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战略级光瓶酒是酒企抢占光瓶酒风口的必然之路。
仰望未来千亿以上的市场容量,光瓶酒的风口是毋庸置疑的,谁能够抢先把握住这个趋势,谁就可能坐稳区域市场,实现全国化的逆袭。
在光瓶酒的蓝海里,涌现了众多的“行家里手”,五年前的江小白、三年前的苦荞酒热,一年前的质朴风光瓶酒···光瓶酒虎虎生风,华丽逆袭。当然热闹的阵营中也不乏跟风者,不乏落败者。
战略级光瓶酒具备怎样的先天基因?打造战略级的光瓶酒,是否有通关秘籍?酒企当如何学会避“险”,避免不接地气的市场开发?对自身定位不清晰者,如何成功敲开光瓶酒财富之门?
带着这些疑问以及这些思考,专注白酒包装行业21年柏星龙,从产品开发角度为大家解构“光瓶酒”的里里外外,呈现一个有温度、有角度、有广度的光瓶酒世界,希望给各位酒业同仁带来一些战略意义上的辅助。
1 百元价位下产品正在快速“光瓶化”目前光瓶酒的市场规模约在700亿元左右,每年增速20%。未来3-5年光瓶酒规模有望扩容至1200亿元,对于这一点,酒行业已经达成共识。100元价位以下的产品正在光瓶化,50元以下的产品又正在小瓶化,由于不同区域市场的特质,实现的时间会有所差异。
传统盒装白酒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远,成为特殊必要场合的“交际花”,而光瓶酒则会离消费者越来越近,成为日常小聚的“助兴歌手”,而这种现象的爆发主要来自三个动力源。
1)场景化的价位升级。过去送几十块钱的酒完全撑得起面子,如今实在是拿不出手,所以100元以下正在沦为大众聚饮和自饮的市场,这个场景下面子已经无所谓,所以光瓶就可以了。
2)理性化的饮酒习惯。健康化的理念告诉消费者,每次喝一点就好,不要贪杯,所以有了如今“喝的频率高了,但单次饮酒量下降”的现象,所以小支装更符合这样的需求。
3)最大化的品质追求。消费者越来越明白,一瓶酒里,包装占据了很大的成本,因此,当同样的价位出现裸瓶的时候,他们理应认为裸瓶的品质更高。
另外,目前行业对于光瓶酒的价位结构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柏星龙通过这两年全国多省市的市场调研,站在全国化角度来看光瓶酒的价位结构应该是:
按500ml左右光瓶酒划分:
25元以下为低端光瓶酒;(对酒企的供应体系、渠道力、销售力要求较高)
25-50元为中端光瓶酒;(是目前品质光瓶酒的主流价格,区域酒企必争之地)
50-100元为次高端光瓶酒;(酒企要重点关注,全国性品牌已经开始培育)
100元以上为高端光瓶酒;(有区域性品牌在做,但很难起量,需要耐心等待)
按245ml以下小瓶酒划分:
10元以下为低端小瓶酒;(以二锅头品类为代表,核心人群逐渐老龄化)
10-25元为中端小瓶酒;(是目前小光瓶酒的主流价格,新生代人群的焦点)
25-50元为次高端小瓶酒;(斤价百元以上,需要等待消费习惯的转变)
50元以上为高端小瓶酒;(预估5年内不会有大起色,可不做重点)
弄清光瓶酒的价位结构,是酒企进行品牌打造的基础工作,也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2 做战略级光瓶酒你是否具备这“五大要素”?
在消费行为转变的大背景下,光瓶酒蕴藏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众多的一二线酒企加速产业布局,格外重视光瓶酒的市场占位。
虽然站在光瓶酒的“风口”,但更需要冷静而不是“疯”狂。如果想做现象级的短线光瓶酒,不须言长线目标;如果想做大流通市场的战略级光瓶酒,以下“五要素”是柏星龙基于多年系统研究全国市场而给出的思路和建议,不妨“对照”思考一番。
第一、对自身·要有自知之明。选择自己擅长的,不要盲从,把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远比跟风追投来得实际,未来也会走得更远。
五年前,很多酒企看到江小白在全国市场风生水起,便跃跃欲试,糖酒会青春小酒突然遍地开花,时至今日已鲜有活着的;三年前,经过沉淀的毛铺苦荞酒以品类创新实现爆发增长,各地省级名酒、区域品牌不乏效仿者,至今也基本消失殆尽。一年前产品形象简洁质朴的玻汾在北方发力势头迅猛,部分省外市场已经占据光瓶酒半壁江山,见此情景很多跟进模仿,但市场反馈却不如人意。
做战略级光瓶酒之前,首先要清晰的认识自己品牌的历史背景、品牌调性、品牌资产,团队能力、组织能力,甚至是决策人的脾气秉性。
企业是否真的懂年轻人?团队又有多少内容创作人?是不是新媒体新营销的行家里手?或者舍得投入多少成本打造人才团队?您是否有健康属性的品牌背景,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又是否有老名酒的基因,把酒水装进看似简洁质朴、普普通通的玻璃瓶中就能得到消费者的赏识?
总之,做产品之前要清晰了解自身资源,把自己品牌的核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即可,去运作适合企业自身战略资源的光瓶酒,如品质型、内容型、青春型、商务型、老酒型等。
晋柳誉酒是老酒型的典型代表,这款90年代山西柳林县的老名牌光瓶,淡出市场良久,如今重出“江湖”,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要解决产品的溢价问题,还需提升品牌的价值感。
柏星龙品牌团队与晋柳誉的团队共同梳理品牌自身资源,准确抓住“本地老名牌”这一点,集中精力打造“本地老酒回归”形象,力图重拾消费者的情怀;用“广告语输出、信任状说动、品质点加持”的方式提升品牌价值,聚焦高线光瓶酒的经典消费场景——休闲聚饮,借势人人熟知的俗语“姜是老的辣,酒是老的醇”来链接消费者,并为晋柳誉量身打造了一套低成本社群营销模式,以及详尽的上市前的引流方案。
第二、对市场·要会寻找空隙进行占位。市场缝隙理论是由日本经济学家长岛总一郎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对几百家企业的企业管理诊断率先提出来的。在现代市场中总会存在着市场的盲点,围绕着“寻找市场缝隙”而展开,并以新产品的开发作为实施市场缝隙战略的核心。
市场不是铁板一块,在风云变化中,市场机会能转瞬即至,也能转瞬即逝。
在酒企进行清晰的自我认知之后,就要会“钻空子”。以下三种市场空隙需要密切关注,能有助于酒企找到市场机会,打开光瓶酒机会大门。
用户的需求空隙,竞品的品类空隙,市场的价格空隙。空隙不止一个,发现的越多成功的几率越大,发现空隙的核心在于洞察,就像做产品测评人一样,敏感地采集一切市场信息。
汾阳王——用户审美需求空隙+用户品质需求空隙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