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川酒类消费市场,除了一家独大的成都市场,德(阳)绵(阳)市场就是‘第二极’!”四川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铁犁在接受酒业家采访时这样表示。
川(西)北的德阳、绵阳,一个被誉为“天府明珠”,一个被视为“科技之城”。这两个原来均属于“绵阳专区”的兄弟市场,既是表亲,又是近邻,同时还是整个四川除省会成都外最大的地级市场,却以其迥异的市场和消费风格,瓜分了50亿的市场容量,占到了整个四川酒类流通容量的1/8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端酒市场的引领方面,德阳、绵阳市场走在了四川地级市场的前列。这在强势名酒品牌挺进四川,“西不入川”被打破的背景下,作为四川酒类消费市场“第二极”的德绵市场自然成为外来名酒品牌眼中的“香饽饽”。
但这个在四川除成都之外,容量最大、消费能力最强、消费档次最高的“香饽饽”的现状如何?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如何才能看在眼里,吃到嘴里?酒业家为您带来一线深度报道。
01、50亿德绵市场有3个共同特征
德阳,取之“德政如阳”之意。这个城市刚烈、顽强、坚毅、果敢,敢于与一切外界入侵势力作斗争。德阳下辖2区、1县,代管3县级市,2020年有人口345.62万人,GDP为2404.1亿元,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等一大批顶级大型企业,被誉为“重装之都”,是一个典型的重工业城市,经济十分活跃。
据四川酒类流通协会德阳分会会长杨运武等酒商介绍,德阳酒类市场容量约20亿元左右。其中,德阳市区(旌阳区)约8亿元;代管市广汉市约4.5亿元;拥有近140万人的人口大县中江县约4亿元;经济强市什邡市约2.5亿元;由于罗江区周末人口大量回流至市区(旌阳区),且人口较少(仅21万人),罗江区的酒类市场容量约1亿元。
此外,剑南春产地绵竹市,由于整个产区大量销售散酒,自产自销者众,故暂未纳入流通统计。
绵阳,有“中国科技城”之称,是四川第二大经济体和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之美誉。作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和经济副中心,绵阳包容、细腻、乐观、奋进,下辖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市辖区3,县级市1,县5),有人口545万人,GDP为3010.08亿元,拥有长虹、九洲、科发集团、富临实业、利尔化学等知名企业,也是实力非常强劲的综合型城市。
酒业家从绵阳市酒类协会秘书长、双赢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兵和四川九森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军等绵阳酒商处了解到,整个绵阳地区酒类市场容量约在30亿左右,其中绵阳城区(含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约13亿元,绵阳代管的县级经济强市江油市约5亿元,人口大县三台县、盐亭县分别约为4亿元、3亿元,远郊的梓潼、平武、北川等郊县分别约为2亿元、1亿元和1亿元。
据在发家于德阳,在成都、德阳、绵阳均开设了酒类销售公司的德阳市群运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运武介绍,德阳、绵阳是除省会成都外四川酒水容量最大的两个地级市场,这两大市场有三个共同特点:
第一,经济发达,酒类市场容量大;第二,企、事业单位多,对高端酒消费需求较大;第三,中心城区消费力强,占到酒类市场总容量的一半左右。
“德阳、绵阳市场在四川省内独树一帜,尤其是高端酒方面,已是四川市场上除成都外的‘第二极’,对于上游酒厂而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据德阳酒商高总反应,德阳、绵阳市场已经成为各名酒企业争夺的一个高点市场。
02、德阳专情,绵阳包容,既对立又统一
如果说德阳、绵阳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倒不如说它们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市场综合体。正如熟悉成、德、绵三地市场的杨运武介绍,德阳、绵阳有三大共同点,同时又是两个酒类消费风格完全不同的市场,“德阳专情,一个品牌可以喝数十年而经久不衰;绵阳包容,任何品牌都可以来这里打市场,而且能够获得不错的市场份额。”
这样的观点得到了包括的德阳友源商贸高总、郎酒川西北办事处卢总等酒商的赞同。罗江酒商唐总告诉酒业家,德阳、绵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各具特色,比较典型的就是表现在市场对丰谷酒的接受上面,“在绵阳,丰谷酒王及以上的高端产品卖得好;在德阳,丰谷墨渊、丰谷特曲十分畅销,丰谷酒的高中低档产品都很畅销,只是价位和产品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罗江则是能够反映出绵阳、德阳两大市场特色的一个县级市场。据了解,罗江作为连接德阳、绵阳的中点(罗江城区距离德阳、绵阳分别为23、24公里),几乎完美地融合了这两个市场的特点。在罗江这个区域市场上,既能看到德阳市场排外的性格特点,又能看到绵阳市场包容的态度,因为这个迁徙性较强的城市,罗江区很多人员工作日在这里工作,到了晚上和周末又回到了德阳或者绵阳。
“工作在罗江,生活在德阳(绵阳)。白天在工作上碰面,晚上在一起喝酒,这是常态。”杨运武对酒业家表示,罗江这个“中点”,有效地把德阳、绵阳联系在了一起,也成为了这个地区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
有当地酒商告诉酒业家,德阳、绵阳两个市场是相通的,许多人在绵阳、德阳、成都三地都开设了酒类商贸公司,彼此之间也很熟悉,尤其是运营高端酒的各公司之间。这样一来,更加紧密地让德阳、绵阳联系在了一起,“成—德—绵”市场一体化也在推动之中。
03、众名酒虎视鲸吞,德绵市场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通过对杨运武等德阳酒商的调研,酒业家发现德阳酒类市场正在呈现四个变化:
第一,高端化趋势明显。在约22.5亿的酒类市容量中,白酒占到了约18亿左右,占比高达80%;其中,以东方红、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为代表的高端白酒总销量约9亿元,又占据了白酒的半壁江山。
第二,品牌高度集中。与成都、绵阳相比,德阳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这里的品牌格局一直比较稳固,流通层面主要以名酒为核心。调研显示,2020年东方红在德阳市场的总销量达到3.4亿元,五粮液约2亿元,茅台约1.8亿元,国窖1573约1亿元。此外,青花郎、水井坊.菁翠、智慧舍得等川内品牌的高端产品也有一定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