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鉴别品评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行者(1)
·跨界并购 ST椰岛“卖壳猜想”还
·建酒庄重要,选择品种好的葡萄更
·随附单电子化升级 “信息化工程
·生态?有机?……酒业升级的标配
推荐文章
·做奔跑的前浪,迎接新繁荣的到来
·产区要形成全民学习葡萄酒的氛围
·端午佳节,葡萄酒让这个端午与”
·在家开葡萄酒,你一定苦恼过这7
·16位院士齐聚赤水河谷,最强大脑
最热文章
· 宿迁 酒都的归宿与变迁
·真假酒的鉴别
·罗马尼康帝还会立于潮头多久
·部分名烟名酒店盈利真相
· 杯具,让白酒文化“慢”下来
· 酒业O2O凶猛来袭
· CCTV为强势品牌背书
·解密剑南春“借壳上市”传闻
·“拼酒式社交”何时休?
· 2015让消费者重新认识水井坊
旗帜广告位
古井,做空者的试验品?
2012-10-12 10:40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勾兑”的阴霾正在渐渐散去,古井贡似乎已经拨开云散见天明了。

  9月9日,被当地政府寄予厚望的安徽古井集团生态产业园正式投产。这个由安徽省亳州市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亳州市重点工程、亳州市工业建设的一号工程,同时被列为安徽省“861”重点建设项目,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古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余林在生态产业园投产仪式上动情地说:“该产业园建成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原酒产能总共可达6万千升,并新提供不少于8000人的就业岗位,为古井集团主业白酒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借着产业园投产的机会,古井集团迅速扭转了媒体们的报道口味。“勾兑事件”尘埃落定之后却值得我们反思:白酒股是否已经成了投机者的“板上鱼肉”?面对做空,酒企业是否有得力、有效的反应机制?企业之间的“内部矛盾”如何解决?

  如果,有人说,下一个做空的版块是白酒股,你会相信吗?

  魑魅魍魉的做空者?

  如果不是早有预谋,不是被有意安排,为什么8月21日发布的企业中报,8月22日就有嗅觉灵敏的媒体拿“食用酒精勾兑”说事,而且手法相当老练?

  不得不质疑,或许一些“浑水式”的做空机构正在紧盯着白酒行业,一有风吹草动,“空袭”就会上演。所以,今年以来,酒业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并非孤立,幕后或许正有一只甚至几只看不见的“黑手”在操作。

  还是拿事实说话吧。进入8月,此前一直集体上扬的酒股突然又默契地“板块性杀跌”,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五粮液、青岛啤酒周跌幅均在5%以上,而与此对应的是,融资证券市场上异常活跃的融券交易。

  以五粮液为例,8月13日,公司卖出量为27.8万股,当日融券余量为98.1万股,该周的周二融券卖出量增加至45.8万股,融券余量大幅攀升至119.4万股。周三至周五,五粮液股价连跌三天,周四的融券余量已达149万股,较上上周同期增长44%。

  为什么茅台、泸州老窖、洋河、汾酒还有古井贡会在如此密集的时间点内“轮番中枪”?

  过去10 年,中国白酒总产量从420万千升增长至1026万千升,翻了2.5倍;规模以上酒企的营业收入从不到500亿元发展到接近4000亿元,扩大了8 倍,年均复合增长为22.4%,收入的增长远超产量的增长。

  然而,进入2012年之后,茅台酒终端价格史无前例地下滑似乎推倒了今年“问题高发期”的多米诺骨牌,中信建投证券食品行业分析师黄付生向《华夏酒报》记者断言:“2013年,白酒行业将会从整体繁荣过渡到个体企业分化的局面;2014年,则从企业个体分化发展最终形成行业整体的结构性过剩,行业或将迎来发展拐点。”

  从这几个月的市场状况来看,7月份,白酒的终端价格已经企稳,高端酒表现得比较明显,中低端酒价格变化不一。8月份,白酒市场并没有迎来中秋旺季的提前备货,因此一批价和终端价相对稳定。9月份,因为经销商库存较高,一批商和分销商对销售判断不太乐观的背景下,价格也难有较大幅度上涨,以往双节的“涨价潮”并没有如期出现。

