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三:
涨价——提升盈利能力
在此次新闻发布会上,王群在言谈间,曾几次提到了“盈利”。就在新闻发布会后的几天,记者发现,江苏、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同时传出了雪花啤酒涨价的消息,武汉媒体甚至爆出了“2007年上涨幅度为5%”的消息。由此判断,2007年,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将成为华润雪花的首要任务。
一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啤酒行业竞争已经发生本质改变,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不再是以销量为主的销售模式和营销手段,而是以盈利能力(现金流和利润)为代表的盈利模式打拼。随着以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及燕京啤酒为代表的三大巨头各自全国布局的完成,未来几年利润的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行业整合的成果。
坐上产销量及单品销量第一的宝座后,雪花开始将目光着眼到提升企业盈利水平上。此次毅然涨价,就是对盈利追求的一种最直接的反映。一直以来,涨价对于啤酒行业来说,是一个颇为敏感的话题,在目前的竞争状态下,涨价需要很大的勇气。王群表示,过去的几年中,华润旗下的啤酒价格一直在上调,今年也会有所上调,“将来还会继续涨”。侯孝海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啤酒市场不是一个水涨船高的时机,原有产品不会涨价,但也不可避免有涨价的可能,但涨价不会全部产品涨价,只有少数几个品种涨价而已。“一般提升价格的,都是一些新产品。”
猜想四:
力拼七大市场——京、粤、闽、鄂、渝、苏、沪
早在2006年年底,《新食品》就曾经对啤酒行业2007年几大热点市场做过预测,结合到此次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记者预测,针对雪花提出的“从沿江沿海的较发达地区转向全国范围内发展”的新全国布局战略,未来京、粤、闽、鄂、渝、苏、沪这7大市场,将成为华润雪花力拼的重点市场。
北京:增加10万吨产能
而对于华润雪花来说,要想真正坐稳中国啤酒行业老大的位置,北京市场无疑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目前,北京是全国唯一齐聚三大啤酒品牌主流产品的区域市场,燕京11度、青岛大优、雪花啤酒都瞄准了北京60万吨的主流酒市场,这也是国内三大巨头在主流酒市场的首次交战。有数据显示,目前华润雪花在京的市场份额为8%,而雪花对外宣称对京的目标是要“增加10万吨的产能”。
一直以来,雪花进入北京采取的是“渗透策略”,先是将大本营搬到了北京,并成立了北京华润雪花啤酒公司,接着在北京几个郊区县进行布局,抢占终端渠道,进而围攻市区。2007年,华润雪花势必将加大对京的投入力度。据悉,今年雪花将在北京市场推出几个新品种,定位中高端市场,目前已有部分新品种面市。未来北京啤酒市场的战争,将围绕对渠道的争夺与控制,以及企业奥运营销展开。
广东:2007年将有更多举措
华润雪花在广东的基地是其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自建的工厂,由此可见广东市场对于雪花的特殊性。近年来,广东凭借着丰厚的利润和巨大的市场包容性,成为啤酒企业追逐的重点目标。作为这个市场的后来者,为了顺利切入市场,华润雪花在广东采取了自建渠道的方式:自行引入安徽的经销商到广东运作市场,由厂家提供政策、网络、人员上的支持,帮助经销商拓展市场。
在提到广东市场时,王群表示“2007年将有更多举措”。华润雪花广东公司总经理赵夕芳认为,华润啤酒开拓华南市场,产能不足已成最大瓶颈。目前,华润雪花广东公司产销量约六万吨,预计第二条生产线开通后产能将达四十万吨。据悉,深圳和东莞市场需求约70万吨,而目前华润雪花在两地市场只占10%左右的份额。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