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白酒里的“许三多”
·中国葡萄酒成品位阶层新宠
·茅台推出新款商务用酒
·“韩国酒”超市坐等低度酒“井喷”
·“年份酒”酒龄有些离谱 动辄十年八年多则数百..
·啤酒包装以塑代玻璃的趋势
·全国首家豫酒商社将现身郑州
·西湖啤酒布局浙北 德清新厂成进军上海市场前哨..
·我国保健酒业全速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2007年上半年郑州葡萄酒市场简析
最热文章
·高端白酒涨声快 飞天茅台价格春节前或破两千 24小时内新文章
·“零售潮”引爆国庆白酒市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国白酒的价格飞涨 高端私藏酒夺势而出 24小时内新文章
·中低端白酒企业如何突围? 24小时内新文章
·品牌强弱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健因素 24小时内新文章
·川酒企业强势盘踞 省外酒企错位竞争
·品牌效应促鲁酒快速崛起
·白酒投资虽好 但仍需谨慎
·白酒涨价喝不起 四招巧应对
·白酒涨价潮又袭来 洋河股份涨价迎“双节
旗帜广告位
三大白酒企业第二代接班人的机会与挑战
2007-06-0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第一代白酒企业家正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遗憾也将注定沉入历史。随之登场的“第二代”企业家将面临更多挑战。

  中国白酒业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依靠魄力和胆略打下白酒大好河山的“第一代白酒人”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王国春退位,季克良面临退休,王效金、乔洪涉嫌违纪被调查……俗语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摆在白酒业接班人面前的不只是守江山,他们更要长江后浪推前浪,引领中国白酒业更上层楼。中国白酒业“第二代”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春天过后,桥指何方?”证券业人士把五粮液(000858.SZ)灵魂人物王国春和新掌门唐桥的交替,巧妙地概括成这样一句话。

  高端白酒新格局

  今年春节刚过,五粮液一夜间换帅,引起业内强烈反响。此前,业界一直认为,五粮液未来两年内主要高层位置变化风险不大。因为虽然王国春今年已经61岁,超过退休年龄,但去年7月份,宜宾市政府方面专门下文延长王国春的任期至2009年。

  但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快。五粮液开始拉开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换帅如换刀。虽然在这次新任命中,王国春仍稳坐五粮液集团董事长位置,但相对集团独立的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现时的大权无疑掌握在新帅唐桥手上。

  王国春时代的五粮液,是急速扩张与发展的黄金时代。五粮液内部人士概括,号称“铁腕”的王国春,管理手法擅长“进攻”。中国白酒“蹿红”多年前,王国春就预见到优质白酒资源短缺的未来。当时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扩建产业链上原材料储备库、尝评勾兑中心、质量管理中心、包装生产线等重要环节。五粮液产能上的优势,是其后与对手茅台同台竞争一个不可或缺的筹码。

  20余年间,在他的率领下,五粮液销售额从1500万元升至156.65亿元,上升1000倍,五粮液“中国酒王”的宝座也一坐就是多年。

  目前唐桥面临的是另一个行业气候。东方证券白酒行业分析师任美江称:“在白酒业群雄竞起的竞争成熟时代,白酒业的暴利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与五粮液合作多年的经销商刘先生也承认,随着洋酒的进军和国内其他高端品牌的崛起,目前五粮液的对手不单一个茅台。“五粮液半年提价三次,简单提价带来的只是短期的繁荣。想在此格局下保持可持续发展,五粮液必须要有大的创新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酒业资产整合

  公司治理创新,是唐桥上任后,外界对其寄予的最大期望。“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和集团之间仍存在大量不合理关联交易,所有五粮液酒通过进出口公司销售;而白酒包装资产也一直游离于股份公司之外。”虽然五粮液是证券业热捧的明星,但各大证券分析师对五粮液的治理一直诟病不断。酒业资产统一收购,酒业资产整体上市,是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向。

  唐桥3月20日走马上任,已在其任内首个年度报告上,承诺逐步收购“与白酒生产相关较高的资产”。这充分显示唐桥对解决公司治理顽症的决心。

  “五粮液收购集团相关资产,可以为公司增加73%的利润。”据国信证券食品分析师黄茂统计,2006年五粮液通过关联交易,在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流失2亿元,内销业务流失2.5亿元,而普什集团方面流失3亿元,其他部分流失约1亿元,合计8.5亿元。这相当于2006年利润的73%。

