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曾指出,中国人的性格中,有着温良的秉性。而这种秉性,源于他们过着的一种精神生活。虽然书中没有指明“精神生活”的具体风貌,但回顾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始终是以“和美”为指导思想的。
天地之道美于和。中国人的“和美”思想,始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形成于中庸之道所传递的“中和之美”,发扬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君子之德。在千百年的传承中,它酝酿出如美酒般丰饶的内涵,不仅陶染了中国人温良的秉性,也构成了我们的审美底色和处世哲学。
和羹之美
和酒之味
美在中和,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美学传统。美学大师李泽厚认为,“中和之美”是中庸原则在美学上的运用,是一门调和统一的艺术。我们对“美”的评价,常常以“致中和”为标准。
孔子欣赏《关雎》,认为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中和之美的典范;《吕氏春秋·大乐》在论音乐之美时,主张“声出于和,和出于适”;明朝书法理论家项穆认为书法之美,在于方与圆、正与奇之间的平衡:“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
不惟艺术,生活亦然。中国传统烹饪尤其讲究中和之美,《吕氏春秋·本味篇》中,首次提出了饮食的“和美”标准:“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关键在于水与火的运用、食材与风味的调和。
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白酒同样深受“和美”文化的影响。酿酒是比烹饪更为精微复杂的体系,是由时间和微生物共同谱写的乐章,充满无穷变化,要做到“和美”,颇为不易。有专家认为,“和美”白酒至少要做到:“味道俱全,各味谐调,增之过浓,减之过淡,复合香幽雅突出,入口绵甜甘洌,诸味自然谐调,余香爽净悠长,那将是酒之极品。”
而1963年的全国评酒会上,就有一款名酒,获得全场专家一致盛赞:“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
这一完美诠释白酒“和美之味”的佳酿,就是五粮液。它以高粱奠定雅正清香之筋骨,大米增醇美甘香,糯米添纯甜浓香,小麦酝酿出悠长曲香,玉米氤氲出喷香尾甜,五粮各司其职,五谷巧妙平衡,互有补益,共同酝酿出和谐丰满的佳酿。
“五粮”之名,已经为风味和美奠定基础。相比单一粮食的酿造,多种杂粮混合酿制,不同原料的发酵时间不同,产生的风味物质也不同,这也正是五粮液的独特之处。酿制五粮液的五粮配方,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缺一不可。以五为数,不仅暗合《黄帝内经》中关于食疗养生的原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五粮混酿中,风味因子互相激荡影响,清香、纯香、甜香、曲香、冲香和谐交融,“香、醇、甜、净”和谐统一,成就别具一格的和美之味。
而五粮液“水、粮、曲、窖、艺”五绝合一的酿造工艺,亦是“和美”酒文化的绝佳表达。五粮液取名泉安乐之水、宜宾紫土所孕育之五谷、自然培育之包包曲,辅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酿酒工艺,于数百年不间断的明朝窖池中酿造,最终只取其中最精华的五分之一,方才成就独一无二的大国浓香。
宜言饮酒
为欢为礼
五粮液的诞生,是宿命使然,亦是历史传承。
被都江堰所戍卫的四川盆地,自古沃野千里,物产丰饶,被誉为“天府之国”。五粮液的故乡宜宾亦是南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悠长,物产丰富,有“填不满的叙府”之美誉,为酿酒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酿酒讲究微气候,“水土气气生”这五大要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水。《齐民要术》中关于造酒收水之法就指明,“河水第一好”。宜宾地处岷江、金沙江、长江三江汇流之处,岷江水色澄碧,金沙水质清洌,有此天赐水源,若不酿酒,岂不可惜?
所幸宜宾并未辜负天时地利,当地酿酒历史可以追溯至四千多年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名酒辈出,酒名远播。在唐有官酿重碧酒,以四种粮食经两次发酵而成,色青碧,杜甫饮之惊为“胜绝”;在宋有姚氏所酿“姚子雪曲”,诗人黄庭坚称赞它“清而不薄,厚而不浊。甘而不哕,辛而不螫”,“姚子雪曲”便是五粮液的前身,当时已颇有当代五粮液之和美风骨。
此后明朝取消专卖政策,不再设专门管酒务的机构,酒税并入商税,税额大幅降低。这一举措,促进了民间酿酒业高度繁荣。陈氏家族创立“温德丰”酒坊,融合宋代“姚子雪曲”酿制精要,改良配方,形成更趋完美的“陈氏秘方”杂粮酒。清末邓子均继承“温德丰”酒坊后,将其改名为“利川永”。
1909年,晚清举人杨惠泉更是在品尝后盛赞:“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自此,传承数百年的佳酿,拥有了与其独特风格相匹配、语意更胜的好名字,此后百年,五粮之名携酒香而远播。
五粮液从诞生起,就与“和美”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宴饮本身,也包含着对“和美”的期许。
从古至今,佳节贺礼,家庭团聚,酒都是必备元素,“庶民为之欢,君子为之礼”。“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始于周朝的“乡饮酒礼”,便是最早的“丰收酒”,用以庆祝丰收,以及敬老尊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老友久别重逢,总有聊不完的话,若无美酒,何以助兴?“宜言饮酒,与子偕老”,喜庆时刻,更是少不了美酒增添氛围。一杯美酒,承载着人们对生活和美的美好期许。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