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传统白酒生产经营企业,古贝春集团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在坚守传统中持续推进产品、工艺和营销模式创新,“守”中固本,“变”中求进,2019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九年实现纳税过亿元。
古法酿造“加持”,让老技艺历久弥新
地处鲁西北平原的武城县是古贝春酒的产地,黄河冲积平原与运河流域环境赋予了它肥沃的水土与适宜的气候。这里生产的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粮食作物具有较高品质,水质甘美益生菌丰富等等都给酿制纯粮白酒创造了先天之利。民间有“买好酒,贝州走,大船开到城门口。”的歌谣,充分表明了武城盛产佳酿的传统。文物显示,武城酿酒历史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其传统酿造技艺是流传于鲁西北运河流域的一项白酒古法酿造技艺,至今保留“双轮固态发酵”古法酿造,发酵期长达90天,为全国唯一。双轮和多轮发酵更是长达180天-270天。
“传统需要继承。在生产端,古法酿造工艺是古贝春几代人传承的独特工艺,我们会绝不走样地继承这一工艺。”周晓峰认为,只有继承优良传统,才能为酒品质量带上“保险杠”。山东省首席技师、古贝春总酿酒师董福新介绍,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地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对传统酿造技艺有丝毫怠慢,他们的原酒都是严格每一道工序,优选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等原料,采用甘美运河水系,经粉碎、拌料、蒸煮、入池、发酵、贮存、勾调等30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工艺特征为“三高一低一长”。“三高”指入池时淀粉含量高、酸度高、温度高,“一低”指用糠量低,“一长”指发酵时间长。
晚清至今,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有记载的传承人已经考证到第五代。2015年,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该集团多措并举加大了保护力度,培养人才传承古法技艺、优选原料提升品质、修建场馆,收藏大量传统酿造技艺有关器具、产品、老照片、工艺流程等。目前古贝春酒文化馆被列为省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2万人次。2017年,他们将古贝春工艺发源地老城酒厂开辟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区”,基地内有清代窖池、古井、蒸锅等酿酒器具,收集100多件运河流域民间酿酒器具。此外,在周边农田设立5万亩原粮基地,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方面总结出很多经验,成为用非遗助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典范。实现了集乡村振兴、生态文化、非遗传承、创意产业、智慧农业、精准扶贫于一体,不仅为保护和传承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搭建了平台,并且开启了让非遗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历程。
科技创新“加料”,靠新动能助力领跑
44岁的酒体设计中心主任陈华丽,是古贝春集团6个全国白酒评委中入行较早的“老专家”之一,“酒体设计决定这白酒的口味和感官,也是决定白酒品质的关键一环,集团将其从技术中心中单独拿出来成立一个专业部门,体现了对酒体设计这个环节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理顺技术中心的职能,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陈丽华说。
在周晓峰看来,白酒是一项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产业,除自成一格的古法酿造工艺的坚守外,并不代表在质量检验、酒体研发等环节的固化,通过现代科技的融合运用与攻关,就能为白酒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多年来,古贝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他们投巨资兴建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科研大楼,装备了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原子吸收风光光度计等国际先进的白酒检测仪器。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企业搭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科研工作站4大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近年来,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山东省优秀等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实验室CNAS认可,列为“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2019年,古贝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现首位博士后毕业出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年度运行评估、山东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再次顺利通过并获取专项奖补资金30万元,质检员张秀英代表公司参加全省白酒质检竞赛一举夺得“第一名”,拿下“山东省轻工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白酒行业技术能手”两大殊荣,直接申报晋级“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雄厚的科技实力,保障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在山东省行评中,他们选送的“52与42度水晶白版”双双斩获“山东省白酒酒体设计金奖”、“高端鲁酒标志产品”称号,46度古贝元白版获“山东省白酒感官质量奖”,“52度水晶白版的开发研制”项目获“山东省轻纺行业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据统计,公司在自主创新、机械化酿造等方面已取得近50项科研成果,彰显了企业在白酒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2019年12月,第十三届中国产学研大会在北京召开,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全国白酒企业仅两家入围。
产品品系“瘦身”,使竞争力聚焦核心
在周晓峰看来,白酒是最沉稳也最活跃的产业,它具有诸多产业无可比拟的生存弹性。“随着‘八项规定’‘禁酒令’等政策的深入人心,白酒市场消费越发趋于理性。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消费口味的变化,不断优化品系结构,成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周晓峰说。
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是古贝春的传统。从地瓜干烧酒到纯粮食酒,再到嫁接五粮液工艺;从1978年的“三角古贝春”到1984年的酱香“古贝元”,从2010年“国蕴”高端酒横空出世到2019年的“白版2.0”,古贝春真正成为了“喝”出来的名牌。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