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旺季来临 土洋葡萄酒争斗气息渐浓
2007-11-22 作者:佚名  来源:消费日报

         离下一个节日越近,葡萄酒市场的战火气息就越浓。

看着家乐福日前在北京方庄店举办的“2007秋季葡萄酒节”,张明(化名)的心里有些忐忑。他发现,洋葡萄酒成了这次葡萄酒节的“绝对主角”,来自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南非等地的葡萄酒不仅品种齐全,而 且档次分明。“既有30多元一瓶的美国干白,也有100元左右一瓶的澳大利亚梅洛红,还能找到500元一瓶的法国香槟,低、中、高端产品一应俱全。”

还有一个细节也让身为国内某品牌葡萄酒北京代理商的张明颇为不安:“借着办节,家乐福超市这次‘入户’了不少新葡萄酒品牌,而据我所知,它们之前并不走卖场销售渠道。”于是,他在心底反复问自己,这是不是意味着,土洋葡萄酒之间酝酿良久的那场正面交锋就要到来?正面交锋近在咫尺?

张明担忧的同时,业界也在解读一组数据,我国葡萄酒进口量最大的口岸之一——广东口岸,2001年葡萄酒进口量仅为110多万升,之后进口量逐年增长,到去年已达到650多万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我国进口葡萄酒12291万升,其中2升以上容器包装(大包装)的葡萄酒进口9189万升,2升以下(小包装)进口3102万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6.22%%和138.23%%。“从去年起,我国葡萄酒的进口量就呈现大幅增长的势头,今年前三季度则持续了这个态势。”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一位专家说。在他看来,洋葡萄酒进口量激增“无疑传达了其全面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更是在提醒国内葡萄酒企业,“到了该重视进口葡萄酒大量进入的时刻了”。

他指出,虽然从目前国内葡萄酒市场的占有比例来看,洋葡萄酒还未与国产酒正面交锋,但国内企业必须开始重视后者大规模涌入的现象。

据其透露,去年我国葡萄酒总产量达49.51万千升,葡萄酒进口11.46万千升左右。而且这11.46万千升进口酒中,有9.44万千升主要是作为原酒供国内企业调配之用。“也就是说,进入国内的洋葡萄酒中,大概只有2万千升左右属于完全国外自主品牌,并直接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位专家表示,“如果单从数据分析看,洋葡萄酒目前还不是国产葡萄酒的劲敌。”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内葡萄酒企业可以高枕无忧。“道理再明白不过——葡萄酒在西方毕竟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只有十几年。不可否认的是,无论酿酒工艺、酒的整体质量,还是葡萄酒文化,洋葡萄酒都远比本土品牌有优势。”在上述专家看来,虽然洋葡萄酒目前在国内还尚未形成大气候,但其综合竞争优势所蓄积的后劲,“即便是国内葡萄酒三大巨头,也不能小觑。”

何况前者还在尝试改变战略。北京家乐福方庄店的促销员告诉记者,之所以举办这场葡萄酒节,就是为了改变人们对洋葡萄酒的“误解”。“一般说起洋葡萄酒,国内大多数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价格昂贵’。其实,洋酒近年来的促销力度很大,而它们和国产酒的价格距离也逐渐拉近。”

还有一个必须正视的客观背景——近年来,世界葡萄酒传统消费国的消费量基本维持原有水平或有所下降,唯独我国市场异军突起,几年来保持年消费量递增10%%以上的速度,成为目前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外国葡萄酒企业加速向我国市场进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另一个更明显的趋势是,一直以“高贵”自居的洋葡萄酒不再只专注于高端市场,逐渐向大众领域渗透。与此同时,国产葡萄酒也开始要求分食中高端市场。

于是,以下问题成为必然:国产葡萄酒一旦丧失价格优势,将如何应对与洋葡萄酒未来不可避免的那一战?

国产葡萄酒重新布局

专家给出的应对之道只有八个字——抓紧时机,练强内功。

“洋葡萄酒在进入我国市场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对我国营销环境不太适应,大多数国内消费者在短时间内难以接受其口味等,这些都会 影响其进入国内市场的速度。”文前那位专家对记者表示,趁此时机,提高自身本领应是国内企业的当务之急。

而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长城、王朝、张裕国内三大葡萄酒巨头,也在为今后与洋品牌的交锋积极备战,均布下重兵,谋求新的行业竞争格局,而且不约而同地将目标锁定在“国际化”上。

经过一年的积累和沉淀之后,中粮长城近日宣布,正式启动全新的“人文奥运”战略及三大奥运计划,从品牌提升、品质领先、文化推广三方面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对长城葡萄酒的认可,从而带动中国葡萄酒行业从量变积累到质变。与此同时,其主攻高端酒市场的君顶酒庄也宣告开业,并声称将其打造成为一艘葡萄酒行业的航母。

另一巨头王朝,则依靠联姻实行有序扩张。自去年以来,王朝先后与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设备制造商意大利贝多拉索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橡木桶制造商圣哥安公司,欧洲最大、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德国麦德龙集团及欧洲最大葡萄酒分销商法国吉赛福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从国际一流设备,到世界先进技术,再到市场销售的系统化战略联盟。同时,王朝葡萄酒有限公司还投资1亿元,与国内最大的葡萄原酒供应企业宁夏御马葡萄酒有限公司成立了王朝御马酒庄有限公司,使王朝拥有稳固的原酒来源。

今年,王朝又进一步显现出“强强联合”的巨大优势,与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啤酒瓶包装商美国0-1集团控股的奥联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外界对此的评价是,“这标志着王朝公司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

事实上,张裕对企业的“国际化”打造也从未停止过。早在去年,张裕便打出“国际化战略年”的旗帜,先是国际化团队集体亮相,确定进入世界葡萄酒行业十强的目标,同时宣布建立先锋国际酒业代理洋酒品牌,接着与法国历史最悠久的干邑白兰地厂商法拉宾干邑公司、全球冰酒出口量最大的加拿大奥罗丝公司和新西兰凯里凯利酒庄签订合作协议,全面构建国际化战略框架。

“如果三巨头的战略都能按计划进行且实现,那么,洋葡萄酒的胜算将大打折扣。”那位知情者表示。很难说他的预测不会成真——三大巨头中的一个此前公布的最新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其营业收入已超过20亿元,净利润高达近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四成多。

上一篇: 南非酒商Origin于英成立办事处
下一篇: 纳米级啤酒瓶将走红奥运年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