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茅台迎宾酒,迎宾迎天下”
2007-07-2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如果把享誉全球的贵州茅台( 123.46,-1.99,-1.59%)酒喻作世界蒸馏酒的一簇奇葩,那么,茅台迎宾酒与其他茅台品牌系列产品便是花枝上的一片片绿叶,错落有致,风姿绰约,既不是“陪衬”,也不是“点缀”,而是与花同根而来的自然美物,一样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科技创新的“经典”之作

  大凡人间佳酿,皆由“曲、粮、水”经巧夺天工的技艺相融造就而成。茅台迎宾酒近似贵州茅台酒品质品味风格的形成,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与酿造原料系茅台酒的“酒醅”关系甚大。

  茅台酒的酿造原料——地产优质糯高梁和小麦的绿色、有机、健康品质属性,在中国白酒中首届一指,自不待言。然而正是这个鲜为少有的物质条件,给茅台迎宾酒带来了先天的品质品味风格“基因”。

  茅台酒“酒醅”,虽经七次高温蒸馏接酒,但其中所含的淀粉量仍然很高;另一方面,茅台酒道法自然的“高温制曲”工艺给“酒醅”带来的大量有益微生物,以及香味物质和香味前躯物质,在茅台酒酿造完成七次取酒后,依然十分丰富。于是,睿智的茅台人在认识和把握这一事物本质及规律的基础上,依靠科技创新,研制开发了茅台迎宾酒。

  当然,其酿造过程,除了依循茅台酒的酿造工艺操作规程,精心勾兑,以及严格执行茅台酒生产的质量标准之外,还导入了一些新的科技手段和方法。譬如:在原“酒醅”中引进新的酿酒微生物,添加部分优质原料,采取再生产发酵蒸馏法等等。

  可以这样说,按照传统工艺,茅台酒同批原料只蒸馏七次,而酿造茅台迎宾酒,通过科技创新,则进行了第八次蒸馏取酒。

  酿造茅台迎宾酒,虽然不需要像茅台酒那样长期贮存,但它同样需要一定比例的茅台酒进行勾兑。因此,它禀赋了茅台酒独具的优秀品质和品味风格特征,如其香气中,就保持了茅台酒鲜明突出的酱香、醇甜香、窖底香三种典形体的香味香气,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酒体干净,色泽透明,窖香突出,品感协调醇和”,凸显出一种别致的“焦(糊)香”及细腻、幽雅的“个性”;品饮不刺喉,酒后不口干,很适合那些喜欢喝茅台酒,但酒量又不太大的消费者。

  也正因为,茅台迎宾酒酿造是对茅台酒传统的七次蒸馏取酒后的科技创新,酿造过程的用时大大缩短了,节约了生产成本,这便在价格定位上具有了为大众消费者创造“价廉物美,经济实惠”顾客利益的广阔空间。

  个性鲜明的文化韵味

  古往今来,中国名优传统白酒在饮食文化中就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或者说,它作为社会交换的一种“形态”,渗透着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涵义与韵味。

  茅台人以“迎宾酒”来作为这款茅台系列产品的名称标识,意在传承历史久远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敬重友情”的人性意识,为人们营造一种“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祥和生活氛围。

  大凡对中国酒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酒在社交场合中,可以称之为缔结友谊的“使者”。历史上流传至今的“酒友”之说,出处就十分典雅。据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醉吟先生传》记载,他在晚年间,就曾“与嵩山僧如满为空友,平泉客韦楚为山水友,彭城刘梦得为诗友,安定皇甫为酒友”。自此,“酒友”一词便得以流芳千古,为文人雅士们相约聚饮、交友结情而津津乐道。

  好客,敬宾,原本就是东方民族,特别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涵之一。经典古籍《论语》中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似乎已成为古今之人在社交活动中常持有的喜悦心态。“相逢未必曾相识”,以酒迎宾客,广交天下友……可见,茅台迎宾酒的文化意韵是多么地深远与厚重。

  茅台迎宾酒“迎宾迎天下”的产品定位,还有一种更为宽泛的思想意义,即视消费者、经销商、市场为“天下宾客”,竭诚相待,以“迎”为“赢”等等。

  在当代商业社会,人们对酒的消费意识,一般说来,尽管十分看重产品的有形质量及品味风格,但从来都不会忽视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品位。往往,一个品牌的名称标志,“此处无声胜有声”,极易在倾刻间引发人们超越物产品的具象,将品牌抽象的感觉化为一种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融入消费心智的空间之中。

  “茅台迎宾酒,迎宾迎天下”,还意味着,要以一流的产品质量、一流的营销服务,去笑迎天下嘉宾,笑迎(赢)市场竞争之得。其心态之坦然,胸襟之博大,跃然于举首抬足之间,着实使人不由得击掌赞叹!

  顺理成章的“厚积薄发”

  茅台迎宾酒的创新推出,从根本上说来,是国酒茅台关注市场、关爱广大消费者的社会人文精神的一种彰显,也是企业贯彻实施“一品为主,多品开发,做好酒的文章”品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国酒茅台作为中国民族工业优秀的品牌,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消费利益的社会责任感和使用感,历来就十分浓郁和强烈。早在上个世纪中后期,茅台人就弘扬“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在精心酿造茅台酒的同时,即已付诸“既节约粮食,又做好喝的酒”的创新实践,积极审慎地投入研制开发茅台酒的系列产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茅台迎宾酒的问世,既是国酒茅台应对市场竞争的一种策略,也是为了让大众消费者都喝得上、喝得起茅台酒的一种真诚奉献。此种顺理成章的“厚积薄发”,体现了国酒茅台依靠科技创新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精神与魄力。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理念正日益发生着前所未见的深刻嬗变。就贵州茅台酒的生产与经营而言,一方面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另一方面由于茅台酒生产受到环境条件、酿造工艺等因素的制约,“供需断面”的弥合尚待长期的艰苦努力。

  客观地分析,在当今社会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这一“和谐消费”生活理念的推动之下,茅台迎宾酒与茅台其他系列产品的开发,对于缓解53度茅台酒的供不应求,培养中国酱香型白酒消费群体,无疑将产生重大的积极作用。这也是国酒茅台为中国传统白酒健康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

 ——茅台迎宾酒鉴赏随感

上一篇: 啤酒商“担起”成本压力暂不涨价
下一篇: 2007国内葡萄酒变革年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