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小角楼酒,区域强者是这样练成的
2007-08-14 作者:何足奇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小角楼"酒的成功,完完全全从区域市场起步,挨村挨镇,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一个区域市场,到另一个区域市场。区域品牌营销的实战性、实效性在这个品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区域品牌如何占有市场,如何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小角楼"酒用不花哨,不起眼,甚至是悄然无声的方式,实现了品牌成长。从川东市场,成都市场,一直扩散到四川盆地的各个区域市场。"小角楼"和"江口醇"都来自川东的小县城,都采用几乎完全相同的品牌成长方式,区域营销推广策略,在本土酒市成为区域品牌营销成长的典范。"江口醇"旗下的"诸葛酿"酒,在广东区域市场的占有率达到40%以上,已经成为区域市场的强势品牌;而"小角楼"酒在成都市场,以"小规格"产品一步步打破"江口醇"在大众化消费市场的营销壁垒,成功地取代"江口醇"品牌霸主的地位,获得区域强势品牌的领导地位。

  在中小品牌的区域市场营销成长中,产品化的战略是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基础。"小角楼"以强有力的"产品战略",将本土品牌的产品化营销模式实战于市场,在消费者中建立起强大的"品质认同",建立起"口感依赖",也形成了以产品品质为核心的口碑传播。因此,"小角楼"的区域强势品牌模式,可以成为众多中、小白酒品牌,以及传统消费品品牌、产品的参照模式。

  同时,密集分销和大众化分销网络的构建,一直是困扰中小区域品牌发展的难题。"小角楼"以终端口碑拉动和渠道批发分销相结合的渠道、终端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整合模式,构建了运行顺畅的分销网络。这种模式很传统,也很实用,只是在当前酒市过份依重终端的潮流下,隐藏于?的终端营销的表象之下。从"小角楼"的成功,我们可以领略到传统分销渠道的力量。

  小角楼独特的产品模式

  "小角楼"酒的产品战略,无疑是和区域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密切相联的。

  和众多的游击品牌、弱势品牌在目标市场、目标消费群体的选择形成"?"――"小角楼"没有在进入市场之初,选择"高价格、高利润"但终端竞争激烈,营销推广难度大,市场面狭窄的"终端产品"。而是选择"大众化中低档白酒消费"做为目标消费群体。但是,"小角楼"没有将目光锁定二、三级市场,而是选择区域核心市场的周边地域,周边的二、三级市场做为目标市场。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群体的战略性选择,为产品化的战略,?了坚实的基础。

  在明确的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群的锁定后,"小角楼"的产品开发,以目标群体的消费习惯、消费需求展开。"小规格"的产品,成为系列产品进入市场,突破?品牌营销壁垒的"尖刀"。"小角楼"的小规格产品,其战略意义体现在:

  1、小规格产品很容易进入渠道分销网络,进入各类大众化终端,并很快以品质和价格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2、小规格产品成为"小角楼"后续系列产品的"广告"――这是最实用、最实惠,也最能获得消费者口碑传播的"活广告"。

  "小角楼"的小规格产品在成都周边市场推广后,迅速引起城市消费者的好评,"小角楼"的品质口碑不胫而走。随着小规格产品的不断突破,不断扩大分销范围,"小角楼"的系列产品,在品种和价格上,都精确地锁定城市大众消费者的需求,迅速跟进。"大众化消费"的价格区间内,"小角楼"多系列产品迅速产生销量。因而,产品的战略明确。

  价格体系的模式化战略

  "小角楼"的产品价格,在大众化白酒消费市场,形成了"人格篱笆"。

  除小规格产品外,"小角楼"的产品系列,在大众化白酒的消费区间10元到60元之间,形成众多的主力产品,几乎每一个价格档次的区间内,都有相应的"主力产品"分布。密集的产品战和价格战,让"小角楼"可以在不同的分销渠道,不同的城市、农村终端,和"大众化"的消费需求相对应,满足大众化白酒消费中不同层次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小规格产品的价格。毫不直眼的产品,十元左右的价格在大众化餐饮消费终端,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大众化"的餐饮终端多如牛毛,可以说是酒市的"长尾终端","小角楼"以小规格的产品和实惠的价格,在这一终端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小规格产品的价格力量不可忽略。

  渠道与终端从模糊到清晰的模式化成型

  "小角楼"进入"江口醇"盘踞的成都市场时,几乎没有分销网络可以借助。那么,她是如何构建起分销网络的呢?

