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酒文化网_中国酒文化 > 专家论坛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漫谈邢侗与酒
·陶师妙手塑木棉,岭南风骨赞英雄
·“酒旗”趣谈
·因汾酒踏入老酒圈,从此痴迷爱终
·品厦大美酒,学嘉庚精神
推荐文章
·稻草酒:甜蜜的芬芳
·长沙沙水水无沙,伟人美赞白沙液
·靠毛驴粉碎原料的烟台啤酒,今天
·品味中国艺术家设计的木桐酒标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最热文章
·揭秘“59元茅台”真相 警惕“话
·鉴别真假五粮液,只要这5招
·爷爷的酒曲秘方
·最好的时节,岂能少了美酒
·朋友圈传莆田喜力啤酒制作过程是
·火红岁月里的“工农牌”泸州老窖
·你知道五粮液有哪些工艺和技术吗
·榴莲和酒不能同时吃 你造么?
·海藏壹号中国海藏酒首创者
·野逸派花鸟画家孙天桥绘画作品欣
旗帜广告位
人文荟萃常德府,物华天宝醉武陵
2021-02-08 20:2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每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个性,而湖南常德这方水土的个性真的很奇妙,悠闲轻松,城市气质、节奏如成都,却比天府之国更加硬朗豪放,温和包容。

常德在沅澧流域城市中气质从容,有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常德人个性似江南,却绝不若黄酒那般温婉绵沓,反倒似西北高原青稞酒那般坚韧执着。这一点,只有武陵酒的激情绵柔和德山大曲的清流甘洌符合常德人的刚柔秉性。

酿酒历史源远流长

常德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特殊,古称武陵、鼎州,酿酒历史源远流长。常德地处沅江下游,历来是沅水流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节点,因而也得到了沅水最丰厚的馈赠。早在先秦时代,这里便有摆“春台席”置酒“与之合饮”的风俗。汉代有“元月元日饮春酒,五月五日切菖蒲和雄黄泛酒饮之,九月九日饮菊花酒”的习俗。

五代时,此地有著名的崔婆酒,《酒谱》记载:“五代时,有张逸人常题崔氏酒垆云:武陵城里崔婆酒,地上应无天上有。云游道士饮一斗,醉卧白云深洞口。自是沽者愈众。”

崔氏姥被后世列入酿酒名家。放在今天,其商业地位应该远甚于“老干妈”陶华碧。其吸水之井称为崔婆井,亦成为酿酒遗迹。宋代酿酒业发达,“鼎州白玉泉”被列为全国名酒之列。清代民间酿酒之风盛行,有“村村画鼓烧春酒”的盛况。

湖南省常德市旧时称“武陵”,武陵酒因此得名。该地区作为湖南之酒乡,盛产美酒,酿酒历史悠久,是当代湖南最繁荣的酿酒业基地之一。

千年前的武陵酒,我们早已不知其味,但武陵地区作为湖南省产酒的四大主要地区之一的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

1905年,常德港被辟为外商寄货地,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以至洋行林立,洋货充斥。美、英、德等国将轮船开进常德港,并在常德城沅江两岸和津市的澧水沿岸大肆经营栈房和码头,使常德成为外商寄货港及其在湘鄂川黔四省边境进行经济贸易的重要据点。

晚清至民国期间,因为严重的贸易不平等及军阀混战等历史的客观因素,武陵地区的酿酒作坊受到重创。

抗日战争初期,常德市场上所产白酒多为小曲烧酒和米酒两大类,还出现了多种色酒、果酒等,酒业发展十分兴旺。日寇入侵后,常德酒业遭到毁灭性破坏。此后一直无力恢复,到1949年,仅仅剩下10来家破烂不堪的小糟坊了。

