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3年至今,宝真酒业一共走过20年。
对于这20年的发展,宝真酒业董事长潘智群认为,宝真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踏实”。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宝真的重心也在逐渐发生转移,从德州到济南再到青岛,进而移步北京,甚至转战欧美地区。倘若作比的话,宝真就像一棵大树,它扎根齐鲁大地后,逐渐将根须延伸到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土地。
一木为树,二木成林,三木为森,森林可影响气候。酒水行业也如此,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以及中国酒类流通行业20年的高速发展,处在酒水行业价值链中游的一些商业群体,从昔日筚路蓝缕的时光中走了出来,它们成为了今日的“大商”。
从1993年“两三个人,6000元资金”的艰辛起步,到今日宝真酒业已发展到近1000人,年销售额十多亿元,分公司、酒类专卖店遍布全国重点城市,已经成为国内高端酒水及进口葡萄酒的专业品牌运营商的领军企业。
回望二十年的宝真路,作为局外人来看宝真,或者直接来看潘智群这个人,很多人都将他视为一个不断实践的“理想主义者”。许多有理想的人,怀抱理想终老一生。而潘智群不同,他的理想,更多的不是在怀中,而是在脚下——
起步:
确立宝真的“保真”准则
1993年,在国营体制下做了近十年糖酒工作的潘智群通过分析认为,目前自己这种低效率、高消耗的工作方式,事业不可能做大,自己也不可能会有什么更大的成就。
“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已经经历万千沉浮的潘智群认为,自己要想有更大的成功,必须走到市场上去。年轻的潘智群意气风发,萌生了创业之意,并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走。
创业信心的果敢,并不代表他拿着一手好牌。据潘智群讲述,当时他怀揣6000元启动资金,带着两三个人,可谓是“冒家人之大不韪”,“与很多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人一样,我当初创业并没有什么更为优越的条件。”
位于如今德州天衢路的一间铺面,就是宝真酒业的前身。当时,它紧邻着德州最好的批发部(维忠批发部),潘智群刚来时,原以为生意也会跟着红火,但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经营,基本没有什么利润可言。
不过,潘智群本人就是企业最好的一张牌。他独有的性格和经营理念,使得宝真迅速渡过了创业的艰难时期。
1993年的冬天,潘智群曾经驾驶摩托车赶了20多公里泥泞路,追赶一位刚刚完成交易的客户。当他追上时,客户对他的到来很是不解,心想不是刚付了货款,此刻又追上来干什么?“那个,我发现货款出了点问题,所以赶紧追过来。”“我可没少付你钱啊!”“是这样,您多付了一部分,我是来送钱的。”说完,潘智群赶紧从口袋里掏出钱,递到客户手里。客户先是诧异地看着他,然后突然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许久没有说出话来……
这个小故事透露出潘智群的发展思维,代表了宝真此后一以贯之的诚信准则,甚至是成就了今日的宝真。
这在上世纪90年代,尤为显得重要。1990年以后,随着中国计划经济的改制,市场经济的发展潜力在短时间内得以迅速释放,一时间产品紧缺现象严重。那一时期,受利润的刺激,当时的全国酒水市场陷入无监管的混乱局面,众多的酒水代理商将假酒引入市场,通过这些,很多人成功实现了“暴富”。
潘智群还记得,当年有人告诉他,他铺面左边那家卖“那些东西”的,买了一辆125摩托车;而他右边这家卖“那些东西”的,买了辆汽车。对于这些,潘智群只是摇了摇头说,要做个有良心的人。
在宝真,因为有潘智群的坚持,即使假酒的利润再令人艳羡,他听后也只是一笑,继续坚持自己的“诚信”准则。宝真要与众不同,要选择优质产品,做真品、做名牌。潘智群则是始终坚持要和厂家直接打交道,卖正规的货。
为了彻底拒绝这种利益的诱惑,坚持品质,宝真还在自己的门头店上贴了一张告示:绝对保真,假一赔万。如今回想起这块牌子,潘智群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他不是太认真,也不是跟钱过不去,只是在坚守着一个商人最基本的底线。“我至今仍然坚信,只有讲诚信,企业才能真正走得长久。”
不过,潘智群也清楚,企业发展仅仅依赖于产品是不够的。接下来,在潘智群笃信诚信准则的坚持下,宝真率先在德州提出“24小时送货”的服务理念。对此,他的理解是,要用专业的服务理念建立起宝真的行业信用。
为了将客户的事情办好,当时的潘智群甚至还把一部销售电话安装在家里,哪怕是深夜,只要电话打来是要求送货的,他都会立即起身去办。这种历程很艰难,但积累起来就会很有用,在宝真的合作伙伴中,很多人都被这种服务理念所感动,与宝真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一份统计的资料显示,在宝真的现有客户中,与公司合作5年以上的客户达90%以上,而他们坦言,宝真良好的信誉、专业的服务理念,是吸引他们继续合作的重要原因。
如今,走进宝真酒业,有心人会发现,宝真还在很用心地践行着当初朴质的道理——多为别人考虑,多为别人用心。宝真酒业长年合作的一位经销商告诉《华夏酒报》记者,有一次他给宝真多打了一笔款,自己并未查觉。但是宝真员工查明后马上告诉了潘智群,他当即决定退还给经销商。这件事让他很感动。
“企业要想持续发展,这几件事情一定要做好:一是对上游厂家的信誉,二是对下游合作伙伴的信誉,三是对企业员工的信誉。行业信用的积累需要时间。”潘智群说,这三点做好了,对于厂家来说是把他们的产品推广运作好,对于经销商来说是承诺的事情都做到了,对于员工来说是说过的话都得到了兑现。
货真价实的行业信用积累和专业的服务意识,赋予了宝真最重要的力量,也成为其在德州当地销售酒水的关键砝码,并为5年之后宝真的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业当初,潘智群曾有一段关于“宝真如何成为大商”的畅想,“宝真要花很长时间积累行业信用,因为信用可以形成很好的传播。信用传播出去,我们就可以拥有厂家资源、经销商资源、人力资源,到那时,这些将会成为宝真最核心的竞争力,也将成为宝真最珍贵的财富。如果我们长期做下去,就离‘大商’不远了。”
在这些想法的指引下,20年之后,宝真酒业终成为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大商。而潘智群当年周边经营的酒水行业,则在一年一年中逐渐倒下。“宝真的酒是行货”,潘智群认为,这是概括宝真“大商”梦想成真的最简单、最朴实的一句话,也可以说是对潘智群十几年来一贯坚持诚信经营的最恰当、也是最高的肯定。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