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丰谷酒业实现销售收入达3.4亿元,位居四川白酒行业综合效益第五名;2005年,丰谷酒销售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同时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授予“全国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推荐品牌”;2006年,丰谷酒业固定资产达5亿元,跻身全国白酒行业前十五强,实现销售收入5.7亿元,成为川酒中名副其实的“第七朵金花”。今年,丰谷酒业又提出五年内销售过25亿元、进入全国白酒行业前五强的目标。丰谷酒业何以发展如此“神速”?笔者观察后发现,质量和品牌正是推动丰谷酒业发展的原动力。
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没有丰谷的发展
自2001年企业转股改制后,丰谷酒业就不断完善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研究和推行,使企业快速稳步发展,短短五年间,销售收入就从2001年的2.61 亿元飙升为2006年的5.32亿元,整整翻了一倍多;企业的资产由改制前的4.48亿元增加为如今的5.82亿元,净增1.34亿元;企业五年来累计纳税4.36亿元,且保持着38%的年均增长率。正是这飞速发展的原动力,使丰谷酒卓越的品质及高雅的品位在2007年得到升华,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
“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没有丰谷的发展,就没有丰谷的明天!”为确保产品质量,丰谷酒业专门成立一支由28位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质管部,生产部门每年都要与公司签订以质量责任为主的经济责任状,车间与班组签订风险责任书,建立环环相扣的质量责任制度。在生产管理全过程中实施“质量一票否决制”和“质量索赔制”,下道工序视上道工序为客户,质量不达标可“依法”向上道工序索赔,对质量管理环节各部门给以压力,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同时,推行“三、四、五”质量管理工作法,即坚持做到“三个一致”:淡、旺季质量一致,俏、滞销产品质量一致,相同产品不同批次质量一致;“四个不准”: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准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准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五级监控”:班组自检、质检员专检、质检室抽检,成品入库把关总检,市场跟踪检验。2006年,经国家、省、市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所进行的154批(次)抽检中,其历次抽检的合格率均为100%。
在如此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丰谷酒业目前主要研发的产品有:丰谷酒王、丰谷特曲等六大系列、60多个品种、近200余种产品规格的浓香型白酒,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6个省、市和自治区。这些产品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精心酿制而成,生产工艺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打造丰谷的“三张脸”
2007年,丰谷酒业针对丰谷系列产品的市场分布、销售数量、盈利状况、竞争能力、产品消费群体及定位等诸多要素进行认真的梳理,实行“品牌瘦身”。在此基础上,丰谷酒业认真分析丰谷酒业及整个白酒市场的走势,提出了着力打好丰谷酒业“三张脸”的品牌策略和营销思路:第一张脸是以丰谷酒王、丰谷特曲等为代表的“华贵脸”;第二张脸是以丰谷酒业两个系列六款中档产品作为丰谷酒业“气派脸”;最后一张脸是再造两到三个低价位的酒作为丰谷酒业的“大方脸”,以“三张脸”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价格梯度。此举效果斐然:仅2007年一季度,丰谷酒业中高档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04%,既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又推动了市场网络的健康发展。
丰谷酒业打破白酒业中所形成的“潜规则”:有合同不执行,却重视合同以外的东西;合同的内容是一套,执行的是另一套。他们坚持一诺千金,对于凡是承诺的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同时,要求经销商追求“阳光下的利润”。特别是在产品的销售管理上,丰谷酒业非常重视对销售网络的监管,成立了市场监察部,在全国首家开发出物流码系统,并加大对市场的维护力度,严查各类仿冒产品,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