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品种类别 > 白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酒龙仓携手舍得,引爆熊猫、高尔
·皇沟馥合香闪耀2020黄淮流域白酒
·景芝酒业再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邢酒1262夺魁,古顺赋能布阵亮何
·经典河套王第七代荣耀上市
推荐文章
·云门酒业再获两项大奖
·贵州省仁怀市考察团一行到河北琢
·青花汾酒30·复兴版,重新定义高
·汾酒升格,再创发展新格局
·豫酒“换档提速” 仰韶“彩陶坊
最热文章
·丰谷酒业收归国有化,马斌回归丰
· “小米功夫”宣告文王转型
·匠中匠酒:茅台望族新势力
·酒闻:当金六福遇见马伊琍,年度
·西凤豌豆大曲正式上市
·柔雅枝江王正式上线
·河间府酒业与黑格咨询达成营销合
·城固天汉坊新品上市发布暨城固酒
·华夏酒报:洋河415.85亿元居酒水
· 中粮白酒上路
旗帜广告位
白酒形象当如“八九点钟的太阳”
2013-03-18 14:44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白酒业内人士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往往称之为“朝阳产业”,意指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时至今日,白酒行业却屡遭公众质疑,成为众矢之的,特别是与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情感联系日渐疏远,饱受诟病,前景堪忧,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朝阳产业”应如何塑造自己的“朝阳形象”?

盘中盘“盘”倒了谁?

     曾几何时,“盘中盘”营销理论被白酒行业奉为经典:通过“小盘带动大盘”的撬动作用,迅速抢占市场主导地位,拦截竞争对手,这成就了众多白酒品牌的辉煌往事。当这种“贴身肉搏式”的资源消耗战使白酒企业不堪重负且成效日微,“消费者盘中盘”模式应运而生,将市场成败的筹码押在消费意见领袖身上,又引发了一番市场的风云变幻。

     可以说,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白酒行业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做好“盘”的文章,少数成功案例被无数次提起,如江湖神话般刺激着众多后来者苦苦修习“盘字诀”。今天,当我们反思自己为何成为众矢之的时,是否恍然惊觉,过度功利主义的“盘中盘”,其实恰恰“盘”倒了自己。

     究其本质,“盘中盘”是一种高投入、高风险的营销模式,无论阶段性成效如何,其结果都是牵制了企业的大量资源,且随着市场不断发展,资源需求越来越大,迫使企业将主要精力消耗在地面,而没有时间或精力思考战略创新,进一步加剧了恶性循环。

     于是我们看到,各种恶性竞争手段相继出现,企业营销成本居高不下,买店、包店、开瓶费……当年的终端血战至今令人不寒而栗,开瓶费水涨船高,为求市场份额,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伴随着这种狂热的资源消耗战,酒类行业、酒类品牌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也急转直下。及至“后盘中盘”时代,关系与人脉成为决定产品销售的关键环节,“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竟成为众所周知的一句戏谑之言,这令整个酒业情何以堪。

     试想,当我们习惯于以剥夺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来打压竞品之时;当企业习惯于将消费者视为大大小小、价值不一的“盘子”,而忽略其内心鲜明的情感取向之时;当一个品牌热衷于通过灰色渠道获得利益之时,他们在公众心目中还何谈积极、健康、向上的“朝阳”形象?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白酒行业不可谓不重视文化,而且在文化的挖掘和传播方面也的确下足了力气,但当历史典故、帝王将相充斥视听,年份酒、特供酒等概念泛滥于市场,我们却渐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悲哀。

     那是怎样的朽叶,遮住了中国白酒的文化视野? 中国历史上下几千年,白酒酿造传统源远流长,要从其中找出些文化卖点,其实并非难事。但是在浮躁心态的驱使下,众多白酒品牌纷纷扎进故纸堆中大做学问,很快便自以为发现了“金箔”,并迫不及待地贴到脸上,却不料这恰恰成为了障目之叶。

