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鉴别品评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行者(1)
·跨界并购 ST椰岛“卖壳猜想”还
·建酒庄重要,选择品种好的葡萄更
·随附单电子化升级 “信息化工程
·生态?有机?……酒业升级的标配
推荐文章
·做奔跑的前浪,迎接新繁荣的到来
·产区要形成全民学习葡萄酒的氛围
·端午佳节,葡萄酒让这个端午与”
·在家开葡萄酒,你一定苦恼过这7
·16位院士齐聚赤水河谷,最强大脑
最热文章
· 宿迁 酒都的归宿与变迁
·真假酒的鉴别
·罗马尼康帝还会立于潮头多久
·部分名烟名酒店盈利真相
· 杯具,让白酒文化“慢”下来
· 酒业O2O凶猛来袭
· CCTV为强势品牌背书
·解密剑南春“借壳上市”传闻
·“拼酒式社交”何时休?
· 2015让消费者重新认识水井坊
旗帜广告位
“空”袭潜伏,酒企如何防备?
2012-10-12 10:40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目前,距离真正的酒业做空时代来临,或许还有一定的缓冲期。

  8月27日,沪深证交所发布转融通证券出借交易实施办法,一度引发市场担忧,认为这将“全面开启A股做空时代”。但据证券人士分析,目前的融券成本很高,机构做空酒业的获利空间较小,动力尚显不足。同时,酒类上市公司多为国有控股企业,大股东出借证券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短期内较难出现大规模做空酒业的情况。

  但这并不意味着酒业可以高枕无忧。当前部分酒类上市公司不够规范的财务报告体系,以及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甚至是行业里长期存在的某些“顽疾”,或许都已被一些做空机构掌握,随时有可能成为“空”袭者投向市场的炸弹。

  倘若真有机构正在“小规模尝试做空白酒个股”,甚至以不实消息恶意做空酒类个股,那么,酒企除了被动等待和自认倒霉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维护酒类行业形象

  李雯峰,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董事长兼总裁,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管理系,获硕士学位,师从厉以宁,被誉为中国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的风云人物。

  在大半年之前,李雯峰对酒业还几乎是一无所知。凭借着经济学人的观察和过往经历中在推动白银、粮食、钢材这类大宗商品电子交易方面的研究和经验,2011年下半年,他开始把目光投向酒业市场。用李雯峰的话说,他从完全的门外汉一下子“撞”进了这个行业。然而,酒行业的一些现象让他有些困惑。

  目前,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已经发行了4款酒,发行价格是在酒厂给一级经销商的价格基础上再打八折。“我们这里没有什么营销费用,这个价格从理论上讲是非常有优势的,但实际上投资者对此并不是很认可。”李雯峰对《华夏酒报》记者解释说,投资者的不认可首先源于对酒的怀疑,出现的很多质疑声是来自于对白酒企业的质疑。

  李雯峰对记者说起他近期在南京与朋友见面时聊天的内容。他这位朋友是国内一家规模很大 的券商老总,“他对白酒的评价非常糟糕。我跟他讲,在我们这个平台上的酒,至少可以保真,因为它是从酒厂直接拉到交易平台的仓库,不经过第三方的运输环节。他笑着说:‘你怎么保真?如果酒厂给你的酒是假的怎么办?’”这次谈话让李雯峰意识到,酒类产品的形象维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这或许也是酒类产业整体所面临的困境。

  仅仅是一条“农残”微博,就让国产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遭遇重创——当日张裕A股价接近跌停,张裕B股跌停,市值蒸发30多亿元;来自全国各地经销商的询问,让张裕公司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在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质疑声中,张裕的销售渠道一度混乱。这仅仅是一条微博所带来的影响么?

  从今年4月~8月,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有洋河、古井贡两个国家名酒企业被卷入食用酒精风波。事实上,关于食用酒精的话题在行业内已经探讨过无数次,并且有很多行业人士为了给它正名而做出巨大的努力,然而直到如今,“食用酒精”依然是一个敏感词,是行业不敢触及的“雷区”,一旦触及,仍然会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这仅仅是因为消费者对食用酒精的误解而产生的后果么?

