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黄酒发展不能单拿起源说事儿
2007-06-1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黄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形形色色的消费者关注着黄酒的不同方面。有迷恋其口感的,有在乎其保健功能的,也有玩味其文化的,当然,也不乏好奇黄酒起源的。黄酒究竟产生于何时何地,目前,这在行业内还没有形成准确、统一的定论。绍兴是黄酒的发源地的说法、“黄酒之源会稽山”的广告语已被不少人所认可。

  在由《华夏酒报》主办的“’07中国黄酒国际化高峰论坛”上,来自宁波的参会代表则提出了宁波黄酒起源说,既然众家都有意拿下黄酒源头这块“匾”,那么,黄酒起源说是否有必要提上行业的议事日程呢?

  笔者认为,以科学精神为基点,探讨黄酒起源对于正处于多种利好发展形势下的整个黄酒行业是有益的,但是若就此引发企业间的争斗是不足取的。

  黄酒起源于龙山文化或更早的仰韶文化时期,而有可靠记载可查证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在公元前二至三千年的夏、商时代就已形成……这是目前行业内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但是黄酒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时欣时衰”,是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由此可见,宁波黄酒凭借“河姆渡文化中出土的酒器要比龙山文化中出土的酒器早一千年左右”这一点荣登黄酒源头似乎也并无不可,但是在现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仅是在小范围内奔走相告自己的历史渊源而非是通过不断做强做大品牌来提升影响力是远远不足的。

  先不说宁波黄酒源头说是否能经受住历史科考学的验证,单就从品牌发展和文化挖掘角度来看,宁波黄酒与绍兴黄酒集群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在一夕之间推翻消费者原有对绍兴酒的认可度是有较大难度的。

  从黄酒行业整体出发,对于将要走向国际的酒种来说,为了让更多的国内国外消费者了解它,探究其历史渊源是其中的一个课题。但是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对于“正本清源”的过度关注却并不可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黄酒行业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不同,它同样要接受消费者的好坏评价。作为新兴产业,IT行业这几年的风声水起正说明不论哪个行业,有市场就有发展,企业要关注的是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市场,产品再好,历史再悠久到头来也只能黯然神伤。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对黄酒文化进行否定,而是要引导企业对黄酒文化正确认识,或者说如何在企业发展、品牌推广中更好地利用黄酒文化的无形价值。

  “乌毡帽”这一品牌近年来的发展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有业内人士分析,“乌毡帽”作为非绍兴本土品牌,却借用绍兴文化的卖点赢得了市场,这是其品牌发展的亮点,这与众多非上海地产“上海老酒”的“羊群事件”形成对比,体现了其差异化经营的思路。与此同时,其市场布局的准确性也为其进一步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

  同样是文化,运用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黄酒行业的复兴时期,不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关注自身发展中的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品牌建设才是关键。

上一篇: 低酒精度葡萄酒成为新风尚
下一篇: 全球第三大葡萄酒集团卡斯特中国战略全面提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