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羊城食品陈鹏:广东包容酱酒品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
·腾讯、红杉下注“酒水外卖”,酒
推荐文章
·酱酒大热迷人眼,经销商如何慧眼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
·开创海派酱酒,“海酱”助力椰岛
·“老酒多一点”的合欣坛藏酒将烧
·古井首度披露89亿技改关键信息,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酒消费与文化
·壹吉购的后发可畏,在终局处布局
·封藏白酒的步骤
· 把酒卖给不喝酒的人
·劲酒,为什么一直有“劲”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天喔茶庄”名气虽大,其实却是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旗帜广告位
酒闻:福安葡萄种植专业户郑柯发的新春守望
2013-02-25 16:4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2月18日正月初九,煦暖春阳在福安松罗山乡葡萄园里筛下点点金光。一大早,当地葡萄种植专业户郑柯发便在园子里忙开了。剪枝、清园、消毒……一个个技术流程,他娴熟而细致。

“今年开春早,眼下正是巨峰葡萄从休眠期进入伤流期的关键时节,各项农活怠慢不得!”郑柯发告诉记者,正月初三他就开始下田干活了,尽管那天还下着毛毛细雨,但抢的就是这农时。

现年50岁的郑柯发,本是个木匠,对葡萄种植一窍不通。1998年,平原地区发展正旺的葡萄,点燃了他的增收梦想。那一年,他与哥哥郑成端开始发展巨峰葡萄,成为松罗山乡最早引种葡萄的人家。从最初的几分地,露天种植,到如今的6亩葡萄园,全部进行大棚避雨栽培,并使用葡萄专业套袋等实用技术,他的葡萄增收路越走越宽敞。

“当农民,一定要有科技!”这位黝黑的农家汉子说。种植葡萄伊始,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身上便揣着一支笔和一本笔记簿,记录下葡萄生长、施肥、管理等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田间实践,再加上拜师学艺、参加各种技术培训,至今他已写满了20多本种植笔记,而他也从葡萄种植的“门外汉”成长为福安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2011年,他种的葡萄还捧得了由中国农学会颁发的全国优质葡萄金奖,松罗“葡萄王”的美名由此远扬。

“这些年,通过大棚避雨栽培每亩的收入都在1.3万元左右。去年6亩大棚收入近9万元,扣除成本,纯收入有7万多元。”郑柯发乐呵呵地说。

另一件让他高兴的事是,再过几天他用巨峰葡萄酿制的葡萄酒可以装罐试销了。据介绍,巨峰葡萄是当下福安葡萄产业的“当家品种”,除鲜食外,发展葡萄酒几近空白,有业内人士也由此放言:土生土长的闽东巨峰葡萄品种不适合酿酒。

2011年,郑柯发与乡贤合股组建九家堡葡萄酒庄,并结盟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酒庄研究中心,引进酿酒设备,开始了他种植葡萄之外的“新手艺”——用巨峰品种酿制葡萄酒。几经尝试,去年他成功酿制10吨巨峰葡萄酒,小范围试销,好评连连。随后,他扩大试验规模,38吨新葡萄酒蛇年正月行将装罐下线。

新年新愿景。郑柯发告诉记者,今年葡萄生产,他有三件事要做:其一,拾掇边边角角的土地,整理出1亩园子,再扩种葡萄;其二,继续试种“黑峰”、“黄蜜”、“红地球”、“金手指”等葡萄新品种,让巨峰品种不再“孤单”;其三,争取建设标准厂房,并取得QS认证,实现葡萄酒酿造规模化生产,提升葡萄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守望新春,发展憧憬在山乡升腾……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评分不是投资唯一凭证 葡萄酒评分体系的那些事
下一篇:酒闻:感觉营销 将心理战进行到底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写,传统商超渠道商面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之源,五粮液这半年做
与顶级文化IP同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液有着怎样的国际视野
借力东博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