  "逆向渠道建设"(BOT模式)(相关策略详见陈军著《终端营销》)的"小角楼"的渠道战略)"小角楼"从成都周边的"农家乐"、郊县餐饮网点开始铺货,设点促销,推广"小规格"产品。这是类似"地道战""麻雀战"的分销网点、分销终端的建设,极为耗时耗力。但"小角楼"几乎是挨家挨户地推广,终于"撒豆成兵",以各种零散终端实现了对成都市场的包围。"小规格"产品在终端的热销,带动了分销网络的建成。"小角楼"也逐步以"喝出来"的"名气",让分销渠道从模糊到成型,从零散混乱到自成体系、密集分销的网络,在密集终端的压迫下(需求拉动),全面成型。

  当分销渠道模式成型后,"小角楼"便不再耗费资源于终端,因为对于"小角楼"的大众化产品的成本与收益而言,"终端成本"是品牌成长的负担。"小角楼"的渠道力量,主要从密集分销中体现出来。同时,由于"小角楼"在大众化消费市场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扼住大众化渠道的咽喉,终端推广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因此,"小角楼"以产品为渠道模式的核心,构建了庞大、复杂而又密集的区域市场分销网络。"小规格"产品进入大批发、大流通的分销网络;其他的系列产品,分别以城市上卖场、商超连锁以及城市干杂零售网点,形成主渠道,和城市大众化消费者"亲密接触"。

  而餐饮市场的终端,"小角楼"依靠口碑传播的力量和庞大的消费群体基础,几乎没有花费更大的力量,便实现了自然走量。

  可见,"小角楼"的渠道、终端的设计,是和产品的大众化消费市场步步为营的营销推广密切相关的。在产品的品质、口感、风格、价格得到消费者认同之后,甚至于形成了"口感依赖"、"品质依赖"之后,构建具有强大分销力量的大众化分销网络。虽然本土酒市的终端竞争激烈,但却是对于资源有限,但又竞争品牌、产品众多的"城市终端"市场而言。而在大众化产品的传统渠道上,产品的品质、价格和消费者的口碑认同,仍然在大众化产品、大众化品牌畅销的"不二法门"。

  "小角楼"以产品、价格和大众化消费的拉动,建立了具有"腰部发力"的分销渠道网络,自动实现了对大众化终端的分销,这是区域强势品牌成长历程中的必经之路。没有大众化市场强大的分销渠道,也就不可能创建具有区域强势品牌特征的强势区域品牌。

      小角楼的广告与促销

  "小解楼"的广告与促销,似乎带有典型的"本土特色"。

  没有精美的广告片,也没有值得称道的产品形象、品牌形象,只有一句广告语:"小角楼的名气是喝出来的",直白、憨厚、质朴,还带着强烈的自信。

  一句广告语就能产生销售奇迹的时代早已过去。那么,"小角楼"的广告语是不是具备创造奇迹的魔力呢?显然,从广告语的媒体传播上,"小角楼"的广告,几乎不能称之为"广告";而在市场推广中,"小角楼的名气是喝出来的"这句话却成为产品口碑传播的"导火索"。

  在"小角楼"的入市推广中,广告、促销都融合在"免费品尝""赠饮"的活动中。"小角楼"的小规格产品,成为广告、促销传播的核心载体。"小角楼"的广告语"名气是喝出来的"的传播,不光是从广告语中说,从横幅、车身广告中展示、传播,更多地以"产品体验",让产品自己说话。在持续不断的"喝出来"的免费品尝、赠饮活动中,产品的品质得到了认同,并形成了口碑传播。

  广告语"小角楼的名气是喝出来的"之妙,就妙在执行力上。通过让消费者免费喝,形成了强大的品质暗示。从消费心理层面上分析,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消费者不掏钱喝酒,肯定得说"小角楼"的品质好。当然,"小角楼"也确实在产品的品质、口感上创造了优异的品质特征。几种力量综合作用之下,"小角楼"的名气也就从口碑传播中越来越大。