     是的,近年来白酒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各种形式的包装更加美轮美奂,各种创意的演绎愈发精彩动人,但若深究其本质,却有相当一部分仍拘泥于官本位、权本位的窠臼当中。把自己局限在旧传统的小圈子里走不出来,在不知不觉间被消费者所离弃——即便仍保留有一丝情感维系,也是出于对“古董”的缅怀之情,很难将之转化为美誉度和购买力,甚至某些时过境迁的诉求理念,已触及社会道德底线,难免引来消费者的质疑和反感,引来舆论之火烧身。

     而视野之外的那片森林又是什么呢?那是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是消费者心智与时代主旋律的共鸣共振。当洋河蓝色经典由“梦之蓝”升华至“中国梦”,将一个品牌的文化诉求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是一种何其令人振奋的力量。正如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董事长张雨柏所言,弘扬酒文化,一方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让现代社会更加支持和认同白酒文化;另一方面,必须让传统白酒文化能积极适应现代生活要求,以文化创新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振奋国人精神,这同样是白酒行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引领年轻需求,释放活力

     随着理性消费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针对白酒产品的更多“年轻化”需求被释放出来。这里所谓的“年轻化”,既有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全新审美取向,也包含了社会大众针对白酒消费的更多个性化需求,如口感舒适、餐饮搭配、精神体验等等,白酒行业必须创新求变,不断迎合乃至主动引领这样的“年轻化”需求,才能真正显现出自己的朝阳活力。

     对此,著名白酒专家曾祖训认为,适合未来消费需求的中国白酒应该具有三种优秀特质:一是要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二是必须具备优良、舒适、独特的口感风味,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具备低醉酒度的品质特征,“这种多层次的舒适感,就是优秀白酒产品综合质量的直观表现,能够满足未来消费者、国际消费者对中国白酒的享受需求。”

     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则认为,针对“年轻化”需求,传统白酒需要自内而外的改变,从酒度上来看,如今年轻人一般喜欢低度白酒,这是一个大的流行趋势,也符合健康饮酒的文明理念,在口味上也要体现年轻化的特点,“年轻人一般比较喜欢绵柔、淡雅,细品有回甜的口感。”产品包装同样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年轻人的包装,应考虑时尚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凸显产品自身的特点,“年轻人都喜欢酷、另类的感觉,酒瓶设计上应简洁大方,避免显得过于华贵或繁琐,还要注意从细节上取胜,体现产品的档次。”

     而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朱思旭表示,中国白酒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时尚化”需求,还需要在品牌形象、情感定位等方面进行系统化工程,“要从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提炼出自身的特色与个性,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审美品位”。他分析说,在这一点上,洋酒品牌有很多值得白酒企业借鉴的地方,如鼓舞激励年轻人,去追寻梦想,成就精彩,这种精神共鸣的深刻体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

     从这些声音中,我们不难体会,对于中国白酒的“年轻化”,首先是对新兴消费群体的培养,白酒企业应该认真研究新兴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需求,让白酒变得更年轻、更时尚,从产品包装到酒体设计,从宣传途径到销售渠道,都要有创新的魄力和视野;其次,这还将衍生出白酒饮用方式的创新与推广,再延伸一点说,就是广大白酒企业要联合起来,一致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型酒文化,打动更多消费者,使之接受白酒、钟爱白酒;此外,白酒“年轻化”还意味着理性的回归,作为民族传统产业,白酒深深植根于百姓的生活习惯和情感中,白酒企业应拉近白酒文化与大众日常生活间的距离,白酒只有时时贴近社会文化的主流,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

     既然我们将白酒定义为“朝阳产业”,那就有必要时时提醒自己,始终保持向前看的积极眼光,去发现明天的市场需求,而不是沉醉于对悠久历史的反复缅怀之中。作为从业者,我们应具有“朝阳”的心态与行动,才有理由期待一个朝阳般生机蓬勃的未来。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 美丽的伊力特,幸福的家园
下一篇: 古井贡醉美斯诺克世界公开赛
景芝酒业再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健
景芝酒业再获“中国
项兵邓庆旭俞渝何力李光斗吴晓波他们都来了 2020经济
项兵邓庆旭俞渝何力
贵州省仁怀市考察团一行到河北琢酒集团考察座谈
贵州省仁怀市考察团
青花汾酒30·复兴版,重新定义高端白酒的新表达
青花汾酒30·复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