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看清白酒品牌的市场竞争格局,其中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就是每个品牌主攻的价格带。一线品牌主攻千元以上价格带,二线品牌和区域名酒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主攻500元价格带,更多的区域品牌、成长型品牌主攻的是100~300元价格带。
100~300元价格带,主要是针对传统商超、餐饮渠道零售价格而言,它是目前白酒市场的传统渠道,走量最大、参与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带,同时它也是白酒市场的黄金价格带。
对于更多的区域品牌,经过多年的产品线结构升级,如今主打产品价格恰好处于100~300价格带,100~300元价格的产品销售情况如何,直接关乎企业发展与命运。首先,在根据地市场、主打市场的销量没有处于领先地位,就可以大致判定该品牌没有在这个市场占据领先优势;其次,100~300元价格的产品是产品线结构中利润最高的产品,销量决定着企业的利润是增长、持平还是下滑;第三,通过中国城镇居民白酒消费水平调查,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近两年来,100~300元白酒销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了年节自饮、请客送礼等需求中首选价格,所以说,该价格带不仅是更多区域品牌获取利润的重要价格带,还是品牌形象宣传与推广、巩固自身根据地市场、主打市场的黄金价格带,换言之,区域品牌在该价格带的竞争态势,关乎品牌的成败和企业发展的命运。
对于二线品牌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区域名酒,虽然已经将产品线结构升级到了500~1000千元价格带,然而,如果忽视或者轻视了100~300元价格带,显然是不明智的战略思路。假定说白酒价格还能继续上涨,不同层次的品牌产品线结构还能继续升级,自然是件好事。一线品牌主攻两千元价格带,把1000~2000元价格带让了出来;二线品牌继续升级到1000~1888元价格带;区域品牌也跟着升级,占位300~1000价格带,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白酒行业的走势与风向似乎并非如此,随着“白酒白银时代”的到来,随着一线品牌价格上涨遭遇“天花板”,接着会发生的事就是,处于二线品牌上面的一线品牌,继续精耕细作牢牢把控千元价格带,同时还能有更多的精力抢占300~1000元价格带的市场;处于二线品牌下面的区域品牌,努力巩固100~300元价格带,同时还有更多的精力升级,抢占300~1000元价格带的市场,于是二线品牌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区域名酒,就会处于进退两难、上下夹攻的尴尬处境。所以,如何面对100~300元黄金价格带,也是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命题。
对于一线品牌而言,虽然可以主攻千元价格带,副攻300~1000元价格带,但也不能忽视100~300元价格带的“黄金魅力”。尤其是对于多年打拼的“全国一线品牌”而言,放弃100~300元价格带,就等于放弃了根基,高高的悬于半空中,难以经受市场的长期考验。所以,一线品牌也需要认真面对100~300元价格带。
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市场的商超、餐饮终端,所见的品牌,大抵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二线品牌及为数不多的几个区域名酒;第二类是本土品牌;第三类是前来开拓市场的外埠品牌。这三类品牌面对黄金价格带,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战略思路和竞争态势,他们今日的战略思路决定着明天的品牌与企业命运,在“白酒白银时代”里,对于黄金价格带的竞争,已经不是“决胜”,而是“决战”!
为了更清楚的分析黄金价格带这一问题,本刊选择了一线城市北京,省会城市郑州,地级城市锦州做了市场调查,分析黄金价格带对各白酒品牌的影响及在这个价位品牌的市场反应。摘自:(《中国酒业》杂志2012年9月号)
来源:中国酿酒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