  这是典型的区域品牌低成本口碑传播的战略。 "小解楼"是从消费者实际出发,或是从口碑传播的战略战术的模式化运用这种广告促销战略,但在传播的实效上,是大获成功的。

  区域品牌模式化成功的典范

  "小角楼"在川内区域市场的成功,尤其是成都为中心的"堡垒市场"的强势区域品牌地位的确立,无疑是低成本、产品化区域市场实效营销的典范。一个小品牌在这样一个大市场取得如此强势的品牌地位,市场业绩是骄人的。综合前文的分析,我们把"小角楼"品牌成长的成功,归类总结如下:

  一、实效的产品化战略

  "小角楼"没有和其他白酒品牌一样,选择"品牌"化的营销推广,选概念,讲文化;而是紧贴区域大众化市场的大众化消费者,以品质优异、价格定位准确的产品战略,让产品和消费者互动。尤其是"小规格"产品战略,撬动了一个庞大的大众化区域市场。

  二、实效的渠道分销模式

  "传播渠道"是令大部分白酒企业头疼的问题――又恨又爱。但"小角楼"以产品、价格和强大的终端销量拉动,创建了区域大众化产品的密集分销网,并没有浪费巨大的资源,却实现了渠道分销的顺畅运行。可见,传统渠道也不是白酒品牌的"拦路虎",企业应该换位思考。

  三、实效、具有战略高度的目标市场、消费群体定位

  "小角楼"选择成都这一具有象征意义、战略意义的"焦点"酒市,既显示了胆略,又是对产品和实效营销的充分自信。而"大众化消费者"的产品定位,则是"小角楼"取得区域强势品牌地位的核心动力。

  四、实效口碑传播

  低成本的广告引发了实效的口碑传播,"小角楼"的产品化广告沿用了本土最传统的畅销之道――体验之道。因此,虽没有精美的广告,没有集中、高密度的广告轰炸,"小角楼"的名气随产品传播,哪里有"小角楼"的产品,哪里就有"小角楼"的名气。口碑传播为"小角楼"创建了实效广告。

  小角楼的品牌短板

  "小角楼"的区域强势品牌之路,从产品化战略中起步不,在渠道分销模式中发展壮大,借口碑传播的力量,创建了品牌的价值。随着"小角楼"的品牌成长,"区域品牌"模式化中的短板也开始出现。

  几乎所有的本土酒企,在发展壮大之后,都面临"开发品牌"的考验。"小角楼"的开发品牌,也随着品牌的成长,日益增多。在各地市场,各种类型的"小角楼"品牌繁多,大多脱离了"大众化"市场,而成为终端品牌、游击品牌,或者跟随"小角楼"的流通分销网络,成为"突击"市场的掠夺性品牌。大量的子品牌问世,弱化了"小角楼"在大众化消费者心目中的固有认知。因此,品牌开发过多,可能导致"小角楼"的市场竞争力削弱。这是"小角楼"的品牌短板之一;

  "小角楼"的短板之二,在于品牌价值内涵的提炼,品牌形象的美化。"小角楼"在打天下时,可以只要产品,不要形象;只要口碑,不做大张旗鼓的广告。但成为区域强势品牌之后,产品化的战略,应该顺理成章地演变为品牌化战略,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的传播,既需要传播的战略战术支持,还得给市场、消费者一个具有识别价值的"形象符号"。――"枝江大曲"同为区域品牌,在形象和品牌内涵的传播上,颇具大家风范。因此,"小角楼"若还是坚持低成本的广告战略,品牌形象、价值得不到提升,品牌价值的积累、传播就受到了"瓶颈"式的限制。

  但是"小角楼"品牌的成功,却是以成为众多本土区域品牌、中小酒企的游击品牌、弱势品牌实效的营销案例。我们真诚地期待"小角楼"品牌成长"更上一层楼"!

上一篇: 古井揭开“后王效金”时代
下一篇: 夏季:白酒不再冷场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