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筹划IPO十年未果 中信退出西凤第二大股东之位
2020-05-15 11:05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一场开播了十年的剧目,悄然落幕了。

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凤酒)官网最新公布的股东名单,已无由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操盘企业—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基金的踪迹,持股15%的第二大股东变为了陕西地电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截取自西凤酒官网公布信息)

2010年5月11日,中信成为西凤酒第二大股东时,双方大概都没想到,西凤酒的上市之路会如此坎坷。“联姻”近10年,中信与西凤酒的结局终归不免让人扼腕叹息。如今,四大名酒中,唯剩西凤还在上市之路上徘徊。

西凤与中信十年联姻,终走到了尽头。这个案例,暴露了业外资本入酒的哪些问题?

1、十年联姻

西凤上市之路满是荆棘

中信和西凤酒的缘分,起于一个绝妙的契机。

2009年至2010年,为了登陆资本市场,西凤启动了改制重组,曾先后两次增资扩股。陕西酒业人士透露,在海航入股西凤失败后,中信看到了进入名酒西凤的曙光。2010年5月11日,中信以3.6亿元持股15%,坐稳了西凤第二股东的交椅。

此前,西凤也经历过多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但皆“流产”。这次中信的入主被给予了众望—让西凤成功上市!就此,中信证券成为了西凤酒的上市保荐机构。

但之后,西凤酒上市的状况并不乐观,“经审计,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56490万元,但企业累计亏损超过4.2亿元。”2012年新华社的这则报道,曾被业内人士称为“媒体发难”,也引发了西凤的“财务风波”。

梳理西凤的上市路后,只能说,这条路实在太坎坷了。

2010年,西凤酒首次预备上市,2012年作罢;

2016年3月,西凤酒二次递交IPO招股书,最终折戟;

2017年5月,西凤酒三次递交IPO招股书,却被迫推迟;

2018年4月,西凤酒更新IPO招股书,最终紧急撤回IPO。

临门一脚,次次心惊动魄,却又屡屡擦杆而过,一直到双方联姻结束,上市都未再有新进展。

2、高层人事更迭

帅位三度易手

十年风雨路,中信入股西凤酒避不开人事调整这件事。

时间拉回2010年年底,距离中信、西凤酒“联姻”仅半年,西凤酒处便传来重磅人事变动。曾担任五粮液股份总经理的徐可强,带领其团队成员韩经纬等,正式加盟西凤,担任西凤酒集团公司总经理。

“中信强势介入经营,徐可强便是其代表,当时徐的助理就多达十几人,其中包括韩经纬等人。”

身贴诸多“名牌”的徐可强,在执掌五粮液期间,就创下了白酒品牌买断先河,其众多理论和模式成为行业竞相学习的范本,也一度与季克良、王国春并称为中国白酒界的“三个火枪手”。

进驻西凤的次年,徐可强便确立了以“凤香经典”品牌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此后还推出了厂商联盟模式,成为2014年西凤在低迷的市场上稳定发展的支撑。

徐可强曾为西凤定下了三大目标:一是进军中国白酒“百亿俱乐部”;二是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西凤;三是在资本市场实现西凤酒的上市。

然而,2016年年底,徐可强便届满离职了。这三大目标大概会成为徐可强心中的遗憾。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与西凤联姻10年期间,经历了3代掌门人。2013年喻德鱼离任后,秦本平接任掌门人,到了2019年,张正接任主帅一职至今。

在业绩方面,根据2018年西凤酒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西凤酒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02亿元、28.67亿元、31.7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63亿元、3.50亿元、4.48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2019年,西凤酒的营收分别达到了50亿、60亿。

3、清理低端

聚焦主产品

除了上市外,十年“联姻”也给双方留下了不少遗憾。

遗憾之中,不得不谈到包销模式,简而言之就是经销商买断品牌。

“西凤酒产品庞杂,以中低端为主,公司80%销售收入均来源于经销商买断品牌”。此模式一度让经销商开发的产品,在西凤的总营收中占据较高比例,致使西凤自营品牌表现不如人意。

据了解,在西凤体系内销售贡献率最大的五个品牌清一色是买断运营产品,6年、15年西凤酒、华山论剑、国花瓷、西凤375等。

“一条腿是开发产品,在整个行业里面也是绝无仅有的,另外一条腿,是自有产品经营。”为了使产品权回归,西凤还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也因此,2019年发布的新一代红西凤被寄予厚望,重构的红西凤更被视为扛起高端化的大旗。

此外,2017年,西凤酒还下发了《产品开发和微调管理制度》,对同质化产品进行计划调整。彼时,西凤的条码接近2000个,任伟俊曾表示每年20%的速度逐渐缩减条码。

“将来,西凤将全面清理中低端子品牌。”2019年红西凤发布会上,张正的发言也可以看出,西凤清减品牌的工作一直在持续。

“四大名酒中,西凤酒还没有彻底完成改制。若以后再想改制,需要花的代价太大。”在陕西酒业人士看来,中信丧失了一次重组西凤、完全改制的重大历史机遇,西凤在自有品牌的建设上总是徒劳无功,其原因就是中信的改制不彻底,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据了解,中信进入西凤后,先后推出了凤香经典、大小凤香、凤翔烧、旗帜西凤酒、七彩西凤酒等多款自有产品,但都不成功。

4、西凤-中信联姻结束

暴露了资本入酒哪些问题?

中信对西凤改造的失败,核心问题是品牌、产品、团队、管理机制均没能建立起来,没能系统地去解决问题,没有在西凤站住脚跟。同时,资本本身的一些特性,也是导致双方劳燕分飞的重要因素。

“西凤-中信联姻结束,反应出资本对传统行业的耐心不足,而西凤四度冲击IPO未果,也从侧面反应出资本市场的操作太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与西凤关系密切的陕酒人士认为,资本饮酒太过于功利化,违背行业自然规律,这是核心问题。

该人士指出,“中信为了按目标让西凤进入资本市场,可以违背企业管理的层级制度去豪赌上市,而豪赌就意味着风险防范会出现问题。反过来说,进入资本市场,最大收益是股东,到底对品牌和企业发展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咋就被“边缘化”了,是谁动了经销商的奶酪? | 华夏酒报
下一篇:疫后提价,稳固地位还是留下伏笔?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