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通过直播形式,正式官宣推出旗下首款高端精酿啤酒“牛市News”。据统计,这场顶着“吴向东直播首秀”光环的新品发布会,全网观看人数超190万,成为当天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然而,就在此三天前的8月5日,珍酒李渡发布了盈利预警公告,显示其今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呈现出同比大幅下降。
一边是新品高调上市,一边是业绩下滑预警,这一热一冷的强烈反差,将这家酒企跨界布局背后的战略考量与当前面临的业绩压力同时暴露在聚光灯下,引发市场对其“跨界突围”战略能否有效对冲主业压力的深度审视。
业绩暴雷,“大珍”能否成为增长新引擎?
据盈利预警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珍酒李渡录得收入为24亿-25.5亿,预期将同比下降38.3%-41.9%;股东应占净利润预期下降23%-24%,经调整净利润预期下降39%至40%。
对比往期业绩来看,这是珍酒李渡自2023年登陆港交所后,交出的最差成绩单。
上市首年,珍酒李渡的业绩表现颇为亮眼。2023年,其实现营收为70.3亿,同比增长20.06%;实现净利润为23.27亿,同比增长125.96%。
但2024年以来,其业绩便开始承压。其去年营收仅微增0.52%至70.67亿,净利润则同比下滑43.12%至13.24亿元。四大主力品牌呈现“三降一增”的态势,仅李渡实现了正增长。其中,作为核心营收支柱的珍酒去年营收同比下降2.3%。
(珍酒李渡盈利预警公告截图)
业绩的持续疲软,尤其是高端产品增长的乏力,凸显出珍酒李渡在行业深度调整期面临着严峻挑战。据了解,珍酒李渡为实现高端化,去年进行了一系列努力,包括推出高端光瓶酒、限量发售价值万元以上的超高端战略新品“珍五十”、主动缩减“珍三十”团购供应以稳定价格等。但收效似乎甚微,其2024年高端产品的营收同比下滑近11%,占比企业总营收仅为24%左右。
在此次公告中,虽然珍酒李渡并未披露具体价格带产品及具体品牌表现,但营收、净利润大幅下滑,则从侧面表明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
对此,珍酒李渡在公告中提出三方面应对策略:其一,为了应对行业主要挑战与需求,珍酒品牌推出的战略性旗舰产品“大珍”,预期下半年将带来可观销售贡献;其二,将加大力度深化现有旗舰产品在核心区域市场的渗透率,并加速渠道周转及稳定经销渠道的价格体系;其三,将加快开拓新兴消费趋势及消费场景,如推出中端和次高端价位产品及针对生日、婚宴宴席场景的产品。
综合珍酒李渡的经营策略来看,显然对新品“大珍”寄予了厚望。此前,吴向东在股东大会上亦明确表示,“现阶段主要任务会放在新品‘大珍’上,锚定‘大珍’这个价位,也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事情。”
据悉,大珍于今年6月上市,是贵州珍酒推出的全新战略级新品,其定价为888元/瓶,瞄准“珍十五”与“珍三十”之间的价格空白带,旨在与后两者形成梯次配合效应。
不过,承载厚望的“大珍”,其能否取得预期成效面临着多重现实挑战,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外部市场环境影响下,这种不确定性更显突出。
首先,从市场维度来看,次高端白酒市场显著承压。当前白酒市场呈现“哑铃型”消费结构,即高端市场凭借品牌壁垒保持稳健增长,大众市场依托刚性需求实现扩容,而次高端价格带受经济环境与消费信心影响承压明显。在此背景下,大珍以888元/瓶定价切入次高端市场,其面临的挑战显而易见。
况且,珍酒李渡当前不仅主力次高端产品出现价格倒挂,企业发展亦面临停滞甚至倒退,今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期下降40%左右,充分表明其盈利水平正持续走低。因此,大珍如何在确保价格体系稳定与有效激发消费需求之间平衡的基础上,在竞争激烈的次高端市场中站稳脚跟,成为其当前亟待破解的主要挑战。
其次,从竞品维度来看,大珍面临双重挤压。一方面,以茅台1935、君品习酒等为代表的高端酱酒明星产品,受外部市场环境影响,其价格已下探至这一价格带,并加速瓜分着次高端白酒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水晶剑、梦之蓝M6+等代表的知名大单品早已渗透宴席市场,大珍如何在消费者惯性选择下,进入宴席市场同样面临较大挑战。而在业绩预警公告中,珍酒李渡也提到,上半年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宴请消费场景减少所致。在存量市场中,每一个百分点的增长都需要从竞争对手手中虎口夺食,这无疑是一场攻坚战。
据公开报道显示,在上市至今的两个月时间内,大珍签约近2000家经销商,创下了行业现象级的热度。但这种渠道热度能否转化为终端消费热度仍是未知数——签约只是开端,让产品真正流向消费者才是关键挑战。毕竟,渠道覆盖的广度并不等同于市场渗透的深度,唯有消费者的真实买单,才是衡量一款产品成功与否的核心标尺。
跨界布局精酿啤酒赛道,“牛市”能否带来好运?
如果说“大珍”是珍酒李渡聚焦白酒主业寻求突破的新军,那么“牛市”精酿啤酒的推出则含有曲线破局的考量。
据吴向东在直播中介绍,“牛市”啤酒历时三年打造,精选全球珍材,以“牛市开,好运来”的品牌定位,打造全新的悦人悦己的生活方式。同时,这款啤酒也承载着珍酒李渡未来20年“酿造资深酒友喜爱的白酒和啤酒”的战略方向的重任。
拉长时间线来看,在啤酒赛道,吴向东此前已有布局。2017年底,他投资了黑龙江辛巴赫啤酒公司,持股约17.95%,并参与了该品牌的定价、口感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工作。数据显示,定位高端的辛巴赫去年营收规模约2亿,这或许为吴向东推出“牛市”啤酒提供了一些经验和信心。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