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糖酒会选品,一场忙碌的“季前赛”
2009-12-0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参加了这么多届糖酒会,匆匆忙忙游走于各个展位前的经销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带着不同的目的,不远万里从中国From EMKT.com.cn的各个城市汇聚过来,只为了寻找财富的新起点,如果你问一个经销商,这个起点在哪里?我想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因为绝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自己来的目的,正如大家嘴里最爱说的一个词,"逛糖酒会",只是来逛的。

  糖酒会在很多经销商眼里,跟庙会没有太大区别,经销商从来没有为"逛糖酒会"而做过提前的准备功课,所以他们也很少想过自己来逛糖酒会究竟是为了什么。但是随着经销商意识的提升,逛也有了新的变化,在与众多参会经销商的接触中我们发现,逛糖酒会的经销商大致分成了以下四类。

  第一类:发现"新奇特"

  关键词:创新、赌一把、盲目

  该类经销商逛糖酒会的最大目的就是寻找新奇特产品,他们认为有"创新"的产品才有市场和销量。笔者在糖酒会期间遇到过几位这样的经销商,动辄向记者提问:有没有发现比较创新的产品?似乎发现不了新奇特产品,这趟郑州就算白来了。

  发现创新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寻找市场机会,很显然,创新是带来市场机会的最直接手段,很多经销商也希望能抢得创新的先机,赌一片市场热潮出来,就像当年的三辉麦风小面包、今年的"小脆饼干"一样。对于刚进入的经销商来说,这场赌是必须要经历的功课,因为创新多是小企业的行为,而小企业对经销商的要求并不高。一旦创新产品被大企业跟进,如盼盼跟进小面包,娃哈哈跟进乳饮料以后,中小型经销商立刻就被排挤在外面,因此在创新与跟进的中间,是一个属于中小经销商的地带,这里不比实力,而是比眼光。

  经销商对"新奇特"的追求是略显盲目的,就像心中开了一道绿色通道一样,只要"创新",任何的品类、定位、渠道障碍都不是障碍,甚至于不考虑公司的实际情况。这是最致命的一点,比如河南新郑王经理原本是做散货产品的,在糖酒会上发现快活林的"摇摇变"果冻饮料不错,就想代理,记者在和对方分析后发现,该经销商并没有操作饮料的经验,另外缺乏销售该产品的渠道。或许他是想借此机会开辟新渠道,但是这种事先没有准备,临时决议的行为还是需要再三慎重。

  现身说法:

  河南新郑王经理:我这次过来主要是想看看有没有创新的产品,说实话,公司从2005年成立到现在,基本没有太大的进步,我觉得主要问题是没有找到好的产品,这个产品要有创新,要有市场,也算是公司的一个跳板吧。

  第二类:我为"潮流"狂

  关键词:趋势、热点、风向

  该类经销商为潮流而来,口头禅是"看看趋势"。他们希望在糖酒会上看到产品开发的热点是什么,以便公司在下一步经营中有所侧重。该类经销商比较关注大企业的会展动向。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大企业跟进的东西才算是真正的趋势。

  为潮流而来的经销商不会去疯狂逛酒店,而是以会朋友为主,通过汇总不同朋友的见闻来总结趋势,分析走向。甚至于有些经销商跟朋友提前约好,每人负责一两家酒店,逛完后凑在一起交流见闻,这样省时省力,又能得到全面的信息,是一种总体了解糖酒会情况的好办法。

  了解趋势有什么价值?对经销商来说,更多是公司战略层面的思考。比如2008年秋季糖酒会后,江苏周经理发现调味品行业有较大的抬头趋势,细分品类越来越多,于是他抓住机会,开始运作自有品牌,并大力发展专卖店形式,目前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成绩。这就是研究趋势带来的好处。

  现身说法:

  江苏南京刘经理:趋势也有真伪之分。有的趋势代表了行业的真实风向,比如这届糖酒会上农副特色产品的"包装化"趋势,核桃、板栗、山果野珍等产品原来都是散货销售的,价格很贵,但是产品形态无法体现其价值,我认为包装化将是这些农副特色产品未来的比如选择。但是糖酒会上也有一些"伪趋势",比如糖酒会上众多的谷物饮料和果醋产品,这是生产商跟进的时差错位造成的虚假繁荣,其实潮流已经过去了。

