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燕京啤酒:立足本土 借势奥运
2007-07-30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近日,《奥运金股》栏目收到一位江西读者来信“点题”,询问头顶奥运光环的燕京啤酒为何最近在二级市场表现疲软。带着这位读者的疑问,本刊采访了公司董秘刘翔宇和相关行业研究员。

  借势奥运提升国际形象

  据公司介绍,成立于1980年的燕京啤酒不仅在北京市场占据了85%的份额,而且它还从1999年开始进行全国性的扩张,目前拥有北京、广西、福建、湖北、内蒙五大强势区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除华润啤酒、青岛啤酒之外的中国第三大啤酒集团,拥有燕京、漓泉、惠泉、雪鹿四大品牌和22家啤酒厂,年产能约为450万千升。

  随着消费升级,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啤酒市场。公司对《红周刊》记者表示,为把握这一巨大商机,燕京啤酒以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的身份,首先围绕绿色奥运打造绿色饮品,展开差异化竞争;其次,与央视等主流媒体合作开展“燕京啤酒奥运社区行”等公益宣传活动;再次,赞助北京女排,投身奥运会场馆建设,在奥运会期间将为运动员村、媒体村等场馆提供燕京啤酒。与此同时,燕京还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营销,如燕京漓泉开展的“千人团迎奥运”活动、燕京惠泉冠名的“2007年狮王争霸赛”等。

  虽然北京奥组委还与百威和青岛签订了赞助商协议,有投资者因此认为燕京啤酒的赞助效果尚待观察,但多家券商研究员都给予了较高评价。高华证券预计燕京啤酒将成为啤酒行业里北京奥运会最大的受益者,2006~2009年的盈利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兴业证券也认为,奥运将是燕京啤酒销量和品牌影响力突破的转折点,逐步与青岛啤酒相抗衡,并把销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产能扩张应对竞争

  目前国内三大啤酒巨头总计占到38%的市场份额。像前两大巨头一样,燕京近年来在外埠的攻城略地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快速扩张的风险不容忽视,怎样促进控股企业尽快形成合力?公司对《红周刊》表示,他们专门成立了外埠企业管理公司,根据“择优而进、优势互补、管理克隆、品牌整合、市场共融”的方针,对控股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同时设立财务审计机构,加强对控股子公司的监督。

  公司的“十一五”规划是:到2010年,啤酒产销量达500万千升,进入世界前八强。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公司未来三年必须增加约200万吨的产能,需要30~40亿元的资金投入。虽然过去3年,公司每年的资本开支都在8~10亿元左右,已经超出了运营现金流的水平,但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现金流方面没有压力。

  关于外界对啤酒原材料涨价的担忧,公司表示,涨价前公司采购的大麦可以支撑到今年4季度,今年的毛利率不会受到严重冲击。他还表示公司未来会从扩大大麦的采购地、优化生产工艺等方面来消化上涨因素。另外,公司还将通过加强基础管理来提高产品的吨酒收入水平和盈利,从而消化大麦价格不稳定因素。从目前生产经营情况看,公司净利呈现增长态势。

  暂无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

  外资啤酒企业觊觎中国市场已久,目前为止,在中国前十大啤酒企业中已有8家为外资所收购或与外资建立了合作关系,而燕京是仅有的2家没有外资背景的啤酒企业之一。

  去年以来,市场先后传出燕京啤酒与比利时英博啤酒和荷兰喜力啤酒的联姻意向,但公司向《红周刊》记者否认了上述传闻。

  公司有关人士还特地致函《红周刊》,声明个别媒体报道公司与英博、喜力等公司进行定向增发等股权合作事宜,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公司目前暂无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同时公司董事会也从未研究过任何定向增发方案。

  专家点评:稳健经营 亦步亦趋

  燕京啤酒当年的并购不像青岛啤酒那样疯狂,也就无须在失控的阴影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相对而言,公司的经营比较稳健,但也失去了拼死一搏以执牛耳的战略机遇。

  青岛啤酒在渡过整合难关后,业绩快速提升,2006年销售收入116.77亿元,吨酒价格2572元,净利润增长43.1%,燕京啤酒相应的数据是61.22亿元、1839元和11.1%,两家公司的总市值分别为355亿元和152亿元,可见资本市场给予两只股票的不同定位是有根据的。

  从整体看,啤酒行业竞争激烈,利润提升空间远较白酒、葡萄酒为小,燕京啤酒目前超过40倍的市盈率已经不低。预计未来该股的股市表现,将会与该公司的现实表现一样,同属行业(板块)第一阵营,对龙头老大亦步亦趋,但是偏弱那么一点点!

上一篇: 白酒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回暖
下一篇: 我国白酒业“马太效应”越发明显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