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帅哥老总”之称的郑书军是湖北省石花酿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在鄂西北酒业市场是个家喻户晓的名人,更是个忙人,想要采访他的念头早在几个月前就有,可每次去,他都在市场上,让我一次次扑空。这一次,我一大早就守在公司办公室,“逮”住了又欲外出的郑总。
我们的话题从5年前石花酒业濒临倒闭时说起,“那些日子,是石花死里逃生凤凰涅槃的痛苦历程,想想那个时候,真是悲壮啊!”郑书军感慨地对我们说。
那时公司通过组建销售公司,引进外脑,注入策划理念,整合社会优势智力资源,开始了悲壮的二次创业。郑书军用了仅仅5年时间,就将公司从濒临倒闭的困境中解救出来,累计实现销售超过3.5亿元,这几乎相当于石花酒业建厂前几十年销售收入的总和。如今石花酒业已成为湖北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全省五大鄂酒品牌之一,作为销售团队的领班人,郑书军个人所走过的经历和付出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
39岁的郑书军健谈,和《华夏酒报》特约记者沟通时,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前方。在谈到石花成功的秘诀时,郑书军抛出了这样一句话:是人才铺就了石花的成功路。
“我们就是要通过激励机制,让那些有意愿、懂经营、善管理、团队意识强的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给他们一个支点,让他们有撬动地球的信念。”从郑书军掷地有声的话语中,可以深切感受到石花对人才的重视。
如今谷城分公司的总经理肖金刚就是公司人才战略的受益者,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当业务员时,别人一个区域一年完成20万元业务收入,他去后一年的业务收入额一下蹿到400万元,成为公司瞩目的“明星”,小伙子也因此从业务员到区域经理,从区域经理到分公司副总经理,从分公司副总经理到分公司总经理,短短不到两年时间,肖金刚就实现了一般员工需要多年才能实现的“三级跳”,成为独挡一面的业务能手。
在石花酒业这个大舞台上,公司采用的录用机制是“赛马不相马”,分公司各主要管理岗位都是从社会招聘的精英。公司将高目标、高结构、高速度、高效益的“超速前进”的模式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为每个员工量身定做个人的成长计划。将公司的快速发展建立在员工快速成长的基础之上,对有志于在管理领域发展的员工,公司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目标,鼓励他们提高主体意识,创造性地决策和执行,引导他们走上了成长之路。对希望走专家路的员工,公司激励他们做白酒专家,并且将技术骨干的培养列入公司“技术优先”的战略之中,制定了“全国范围内寻找石花酒业技术进步解决方案”的方针策略,鼓励和扩大与中国白酒最高级别专家的交流与协作,让技术岗位成为石花员工抢手的职位。通过打造卓越团队,公司一大批年轻人担当起了部门领导的职务,同时也改写了公司一个又一个新纪录。
对于为石花酒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公司更是把他们看成“香饽饽”,让他们有想头、有干头、有奔头,去年公司出资资助三位员工购买了汽车,先后有8位骨干被送到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读EMBA。
“我们渴望知识、渴望人才,更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在石花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下一步我们将集中社会资源,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公司人才库,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采访中,郑书军向《华夏酒报》特约记者透露了这样一条信息。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光大石花品牌,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石花酒业公司成为令人尊敬的公司,集成各方智慧,聚合多方资源,把石花这个百年老字号,打造成中国白酒的驰名品牌,这是我们的信念,更是我们的责任。”郑书军胸有成竹地对《华夏酒报》特约记者说。
是的,石花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这种信念和责任。靠着这种信念和责任,郑书军带领他的团队,在短短5年时间里成为襄樊白酒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创造了销售收入增长15倍,上缴税收增长30倍,员工收入增长6倍的传奇故事。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