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求大几乎成了中国白酒企业的通病,全渠道、全价位、全产品、多区域扩展模式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外强中干,未富先大,未老先衰。
1.最糟糕的模式。
从总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经营三种基本战略来看,积弱不振的公司多半没有采取其中任何一种战略,或者采用了其中任意一种,却在短时间内更换战略,没有前后一致,最终导致企业逐步走向衰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中小型白酒企业都是输在战略的缺失或不坚定上,比如山东孔府家酒、安徽高炉家酒,皆因战略不清晰、不坚定,以及模仿和追随竞争对手而丧失战略优势。
2.白酒产业转入成熟期,更适合集中经营战略。
2012年是中国白酒产业转入成熟期的关键时期,增长放缓,竞争激烈,遍地黄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市场已经充分饱和了,任何一家白酒企业若想通过区域扩张来获得增长,必须通过持续的资源投入来阻击竞争对手的报复和反击,市场占有率的获取越来越难。
3.专注于特定的区域,集中经营资源。
竞争的第三种基本战略是专注于特定的区域或客户群,集中经营资源,在特定的区域实行总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战略(或两者并行)。比如天津泰达酒业(芦台春酒)通过采取聚焦天津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创新“麸曲酱香”白酒,连续三年获得翻倍增长;再如贵州国台酒业通过聚焦团购客户群,避开传统经销商代理模式,同样获得高速发展。
企业成功实行集中经营战略,一般而言会获得高于产业平均值的收益,这就是在特定区域达成成本领先或差异化(或两者并行)的结果。
4.坚持适合自己的基本战略。
许多积弱不振的公司都是因为没有采用总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经营三种基本战略的一种。为了不陷于衰败的境地,必须采取其中一种基本战略,并集中经营资源。(未完待续)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