲一饮而尽。醇厚、绵甜、净爽,自咽喉迂回曲折至胃至每根神经,暖的,酥的,飘飘欲仙,完全是另一种感受。
自那以后,我如邂逅心仪知己般深深爱上了伊力特,甚至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并在酒桌上很快挥洒自如,四喜、六顺、八发,喝得风生水起,那种快乐无以言表,连平日枯燥的酿酒制曲都因此平添了不少乐趣。酒量有了,朋友也多了,酒局自然也不少,有时免不了发生些因过量导致的尴尬。
有一回大醉之后的我上楼时不小心一脚踩空滑倒蹭掉脸上一小块皮,硬是几天没出门。在父母的数落声中,我下定决心与酒说永别。谈何容易,过没几天,心里空落落的,闭上眼挥之不去的尽是她的倩影。于是,偷拿一瓶伊力特曲出来,通过酒体的清亮,如凝视久违的爱人,再细细品尝,将酒慢慢润过舌尖,沁入心脾,各种惬意与舒坦顿时激发起我神奇的想象,这是以往豪饮时体会不到的,这种品不是在喝酒,而是在品人生,品自己从年少到中年一步步走过的酸甜苦辣,在甘美醇厚的酒香中,我的心境渐渐趋于平和,情感得到了净化,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感悟,还是喝酒的最高境界?
自此,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充足的理由——何须戒酒!不过,酒大伤身人所共知。“适饮充才智,雅量益德尊”,适量饮酒才是一种既现实又科学的饮酒之法。
如今,我与伊力特已经相交几十年了。我早已把她当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我的爱人一样,今生我将与她相伴到老。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