美酒在时光中蜕变

新中国成立后,原来一些散流在外的酒业人员陆续回城返乡开工复业。至1950年,常德大小糟坊已发展到30多家。此时,原常德市工商联和税务局先后三次进行组合,将30多家小糟坊合并调整为三家糟坊集中生产,又将另外10家糟坊分东、西、北三区初步组建为3个酿酒工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群追求梦想的常德酿酒人在传承千年历史的崔家旧酒坊遗址上,于马万隆等糟坊的基础上,将城区内的3个酿酒厂(包括常德地区当年已然发展至72家私营糟坊的全部产能,当年年产不到100吨酒)合并建成“常德专署酒类专卖处酿酒厂”。1952年,在常德市德山乾明路,常德专署专卖处宣告成立。创业之初,仅有员工23名,尚属于手工作坊式生产。

1955年7月,酒厂划归湖南省酿酒总厂,为“常德分厂”;1957年下半年,“常德分厂”下放常德市工业系统领导,改名为“湖南省常德酒厂”,恢复生产传统白酒。

1958年,为了响应国家学创名优的号召,常德酒厂通过学习全国7家著名酒厂的经验,并结合本土传统酿酒方法,开始研制大曲酒酿制方法,成功酿造出具有独特风味的浓香型“德山大曲”酒。

此后,酒厂不断完善产品工艺,质量进一步提高。在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德山大曲酒一举获得“国家优质酒”荣誉称号。此时的常德酒厂,还没有日后名满天下的“武陵酒”的影子。

中国的白酒,多少和地域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陵酒的诞生也便随着湖湘政治环境的实际需要应运而生。

据说20世纪6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曾两度回湖南常住。随后,宾客屡增。当时,茅台酒作为接待专供酒,供不应求。

20世纪70年代初,为生产出与茅台酒口感一致的政府接待专用酒,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在本土开发一款酱香型高品质接待用酒,出于对常德酒厂自然环境以及时任酒厂厂长鲍沛生与时任茅台酒厂技术副厂长季克良的同学关系的考量,决定将试制该酒的任务交予常德酒厂。

常德酒厂正式成立了以厂长鲍沛生为首的新产品试制小组,师从茅台,先后三次派遣技术骨干拜访茅台酒厂,在学习传统酱香白酒酿造工艺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最终自主创新研制出风格独特的幽雅酱香武陵酒。

经过努力,常德酒厂于1971年试制出继茅台、郎酒之后的另一种风格独特的优质酱香酒,亦称茅型酒,于1972年正式投产。该酒以古地名为酒名,谓之“武陵酒”,以崔婆酒为源的武陵酒就此诞生。

可以说,“武陵酒”是应时代要求而生,具有一定的时代特性。1979年,“武陵酒”研究成果获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武陵酒和德山大曲同为常德酒厂的两大产品并形于市,在湖南省内四大名酒中名列前茅,誉满三湘。

三次战胜茅台

相对于茅台酒来说,武陵酒是1971年试制成功的新产品,但其口感和酿造工艺都有其独到之处。武陵酒的酿造技术精湛,操作方法特殊。此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用小麦制成的高温大曲(火曲)为糖化发酵剂,引用“崔婆井”泉水为酿造用水,继古法酿制而成。

1981年,在全国白酒评比大赛中,在国内知名白酒专家的尝评盲测下,武陵酒以0.54分第一次战胜茅台,历时9年努力拼搏,赶超茅台。

1981年7月,常德市政府决定将常德酒厂武陵酒生产车间析出,另成立“常德市酒厂”(同时以武陵酒命名并称“常德市武陵酒厂”)。

进入20世纪80年代,武陵酒厂厂区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设有11个科室和4个车间。全部采用固体发酵酿酒,这一点已经遥遥领先同时代采用固液发酵的省内诸多地方酒厂。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长沙沙水水无沙,伟人美赞白沙液
下一篇:狮城标志醉异乡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惊艳亮相
京剧舞台艺术酒淄博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国宝李渡,酒脉流芳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书香国潮·茴味字中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宗师风范
把玩青瓷酒瓶,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