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完汾酒的品质和工艺,接下来,我想重点了解汾酒品牌的发展史。这次我想找张老师帮忙,因为他参与过汾酒博物馆的建设,对汾酒历史研究很深。当我说出来意时,张老师很愿意和我一起梳理汾酒的发展历程。
张老师说,要想全面了解近代的中国白酒发展史,那得先了解一件重要的文件——乾隆奏折。张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份乾隆奏折的复印件,说:“明清以前,中国人更喜欢喝低度的酿造酒,而到了明清时期,高度的蒸馏酒才真正兴盛起来,成为中国消费量最大的主流酒种。而在清朝时期,谁是中国白酒第一品牌呢?你看,这里有一份乾隆二年甘肃巡抚德沛给乾隆帝上奏的奏折,其中写道:‘查甘省烧酒,向用糜谷、大麦。计其工本、通盘核算,每糜麦一斗,造成烧酒,仅获利银五分。缘利息既微,且民鲜盖藏,珍重糜谷,是以无庸官严禁,而小民自不忍开设。至通行市卖之酒,俱来自山西,名曰汾酒。因来路甚遥,价亦昂贵,惟饶裕之家始能沽饮,其蓬户小民虽欲饮而力不胜也……是甘省非产酒之区,向鲜私烧之弊,似可毋庸置疑。’原来,乾隆登基后,非常担心各地快速发展的烧锅 大量侵占粮食,所以命各地巡抚汇报当地禁酒情况,而当时的甘肃巡抚德沛在奏折中汇报当地禁酒情况时说:甘肃人穷,造酒又赚不了多少钱。所以甘肃不存在禁酒的问题。市场上销售的都是山西汾酒,因为从很远的杏花村运过来,所以价钱也比较贵,只有有钱人才能喝得上,贫民们基本上是消费不起的。言外之意是,要禁酒是山西人的事情,与甘肃没有关系,不归我管。从这个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杏花村汾酒的销路非常广,而且是当时中国的主流消费酒。”
我又问:“还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汾酒是当时的第一品牌呢?”张老师说:“汾酒作为当时白酒的第一品牌,深得当时文人的称赞。李汝珍(约1763年~1830年),在《镜花缘》第九十六回的曲牌中,列举50余种国内名酒,将‘山西汾酒’排在首位。而同时期的大名士袁枚(1716年~1797年),在他所著的《随园食单》中的最后一部‘茶酒单’上,酒类共列出了11种名酒中的名酒。其中有9种是黄酒,2种是白酒,而对于白酒,袁枚如此点评:‘既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打擂台,非光棍不可;除盗贼,非酷吏不可;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汾酒之下,山东膏梁烧次之……’这些资料都可以说明汾酒品牌在当时影响力非常大,而且有极高的品牌美誉度。”
原来,汾酒最迟在乾隆时期,已经是中国白酒的第一品牌了。那么在这之后,汾酒又是怎样影响中国近代的白酒产业呢?我期待明天张老师能带给我更多惊喜!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