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中国人端起泸州老窖酒就会想起‘沈才洪’这个名字,当初您是怎么成为酿酒人的,到底何时才能让‘世界品味中国’?”在一次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为世界性区域品牌论证会上,面对大家的提问,中国酿酒大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的白酒专家、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泸州老窖传统酿造工艺第22代传承人、“中国白酒金三角”走向世界科研课题组的负责人沈才洪呵呵一笑闲谈了起来。
一部《水浒》燃起酿酒大师梦
“怎么说呢?一个人终身追求什么事业,往往是一个机缘!”
沈才洪出生在中国优质白酒大县四川泸县。林林总总的白酒坊,自古就星罗棋布于泸县翠绿的山林间,碧波荡漾、纵横交错的溪河湖边,但这并没有引起年少沈才洪的兴趣。
6岁那年,沈才洪在叔叔家玩耍,偶见书案上一本发黄的《水浒》,就顺手拿来翻看。虽然里面有很多文字沈才洪还不认识,但也能囫囵吞枣地读个大概,“醉汉刘唐夜宿山神庙,导致劫了生辰纲轰动东京”“李逵要杀到东京去夺了鸟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过快活日子!”“鲁智深醉酒掀翻凉亭,砸了庙门” “三碗不过岗,武松畅饮18碗赤手空拳打死山中猛虎”等精彩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这位懵懂少年,也勾起了他对酒的神往。
在泸县漫天弥漫的酒香中,沈才洪的爷爷也算个酒仙,一只酒壶常挂腰间,干活累了喝一口;走路多了喝一口;心情烦了喝一口;高兴了喝一口;想给孩子们唠唠嗑了还是喝一口……直喝到壶里没酒了,就说:“才洪,去给爷爷打壶酒来,爷爷给你讲故事听。”此时的沈才洪已对酿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和兄妹们商量,自己也酿一次酒来喝喝看。他们上山采橘,榨汁撒上白糖发酵,制作柑橘酒让爷爷品尝。
“才洪,聪明!你这柑橘酒呀,橙黄锃亮,好喝,还满有清香味,就是还有点青涩味!”爷爷爽朗的笑声,更燃起了沈才洪对酿酒的探索。
“酒是庞大浩繁的生物工程,我一定要把它研究透。”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沈才洪六个调档志愿都填写了四川省轻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
“酿酒是一门技术活,比如上甑,装甑时首先要检查甑脚锅底水是不是清澈、干净,甑子、甑篾是否已彻底清洗干净;上甑时,发酵粮糟一定要均匀轻撒,不能时轻时重,重倒乱倒,否则,就会导致蒸汽穿烟不均匀,影响酒质和出酒量。也不知到底有啥奥妙,反正不按老辈人说的严格技术规程操作,就会坏了一缸好酒!”时任四川轻化工学院(现更名为四川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的薛志序亲自选定8名优秀学子进富顺县泸阳曲酒厂实习。然而,老技师面对这些大学生只能讲出这么多。
“在如此严格的酿酒技术中,包含着怎样的生物构造呢?”这8名学子中,沈才洪悟性最好,对酿酒也最痴迷。对于老技师的讲解,沈才洪并没有在课本里找到理论依据,经过深思,他向学院领导提出建议:能不能将实习组改成科研攻关组,由薛志序院长亲任科研攻关组组长,长住泸阳曲酒厂,直到把这一难题搞清楚?薛志序院长听到沈才洪的建议,敏锐地感觉到,沿袭了数千年的中国白酒业,将会有创新出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