  “此前金六福、浏阳河、五粮春等品牌总经销商通过其影响能力和国企体制弊病,以很低的价格向五粮液购酒,甚至还在力图分享主品牌收益。”黄茂称,五粮液通过股权收购,可以截断该部分利润的流出,公司一年就可增加净利润5亿~7亿元。

  明确上市公司白酒主业

  虽然气魄上高调的王国春占优,但熟悉唐桥的人指出,当地政府正是看中其低调平稳的作风,以实现帅权顺利过渡。唐桥自2000年就开始任职宜宾市副市长,主抓工业。他不仅有一定的政府经历和背景,而且在任期间也在资本运作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我上任以来主要是车间调研,包括熟悉五粮液工艺流程、管理等。”4月底,唐桥以新董事长的身份首次出现在股东大会上。针对各大证券公司对五粮液换帅后企业发展的疑问,唐桥坦言因为上任时间短,对五粮液未来的发展仅作了初步构想。

  唐桥首先明确的是,“五粮液股份公司未来只会做酒,而多元化将放在集团,重点将是白酒和机械。”为了令上市公司的业务更清晰,唐桥承诺将上市公司业务逐步与集团分开,以避免目前巨额的关联交易。虽然唐桥称整体上市没有明确时间表,但他透露今年仍会做相关方案,结果如何主要看国资委的态度。

  由于王国春时代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已经打下较好基础,唐桥在这两块上的政策以求稳为主。去年,泸州老窖(行情论坛)针对重点经销商定向增发,取得较大的形象和销售收益。唐桥也透露已经聘请了29位经销商作为顾问,并将着力建设与经销商的利益共同体。

  一季度是白酒行业的销售旺季,五粮液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14%,营业利润同比增35.43%。由于白酒消费税率的下降和公司营业费用率的下降,在期内公司的利润增长远高于收入增长。

  五粮液的唐桥时代,目前看到的是一个好的开始。

曹杰领衔:“古井”能否激起活水

  随着古井贡酒(000596.SZ)原总经理王效金的出事,古井集团走入准“曹杰时代”。

  4月13日晚上10点,“白酒枭雄”王效金因“涉嫌违纪”,在家中被安徽省纪检部门带走,事出突然且随之而来的是周末,长期膜拜的“精神领袖”在一夜之间崩塌后,大多数古井集团员工甚至还没来得及惶恐,16日(周一)上午负责酒店业务的古井集团副总裁曹杰被宣布主持全面工作。

  古井集团正在开启曹杰时代,而他将带领古井集团走向何方?

  白酒“外行”

  白酒行业对曹杰一直比较陌生,一位古井经销商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我与曹杰只有一面之缘,还是在王效金出事后。”而在记者采访的几位白酒行业权威人士中,均称与曹杰并不熟悉。

  1966年8月出生的曹杰是亳州本地人,在进入古井后一直负责酒店等业务,并没有涉及白酒。

  来到古井之前,曹杰是当地一位颇有前途的税务官。1997年正准备进军酒店行业的王效金,给曹杰打了个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开拓古井酒店业务。曹杰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曾公开说,几分钟之内就做出了决定。也许王效金当时不一定想到,其会成为自己的继任者。

  在曹杰最初担任古井假日酒店董事长的日子,留给当时同事最深印象的事情之一是,他会从负一楼走到29楼,每天两遍,工作细致。十年经营,古井酒店集团已从单一的酒店发展成为融酒店、商业、旅游三位一体的综合型酒店管理集团。目前,已拥有7家子公司、总资产达15亿元,资产相当于1997年的4倍,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5.6亿元。

  “与王总(王效金)相比,曹总性格更显温和,”曹杰一位部下对记者说,“王效金性格更加强硬。”这不难理解,作为创业者的王效金必须具有更强悍的决断能力才能成功。“思维清晰、稳重、善于用人”,这是曹杰留给古井经销商萧天君的主要印象,“还不错”。

