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东北酒的整体缺陷
2007-08-15 作者:何足奇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东北酒似乎游离于本土酒市的主流之外,在山海关以东、以北的区域市场内,自成一家,关起门来形成了“独立王国”。但是,东北酒的整体缺陷,似乎就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域文化而渐成顽疾。

      △山大王和游击队

  东北酒市的格局,区域割据明显。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强大的地产品牌,分别牢牢地割据市场,成为“山大王”式的品牌。“山大王”在各自的市场内,产品线对市场形成全面覆盖。如黑龙江的“龙江龙”“富裕老窖”“北大仓”;吉林的“洮儿河”“椾树钱”等;辽宁的“道光廿五”。除了这些强势区域品牌外,东北各地市、县级市场的中小酒企,分别以大量的中低档产品,成为“地头蛇”。

  从“地头蛇”脱胎出来的一些品牌,如“黑土地”“老村长”,以凌利的游击营销攻略,抓住低档酒市品牌缺乏的市场机会,突破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市场,以差异化的营销,把中高档白酒的促销策略,应用于低档酒市的长途奔袭上。一时间,江北酒的“游击品牌”如同努尔哈赤的铁骑,向中原酒市发起了闪电战。但由于这些品牌在市场营销上掠夺性多于品牌营销的循序推广,因此不可能形成战略市场或者品牌市场。但对于东北酒而言,“游击队”带来的成功快感,让东北酒似乎看到了发展的曙光。

  但是,东北酒的整体缺陷,是影响版块成长的重要因素。

      △东北酒企的营销要素缺陷

  营销要素 东北酒的缺陷 对营销成长的影响
  产品 ①产品线杂乱
②局限于低端产品
③产品形象差、产品包装缺乏创新
④缺乏产品香型特色的核心利益点
和主流市场的差距明显,不利于提升档次
  价格 ①价格低
②价格线区间内细分过度
过于细分的价格让产品价格升级增加了难度
  渠道 ①局限于销售半径内
②以流通带动、管控耗费大量资源
不利于品牌扩张
  终端 ①中间产品、高端产品竞争激烈
②缺乏主力终端产品品牌
为外来品牌带来市场空隙占有的机会
  广告 ①广告水平低,缺乏品牌形象的整合传播
②以地面广告为主
影响品牌形象传播
  促销 ①过多地依赖渠道激励
②因价格空间压制,促销空间不大
导致产品、品牌生命周期短暂

  营销组合上的缺陷,让大量的东北地产品牌,只能成为土鳖式的山大王品牌。在本地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一到外埠市场,营销组合的先天缺陷,让东北酒成为“低档酒”的代名词。

  △东北酒的品牌要件缺陷

  品牌要件 东北酒的缺陷 对品牌成长的影响
  品牌名称 ①品牌名称地域化、低俗化,带有太明显的地域味儿,如“洮儿河”“榆树钱”
②品牌名称空泛,如“东北印象”
不大气,影响品牌认知和形象塑造
  品牌形象 ①品牌形象小气、俗气
②无法展示东北文化在品牌形象中的有机元素
影响消费者认知,缺乏品牌识别性,传播效率低
  品牌主张(定位) ①模糊或无主张
②品牌主张雷同,如“土地文化”“北大荒”文化等
品牌无价值,只有产品力发挥作用
  品牌战略 ①缺乏长远战略
②战略执行力不足
品牌成长力不足,局限于地产品牌的区隔内
  品牌内涵的价值构建 ①不完整或缺乏核心内涵
②价值和目标消费者的需求不吻合
品牌的偏好度低
  品牌外延的营销表现 ①无法从营销组合中体现品牌力量
②品牌竞争力不足
在异地市场和同档次品牌的较量中处于下风

      △东北酒企营销推广的缺陷

  营销推广项目 东北酒的缺陷 对企业成长的影响
  销售半径内的营销推广 ① 过份依赖地产品牌的地域情结,患上了品牌、产品“自闭症”
②过份开展密集分销,缺乏大经销商和战略合作伙伴
局限于地域市场的销售半径内
  东北区域内的营销推广 ① 依赖品牌开发、买断策略,缺乏核心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② 无法占有更大的市场范围,扩大市场覆盖面
大部分东北酒地产品牌均是小区域品牌
  外埠市场的营销推广 ① 依赖强力推广获得市场地位,但竞争优势不明显,如北大仓酒、道光廿五酒、江北庄园等
② 受制于品牌买断商或经销商运作
品牌、渠道掌控力弱,无法形成长销品牌、长销市场
  全国性市场的营销推广 几乎没有 缺乏行业影响力

      △打破“黑土文化”的樊笼

  在绝大多数东北酒的眼中,“东北文化”就是典型的“黑土文化”“二人转文化”或者“纯粮文化”。这是典型的文化误区。东北的黑土地肥沃千里,东北的“二人转”因赵本山而家喻户晓,但这些文化和酒的关系,却仅仅是传播层面的要素,是文化的外衣。东北文化的根,是纯朴、粗旷、浑厚的东北情感。仅仅通过“黑土地”“二人转”或土不拉叽的“村长”,是对东北文化的蹧踏。

  打破东北狭隘文化的樊笼,扩展文化的视野,东北酒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文化阵地。例如东北的产品文化――纯粮,冻土下的窖藏,浓酱兼香的“塞外茅台”的香型风格,满族、女真民族的工艺传承。东北的酒文化,既有中华酒文化的血脉,又有自成一派、独具特色的地域、历史、人文、气候、社会的差异化特征。上升之为品牌文化,东北酒和东北的语言艺术、民间艺术一样,让人一眼就可以清晰、准确地识别。从营销组合、品牌内涵、营销推广的方方面面,融合、渗透、散发东北文化的各种元素,东北酒文化将呈现异采纷呈的局面――而不是如今风行的“俗文化”。

  △东北酒的跨越门槛

  东北酒的成长,靠概念整合的“东北印象”,只有空洞的概念,没有实质性的品牌内涵,也没有可以承载东北文化的核心产品;靠游击营销攻城掠地,长途奔袭的“黑土地”“老村长”等品牌,很明显缺乏长远的营销战略,缺乏长期精耕市场的后劲。因此,东北酒的版块复兴,必须跨越以下的门槛:

  一、打破地产品牌的心理定势,树立大品牌、大营销的观念。地产品牌的成长,可以成为大区域品牌,也可以成就全国性品牌的大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品牌意识,有利于品牌战略视野的拓宽;

  二、从产品形象、品牌形象、企业形象的三个层面,形成核心战略。在形象的率领、引导下,打造东北酒的产品力、品牌力、企业运营力,让东北酒企从营销技术到企业运营上融入酒市的主潮流,甚至形成独具特色的产品成长、品牌成长、企业成长模式,扩大东北酒的整体优势和整体影响力;

  三、摒弃“山大王”“游击队”式的营销思维,构建适应酒市大潮的品牌战略、营销战略,从川酒、徽酒、苏酒、豫酒的营销中,汲取有效的养份,助推东北酒企、酒品牌的成长;

  四、脱离区域酒市低层次竞争、低水平成长的窠臼,打破区域壁垒,以更加灵活、机动的营销战略战术,推动东北酒版块酒品牌的整体成长。

上一篇: 宏观经济对我国葡酒业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 君顶酒庄4大活动迎国际葡萄酒节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