  不知道有多少消费者和投资者与李雯峰的那位朋友持相同的态度。或许,正是这种对酒业不信任的态度,为负面消息的迅速发酵提供了温床。尽管这些身陷危机的企业后来都通过危机公关挺了过来,但这一个个事件如同一面面镜子,照出了行业的脆弱。

  “资本市场的人最大的特性是特别敏感,因为它对投资品本身不是特别了解,正常的情况就是一有负面消息立刻会反应强烈。”或许,正如李雯峰所感受的那样,行业的形象维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并且需要酒类行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共同努力。

  提高危机防御能力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如今俨然是一位危机公关专家。一些酒企在遭遇负面消息“袭击”后,往往会向他求助化解危机的办法,特别是在身陷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危机时——这通常也是让包括酒企在内的食品企业陷入危机的主要诱因。

  事实上,马勇的“专业”恰恰也反映了某些酒企在危机预防和应对方面的不够专业。当陷入“食用酒精勾兑”风波之后,古井贡对外界的回应称“部分低端产品采用固液法生产”。接着,大量媒体对于整个白酒行业“固液法生产”使用现状的质疑,掀起了又一轮新的舆论风波,而其它酒企为了避嫌,纷纷与之划清界限。在多场口水仗之后,古井贡反而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不只是古井贡,整个酒类行业的危机防御能力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一方面,源于以媒体为主力的社会舆论对于酒行业的监督力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转融通业务的不断深入,酒类企业被做空的可能性也会不断增大。酒类企业,特别是酒类上市公司,将会置身于越来越苛刻的社会监督之中。即便企业自身不存在漏洞,也不能排除被不实消息打击的可能。因此,建立一套危机预防和应对机制,显得越来越重要。

  马勇建议,针对危机管理,企业需要成立一个危机管理委员会,由最高决策者担任委员会主持人,“这跟上市公司的战略委员会是一样的。如果上市公司董事会没有战略委员会,股东和证监会都不会允许,因为不知道企业未来往哪里走。如果没有危机管理委员会,即使企业知道往哪方面走,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前进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在成立危机管理委员会后,企业还需要一个执行得力的委员。除了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说企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需要企业最高决策者亲自出面外,其它问题可由能够独当一面的委员去处理。

  紧接着,企业需要设立一个办公室,成员构成包括:会协调政府官员的人、会协调媒体的人、对标准法规有充分深入研究的人、对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有深入研究的人、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假维权有深入研究的人等,缺一不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还需要指定一个专职发言人,以便在企业出现危机需要对公众答复时,代表企业做有效的、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发言。这个人至少要具备敏捷的思维,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不能太极端等条件,这需要企业的精心培养。

  在危机的主要控制点上,马勇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预案,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机构,针对容易引发危机的因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案;二是要有预警,如果通过一些渠道发现危机的苗头,要及时消除这种诱因;三是注重时效,不能错失解决问题和控制事态蔓延的最佳时机;四是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五是不同的专业部门之间需要协同合作,共同应对。

  微软有一句话,叫做“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马勇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企业发展到微软这个高度,依然如此谦卑,时刻如履薄冰,更何况是酒行业这类传统产业。

  马勇指出,除了上述措施外,酒企还应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体系,以减少被攻击的可能;此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句话在酒行业同样适用,因此,维护行业共同价值,避免内斗式损耗,也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的一系列负面消息无论是源于偶然,还是有机构蓄意做空,酒类企业都有必要思考一下,假如下一个遭遇“空”袭的企业是自己,将如何应对?提高自身的防“空”能力,已成为酒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名贵洋酒被掉包 酒行提醒同行防骗
下一篇: 古井,做空者的试验品?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行者(1)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
生态?有机?……酒业升级的标配应该是什么?
生态?有机?……酒
是非“茅台”
是非“茅台”
迷失高炉家
迷失高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