  目前,曹杰仍以副总裁身份主持全面工作,古井能否由“准曹杰时代”进入“曹杰时代”还需要时间。就目前情况来看,曹杰“扶正”的形势较为乐观。

  5月24日,亳州市委书记邵国荷视察古井集团时曾表示:“曹杰同志工作很勤奋,思考问题也很全面,对古井的发展有很多的想法和思路。”

  这显然是个积极信号,虽然变数尚存。

  此时,古井集团正处于改制关键时刻。而王效金当政时确定的改制方略能否继续推行下去,一直为外界关注。据公开资料,亳州市国资委与泰国TCC的并购谈判进展并不顺利,因此,古井集团改制的方向也将影响到曹杰的未来走向。

困难重重

  “1至4月,古井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近8个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古井贡酒股份公司增长了40%多,整个集团增长了20%多。”古井集团提供给记者的资料如此显示。

  这对古井和曹杰都是好消息,王效金出事后,销售和市场的稳定非常重要。

  在王效金出事后,古井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公司各项方针政策不变,经营理念不变,管理制度不变,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不变,年度经营目标和各项预算指标不变。

  但这都是权宜之计,争取更快发展才是曹杰最应关注的问题。“我对古井贡发展保持乐观,”萧天君对记者说,“我最关心的问题是古井下一步发展战略,市场、品牌打造等问题;以及政府对古井的态度。”

  近两年,古井成功化解退市风险、摘掉ST帽子,保持了不错的发展势头,但这只是与自身相比,与行业中曾经是相同重量级的同行相比,古井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古井集团应该更加重视白酒主业。”中国食品协会白酒分会马勇对记者说。白酒一直被认为是夕阳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的白酒行业萧条中,白酒企业纷纷大搞多元化,寻找新的出路,古井贡是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最远的一个,农产品(行情论坛)加工、房地产、酒店等业务都倾注不小的精力。但随着宏观环境好转以及白酒行业回暖,对多元化过多关注被认为是不明智的。

  如何做好白酒主业,也将是曹杰这个“白酒外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摆在曹杰面前的一个现实是,王效金带领下的古井曾经走在行业的前列,1991年到1997年,古井6年都保持着行业第三的位置,但这个位置对古井来说已经成为历史,当年与古井差距并不大的同行企业已今非昔比。尽管有着不少的客观原因,如税制风波,但古井在白酒发展上的战略缺失也是不争的事实。

  五粮液通过多品牌战略取得行业老大位置,品牌打造也取得不俗成绩;茅台通过挖掘自身工艺和原产地优势,有效提升品牌价值,在高端白酒市场无人能敌;泸州老窖等企业近几年相继打造自己的超高端品牌,同时带动中低产品销售,可以说各个类型的企业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而古井依然彷徨。

  曹杰能否开辟新的古井之路,行业在拭目以待。

  茅台候任者袁仁国:做好酒文章走出酒天地

  乔洪落马,袁仁国接掌茅台悬念已不大。

  其实,由袁仁国接替季克良茅台集团董事长职位的悬念近几年已经越来越小,袁仁国虽还只是贵州茅台(行情论坛)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下称“贵州茅台”)董事长,但2004年其已成为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而之前担任贵州茅台总经理的乔洪只是“三号人物”,他具备的只是竞争茅台集团董事长的入围资格,但实力与袁仁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尽管其工作业绩还不错。

  “贵州省政府方面对茅台集团的继任者人选一直也很慎重。”日前,一位茅台集团子品牌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说,理由之一就是超期服役的季克良已是五次延期退休时间。

  目前,来自各方的评价是,性格谦和的季克良是茅台集团的精神领袖和灵魂人物,虽然对茅台派系力量不能做到完全置身事外,但他很少参与其中,并能取得各派力量的尊重。行业对袁仁国、乔洪都各有褒贬,但对季克良是一片赞扬之声。

  据公开资料,1975年进入茅台的袁仁国起步于基层,季克良对袁仁国的评价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从工人干起,对一线生产和经营销售都非常熟悉。“我的性格比较直爽,这是山里人的性格,”袁仁国日前曾对记者这样评价自己,“责任心很强,工作中比较急,对下面要求比较严格。不管你能不能接受,反正我会比较严格。”

  从工作后开始喜欢诗歌的袁仁国,现在已经接任乔洪的贵州茅台总经理职务,而在此前,业界一直盛传其与乔洪争斗激烈,但袁仁国日前公开否认了这一说法。无论争斗是否存在,现在一切都随乔洪的离任而结束,而这对茅台发展利大于弊。