  所以,2012年似乎成了做空者下手的“最好的时机”。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白酒企业集中性问题的爆发是否有人为制造的嫌疑?如今酒行业已经吸引了投资者和广大消费者足够的关注热情,那么,消费者的正义感和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是否也有被利用的现象?还是已经有媒体记者充当了部分机构的“枪炮”, 因为早在“勾兑门”、“召回门”等事件出现之前,即有私募机构和人士透露出“下一个做空板块很可能是白酒”的消息。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浑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在国内高薪招聘财经调查记者的消息在业内迅速传播开来。

  一直被称为缺乏有效做空机制的A股已经在8月30日真正获得了具有规模意义的做空可能。当天晚间,海通证券等11家券商向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出了融资指令,每家券商都以5亿元的上限进行融资。

  之前的8月10日,张裕A股的股价一改之前的缩量横盘走势,放量大跌9.83%,当天成交金额达到了6.28亿元;8月13日,中信证券的股价也出现类似情况,在下跌9.1%的同时放出了19.83亿元的巨量成交。

  两者的突然大跌都让市场联想到了有人蓄谋做空,然而,从公开的融资融券数据中并不能发现多少端倪,但市场还是预感到了“做空时代”的来临。

  也许,所谓的“勾兑门”正是融券做空者一手导演的阴谋,是他们利用消费者不了解国标,不了解酿酒技术而大肆造谣,但问题是,无论是哪一家企业在为整个行业挡子弹,最后损伤的依旧是整个行业。

  做空者引诱大众媒体? 

  不管是猜测也好,巧合也罢,近期的“勾兑门”事件被质疑为同行下黑手,也并非没有可能。不过,“勾兑”事件是不是同行所为并没有深究的必要,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件事情的影响范围显然已经波及到了整个行业的信用体系,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置身事外,显然,这是整个行业在消费者教育引导方面出了问题。

  那么,大众媒体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浑水研究公司花高薪招聘财经调查记者的消息在行业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尽管浑水公司出面澄清并无此事,但不禁让人猜疑,也许某些媒体记者已经成了某些利益机构的“枪”,或者本来就是利益集团的一分子。

   勾兑本来就是白酒酿造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大众媒体如果本着客观、公正的立场去看待,“勾兑”问题本无可厚非,但显然,这样的立场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于是,行业正常的“勾兑”行为被描述成潜规则,倒成了偷偷摸摸的地下行为,中性词硬是被描成了贬义词。

  在这里,我们并不想指责某些大众媒体的这一行为,毕竟,问题的根源不在媒体,而在企业自身。

  从最近的“勾兑门”事件,到之前的部分名酒企业的“散酒门”事件,几家白酒企业都在“一个地方栽了跟头”,但似乎还是没有引起整个行业的警觉,这不是问题么?

  更加令人尴尬的是,在做空者似乎已经紧盯这个行业软肋的时候,更多的企业并不是“同仇敌忾”,反而偷偷搞起了内讧。

  “前段时间,产品的销量确实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销售额出现下滑态势,而且,下滑最严重的恰恰是我们原先最好的市场,竞争对手显然也在利用媒体做文章。”古井集团销售公司负责人认为,很多时候,酒企业之间都有一种敌对心理,尤其是在个体企业陷入品牌危机之时,竞争对手们最乐于做的自然是落井下石。

  今年8月,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就公开表示,这些年来,白酒行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正面回应,负面新闻不断。在这样的环境下,白酒领袖企业更应通力合作,理性回应。

  事实上,行业内部无止境的内斗只会给利益做空者以“口舌”。何况,在面对危机时,我们的企业似乎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预警机制,古井贡的澄清公告是姗姗来迟,企业内部集体沉默,自然 也就任由媒体去猜去想;张裕虽然有重视资本市场的意识,也有快速反应的行动,但显然在不利因素面前还是缺乏娴熟的应对技巧。

  这应该也是酒企业整体的不足和缺陷。行业企业整体缺乏对勾兑的教育解释,缺乏从自身正视并尊重勾兑行为的勇气和胆量,缺乏对消费者的一份承诺,从而造成了如今公众“谈勾兑色变”的尴尬境遇。

  其实,“勾兑门”事件是不是做空者下的手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件事情的影响范围显然已经波及了整个行业的信用体系,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置身事外,显然,这是整个行业在消费者教育引导方面出了问题。

  当然,问题的解决还是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希望,这一天不会太遥远。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 “空”袭潜伏,酒企如何防备?
下一篇: 中国酒业遭遇“空”袭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行者(1)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
生态?有机?……酒业升级的标配应该是什么?
生态?有机?……酒
是非“茅台”
是非“茅台”
迷失高炉家
迷失高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