    第三类:家里缺个"人"

  关键词:梳理、欠缺、补充、有目的

  该类经销商比较有目的性,他们参加糖酒会是为了完善产品线,寻找已有产品组合中缺少的产品,或者能够完善产品结构的产品。在日常经营中,也许很多经销商有意识去关注产品组合,但是能够发现不足,并有方向去寻找的经销商并不多,绝大多数经销商还是停留在盲目叠加产品的阶段。

  要让产品组合变得清晰,经销商必须每个产品进行梳理,首先分析这些产品彼此之间有没有冲突和损耗,如果有的话要及时调整甚至删减;其次明确主力产品和功能性产品的分工,这是为了分清轻重缓急,在制定市场规划和政策导向的时候也更有针对性;最后,根据已有产品的价值和职能分工来寻找产品线的不足,主要是品类和价位上的思考,最终目的是使产品线在进攻和防守端都能有空间。

  有了对产品线的分析,经销商在糖酒会上才能有侧重。一个产品是否有前景,要看是否适合你,所以经销商要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分析其价值和可操作空间,如果这个产品能够在自己的产品线上有立足之地,那么即使无人看好,它对你也是最好的产品。这几年糖酒会上,一直没有消失的果醋饮料就是这样的产品,对于很多经销商来说它似乎已经走到了末路,但是在酒店和特通渠道的经销商看来,果醋饮料依然大有可为。

  现身说法:

  山东青岛祝经理:我现在主要做红酒和果汁产品,渠道是酒店、特通和一部分的商超。在梳理产品线的时候,我发现我们渠道把控力倒是不错,但是产品利润率不够高,核算下来配送成本很高,浪费严重。这主要是我们产品线太过单薄,浪费了太多的配送和渠道空间,这次糖酒会我就想选几款能走酒店和商超渠道的,并且不占太多空间的产品,捎带手就能配送的。糖酒会上我找了几款调味品产品,还在跟厂家谈。我甚至觉得,调味品这块大有可为,如果可以的话,我专门成立一个调味品项目部,单独来运作。

  第四类:只为找"新娘"

  关键词:市场、空间、聚焦

  接下来我要说的这类经销商,是我在糖酒会上见过的最有目的性的一类人。他们参加糖酒会往往雷厉风行,先找一份参展企业名录,画上几个标记,然后直奔企业展位而去,看产品、谈合作,甚至不在其他企业展位前浪费时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已经将自己的需求目标锁定的非常准确了,比如泡椒凤爪、小面包、辣酱或者其他。这类经销商在关注自身产品组合的同时,更关注市场信息,有一批经销商甚至设立了市场部,通过市场部来汇总终端信息和业务员的反馈资料,并及时跟踪和研究新进入的产品,调查其销量,预算市场空间。当然,很多经销商是没有实力来设立市场部的,他们往往选择和当地卖场负责人搞好关系,想办法拿到卖场的销售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分品类汇总的,里面明确显示了不同品牌的销售数据和销售排行,甚至能够看到不同规格和包装的产品销售情况。

  有了这样的数据,经销商就可以很轻松发现市场的热销产品是哪些?通过汇总两到三个月的数据,还可以发现热销产品里哪些是上升,哪些是下降的,上升的品类里是一支独大还是百花齐放,这里面还有没有市场进入的机会。如果有,那就好说多了,你去糖酒会找个参展名录,画几个标记……

  现身说法:

  辽宁刘经理:我这次来参加糖酒会就是想找一款定量包的枣产品,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市场上包装枣销量不错,尤其的经历中秋节以后,我发现它在礼品市场也非常受欢迎,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对枣、核桃这样的原生态产品都非常认可。前一段时间我找朋友搜集了一些卖场的销售数据,发现在我们当地连锁超市的一个单店,包装枣的销量就是二十多万,并且品牌并不多,大概有四种左右,都没有形成太大规模,这是一个好机会。

上一篇: 再议提价:二线酒企狂奔
下一篇: 五星习酒,浓香的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