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深挖酒文化内涵,将其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软实力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硬实力的提升,在品牌、文化方面创造了一系列全省乃至全国第一。
文化基因植古贝
古贝春的企业文化建设始于1978年的“古贝春”创牌时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必要在产品包装上花费太多精力,更别说赋予产品以文化魅力了。而当时的企业决策者张子文却有着超人的胆识,他首先请中国美术学院设计了一个至今独一无二的三角酒瓶。1981年8月,张子文又进京请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舒同为古贝春题词。舒同品尝了古贝春酒以后,借着兴致挥毫泼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古贝春赞》:“嘉樽古宴诗兰陵,晶盅今席话武城。醇香甘洌神州誉,古贝之春运水中。”这首《古贝春赞》立即被制作成标签贴在古贝春的“三角”瓶上。美酒、奇瓶、佳作再配上遒劲圆润的舒体字,使古贝春酒声名鹊起、供不应求。从此,古贝春开始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贝春人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被马季的学生尹宝生(武城县政协原副主席、后受聘成为古贝春文化顾问)带到了北京,时任中央广播说唱团团长的马季得知情况后,希望到武城酒厂实地采风创作。1980年夏,马季带领姜昆、唐杰忠等中央广播说唱团成员来到武城酒厂,一边采风,一边创作,还在厂里搭建了简易舞台进行现场表演,在当地引起巨大轰动。从此,马季、姜昆、李文华、唐杰忠、冯巩、刘伟、田华、谢添等著名艺术家多次来公司采风创作。古贝春借助文化的魅力很快在鲁酒中独树一帜,引得各界名人纷纷前来参观。在当时简陋的办公室里,挂满了臧克家、乔羽、吴祖光、唐国强等名人的题词。古贝春人“团结实干、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也渗透到每一个古贝春人的血液里,并一代代传承下来。
1996年,周晓峰开始执掌古贝春集团的“帅印”。当时,“企业文化”一词才刚刚开始进入国内一些企业管理者的视线,大部分人对此还很陌生。周晓峰却在一开始便提出了一系列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包括“质量第一、管理为本、思想先行、效益至上”的企业宗旨,“爱岗敬业、团结实干、改革创新、无私奉献”的企业精神和“高标准起步、超常规发展、创国优名牌、办大型企业”的企业方向,并以此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企业文化建设。从此,古贝春公司步入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快车道。尤其是在2007年以后,公司以成立“文化中心”为标志,开始了规模化、系统化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在规模、效益成倍扩大的同时,也成为了“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造了多项山东白酒企业第一,有的甚至堪称全国白酒企业的首创,赢得了“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
国蕴催生新文化
2010年11月28日,“国蕴酒开发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国蕴酒,是古贝春集团为适应当前新的市场经济形势,立足企业的战略发展高度而推出的高端白酒品牌。同时,为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消费需求,古贝春人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提出并实践着酱香与浓香相结合的产品发展战略。
一个“蕴”字意义非凡,“包含、蕴藏”,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而“含蓄”更是中国人的重要特征。“国蕴”二字连在一起颇有大家风范,霸气而不张扬。
国蕴,诞生于中国传统人文核心领域——德州,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潜心修炼,积蕴了不可抗拒的人文气质。德州地处齐文化与鲁文化的中心之地,齐鲁弦歌与燕赵悲歌润泽之乡,在经历了岁月沧桑的淘洗,刀光剑影的熔炼,文人诗词歌赋的陶冶,江湖曲山艺海的浸润,也自有一种文化上的雍容典雅、宽厚大度和从容。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儒、释、道等多种思想流派百花齐放,最终成就了华夏文化的主流。国蕴,蕴聚齐鲁文化的精髓,是齐鲁文化兼容并包的产物。
国蕴酒的核心文化是三合六道。所谓“三合”是,意蕴天地人合,经过5000多年的心心相传,“天地人合”已演变为一种精神,升华为一种境界。蕴者坚守“中庸”之道,传递极致柔和品味。所谓“六道”是,意蕴兵、法、墨、儒、释、道,以儒做人,以禅清心,以道养生,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蕴者存六道,乾坤臻酿中。国蕴酒的诞生,既丰富了古贝春酒文化的深刻内涵,又促使古贝春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文化传播扬美名
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一直受到古贝春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古贝春酒文化节”就是古贝春公司重点打造的“文化牌”之一。自2002年起,公司开始举办“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0届。“文化节”的活动可谓精彩纷呈,包括封坛大典、大型综艺晚会,消夏晚会、品酒大赛、民间文艺展演、焰火表演等。马季、韩红、李谷一、冯巩、毛阿敏、董文华、孙楠、蔡明等数十位演艺界明星登台献艺,成为德州市人民每年翘首以待的精神大餐,是德州市文化活动之翘楚。古贝春酒文化节对促进地区文化交流,繁荣运河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使古贝春的文化成为品牌,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除文化节外,古贝春酒文化博物馆也是古贝春公司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古贝春酒文化博物馆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现,全面展现了古贝春公司的创业历程、历史渊源以及在产品开发、生产工艺等宏观意义上的“酒文物”、“酒话”等内容,同时以文字、图片、模型、字画、实物相结合,详细地介绍古贝春的发展轨迹、成长历史和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贝春酒文化博物馆因此被命名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和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为形成古贝春文化旅游的大气候,该公司又建设了“诗酒大道”和“九仙山”。“诗酒大道”长800米,流水轻轻漫过刻有古今500多首与酒有关的名诗佳句的书页状的花岗石,形成两条人造瀑布。“诗酒大道”两旁伫立着40尊“酒星雕塑”,包括杜康、李白、怀素等历史上与酒有关的名人。在“诗酒大道”的尽头是“九仙山”,山下建有四层储酒库和藏酒洞,名曰“酒仙洞”。游客可进入酒仙洞探寻洞藏美酒的藏身之处,感受世外桃源般的清凉与惬意,或可登临山顶,放眼远望,将美景尽收眼底。
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多年来,古贝春公司组建了包括“古贝春锣鼓队”、“古贝春秧歌队”、“古贝春书画院”、“古贝春艺术团”、“古贝春京剧社”在内的五大艺术团体,每年到附近县市巡回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2008年5月12日,古贝春公司被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辟为活动基地……
古贝春的文化建设一方面提振了全体职工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古贝春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也促进了古贝春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古贝春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发展,成为新时期酿酒企业全面发展的典范。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