  “乔洪落马对茅台发展影响不大。”这是业内人士的共同看法,一位茅台的中层领导还曾戏言,更大的高层震荡也不会影响到茅台的发展。

  行业普遍预测,假如袁仁国执掌茅台,目前旺盛的发展势头不会改变。

  由于茅台特殊的工艺、原产地优势、资源稀缺性以及“国酒”的金字招牌,茅台在中国白酒高端市场的领先优势较大,其销售一直供不应求,而这些优势都不会随着领导者的更迭而变化。

  而且,浸润白酒30多年的袁仁国对茅台和行业都很熟悉,茅台近几年不俗的业绩也证明其并非碌碌之辈。同时,在茅台工作多年的袁仁国对茅台局面的掌控能力要比其他人强。

  “2000年才到茅台的乔洪,派系力量并不大,且主要集中在销售队伍,而日前茅台销售队伍的调整已经让乔的力量所剩无几。”一位接近茅台高层的人士对记者说。

  对茅台如此巨大的国企来说,较强的掌控能力非常必要,是茅台稳定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对白酒企业都颇为关注的多元化策略,袁仁国曾对记者表示,茅台将坚持“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策略,但“以前者为主”,对“走出酒的天地”,茅台的态度是“非常理性、非常审慎”地对待。

  而对于茅台的多元化进程,袁仁国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并表示将遵循相关多元化原则,“可能进入白酒上、下游产业,包装、防伪和原料等产业。”

  白酒业“第一代人”的遗憾

  2007年,悬念最大的中国三大白酒企业接班人人选均有了着落。

  中国白酒业正进入“第二代”接班人“主政”时期。

  作为第一代领导者的王国春、季克良、王效金等都是中国白酒业的功臣,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市场化”企业家,包括三人在内的第一代白酒企业家已出色地完成自身历史使命:他们不但把白酒行业从计划经济带到市场经济,而且带领企业在市场上百战胜出。尽管各自性格不同,作为创业型企业家的他们具有共同的英雄气质:大气、勇于开拓和雄才大略。尽管他们也会有缺点,甚至有的连“谢幕”的方式都不光彩,但他们为中国白酒业所作出的努力没人能够否认。

  但在他们身后,我们也看到了遗憾。

  也许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带领企业走向更加开放的公众公司的道路上,他们走得还不够远。

  白酒是高税负行业,作为当地重要税收来源的白酒企业,往往是当地政府特别关注的对象,大型白酒企业更是如此,因此也往往受到作为大股东的政府部门更多的控制。也许正因此,白酒行业尽管有颇多上市公司,但整体气质都较为保守。

  一位行业人士曾如此评论:白酒企业,产品和营销方式离市场很近,但整体气质离市场很远。

  在高管身上,我们能感受到更多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在企业身上,我们更容易看到类似政府部门的企业文化。在采访中,与啤酒、红酒等国企相比,白酒企业的“国企味道”更浓。

  在这种企业文化影响下,白酒企业的“派系”争斗似乎格外激烈。一位与某大型白酒企业有着生意往来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要想生意成功,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这个企业的各个“派系”,否则很难办成事。

  这将是第一代企业家们身后最大遗憾之一。与之相比,营销之乱等诸多行业问题都是“疥癣之疾”。同时,第一代企业家的激励政策也并没有完全解决好。

  第一代白酒企业家正在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遗憾也将注定沉入历史。随之登场的“第二代”企业家将面临更多挑战,因为与前辈相比,他们遇到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但他们也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他们对市场有着更深的理解,也更符合市场精神,他们具有更强的变革精神和更好的教育背景,因此他们也有着更宏大的历史使命: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让中国白酒走向进一步的强大,相信他们做得会更好。

 

上一篇: 盛世沱牌领衔沱酒中低端
下一篇: 曹杰领衔:古井能否激起活水
【 收藏到:365Key 新浪ViVi 和讯网摘 天极网摘 POCO【打印】 ↑回到页首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酒库管理与勾兑技术交流会
伊力特公司首次召开..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
乌克兰设计师Evgen的酒类包装设计
乌克兰设计师Ev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